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孩子你只會哄著、推著、吼著?能養出好孩子才怪!

每次看媽媽們的後臺留言和課程評論區的問題, 都能發現很多共性, 以下都是投訴孩子不聽話, 做事總要催著、哄著甚至吼著才行。 看完, 你會發現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01

“我叫兒子穿襪子或者叫他做別的事, 總是要說2或者3遍才開始做, 我第一遍是好聲說, 第二遍聲音變大, 第三遍就是吼著說, 他才聽, 很頭痛, 是不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

這位媽媽的孩子已經3歲9個月了, 穿襪子這樣的事情其實已經可以自己做了, 這位媽媽頭痛的地方就是孩子為什麼一定要說好多遍, 總是催著、推著甚至吼著才能去做。

02

“孩子起床後不喜歡穿衣服, 可是又必須穿啊, 爺爺奶奶都是一邊好好說一邊強行穿, 有時候遇到我給娃穿衣服, 就哄著他說穿好衣服媽媽給拿餅乾吃, 他一下就安靜的乖乖穿了, 可是不能一直這樣哄著穿衣服吧?”

03

再說說讓很多媽媽都“痛心疾首”的孩子不好好吃飯問題。

有位元媽媽的留言很有畫面感:“孩子吃飯磨蹭, 吃一口, 把周圍看一圈, 再吃一口, 再看一圈, 也不知道周圍有啥好看的, 怎麼催、怎麼哄就跟沒長耳朵一樣, 還經常把飯含在嘴裡, 感覺人家吃一口, 他吃一粒。 ”

“總是邊吃邊玩, 不讓玩就不吃飯, 感覺吃飯不是他的事兒, 玩才是他的事兒, 吃飯是他和我談條件的籌碼。 ”

吃個飯像打仗, 花式做飯、各種餵飯, 總算吃下去了,

但你總會發現,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孩子還是不會好好吃飯。

04

有媽媽說:“孩子寫作業這事兒, 不管吧, 他不做, 管吧, 總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兒, 作業是他自己的啊, 怎麼還把爹媽搭上了呢?而且這才剛上學, 總不能管到上大學?”

面對這些育兒難題, 媽媽們講道理、哄、吼、催, 但是你會發現, 給孩子講道理, 他聽不進去也聽不懂, 給他講道理就是沒有道理;哄和催, 一兩次有效, 過幾天就會發現失靈了, 而且還會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吼孩子, 是很多媽媽不得不用, 用完就後悔的方法, 有位媽媽說:“從淑女到夜叉, 就差一個熊孩子”, 吼孩子也許有用, 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並不是真的理解了, 他只是害怕了……

你有沒有發現,

你採取的辦法都是靠外力在推動孩子, 這些辦法之所以沒有效果、之所以讓你覺得累, 就是因為你沒有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他自己的事情, 他應該主動去做。

沒有這個大前提, 孩子的一切“聽話”都是暫時的, 被動的, 也就是媽媽留言中所說的“他雖然這次聽話了, 但過幾天又犯了。 ”

且不說這樣的推、催、吼並不能徹底解決孩子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 這給孩子傳遞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我吃飯、穿衣都是媽媽的事情, 媽媽不催我就不動。

前兩天午飯後, 同事一起閒聊, “昨天我和兒子睡前聊天, 突然想到他還沒刷牙, 讓他去刷牙, 他卻說 , ‘媽媽你以後要記得哦, 這是你的事情, 你不要忘記了。 ’你說, 他刷牙怎麼還就成了我的事情?!”

也許你覺得現在催著、哄著、吼著孩子做事,

就是累點, 但長期下去, 你的孩子就喪失了獨立和自信, 成了“學習要催, 進步要推”的人, 一旦失去了外力的推和催, 孩子也就成了人生的loser, 5年後讓你陪作業陪到心梗、10年後沒有基本的生活能力、15年後沒辦法在社會立足, 20年後伸手要車要房啃老……

媽媽們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媽媽讓我做的事情”, 應該讓孩子知道“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這樣的內在驅動力, 小時候不培養, 長大了花10倍的力氣也未必有好結果。

轉載自:年糕媽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