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安藤忠雄新作新華書店“光的空間”亮相上海,昵稱“安藤蛋”

歷經兩年醞釀, 由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親自操刀設計的“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將於12月16日正式亮相上海。

“人們和書的關係日漸疏離, 我們希望這個空間能增加人與人、人與書的邂逅, 使人們對書產生新的認識。 猶如光之於建築, 只有閱讀, 能讓未來的希望照亮人們的心房”。 被譽為“清水混凝土詩人”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賦予了這家新華書店這樣的寓意。

而這, 也是業主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對今天新華書店的詮釋。 上海新華發行集團總裁、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會長李爽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個書店是我們自我進步的開始,

是一種嘗試和挑戰, 但我們將回歸初心。 我們不想用‘成功’, 也不想用‘美麗’去形容這個開始, 而更希望它是‘有價值的’。 ”

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 李雪峰 攝

在光的空間邂逅未知

“光的空間”是安藤忠雄在上海的最新作品, 位於上海虹橋愛琴海購物公園的7樓與8樓, 占地超過4000平方米。 連接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和8樓明珠美術館的核心區域從外觀看形似一枚巨型蛋, 因而有媒體直呼“安藤蛋”。

年逾古稀的安藤忠雄聽到這昵稱倒也開心, 因為在日文中, “蛋”寫作卵。 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 安藤忠雄說:“卵意味著生命, 意味著孕育。 ”

走進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低低的木色書架。

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 來自遠方的光線與方格重複之美共同構造了一幅猶如幻鏡的場景。

“從前, 書架與書架是隔斷的, 在這排書架邊上看書的人, 看不到那排書架邊上的人。 然而現在穿梭於書架中, 方形鏤空會讓不同的讀者不期而遇。 ”李爽向澎湃新聞記者描繪, “當你無意抬頭, 瞥見最後一排書架那看書的人, 你或許會有一種遙遠的相遇感。 這個相聚是一種物理距離的相遇, 更是一種精神世界的相遇:與書友相遇、與文化相遇、與藝術相遇、與美好相遇。 ”

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副總裁黃文福也對“相遇”之說深以為然:“低頭看書時你與書相遇, 抬頭你又可能和任何未知的人、未知的書相遇。

在互聯網時代, 你可以輕而易舉地買到任何一本你知道的書, 但到了書店裡, 你才會遇到一本你看到了才知道原來存在於世的這麼一本書。 安藤忠雄的書架設計充分領會了我們的需求, 真正實現了‘書店是一個讀者和讀者邂逅的地方, 讀者和書籍邂逅的地方’。 ”

“光的空間”的另一份特別在於, 它是安藤忠雄第一次在商業體裡, 將書店和美術館結合在一起, 打造了一個以閱讀為靈魂的文化藝術空間。 陳屹 攝

以閱讀為靈魂, “書店+美術館”形成立體詮釋

“光的空間”的另一份特別在於, 它是安藤忠雄第一次在商業體裡, 將書店和美術館結合在一起, 打造了一個以閱讀為靈魂的文化藝術空間。

這種結合讓閱讀變得立體起來。

“我們的閱讀不只是簡單的文字閱讀, 對畫、雕塑的賞析也是閱讀, 而且可能是現在年輕人更願意的閱讀。 ”黃文福稱, 安藤忠雄擔憂現在年輕人不愛讀書, 如果書店能在商業體中引導年輕人讀書, 會是一件好事。 “我們在喧鬧的商業體中保留了一個讓人們安靜的去處。 安藤忠雄說, 閱讀是讓人安靜的, 只有安靜的人才能思考。 ”

“目前, 從全國範圍而言的藝術展覽已經足夠多了, 上海近三年的美術館更如雨後春筍。 而我們不是專業做藝術的, 也沒有藏品, 那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美術館呢?初衷就是希望將美術館與書店結合, 形成一種視覺+文字的立體閱讀, 賦予商業空間更多文化藝術的含量。

”李爽表示, 市民可以在這裡瞭解藝術, 感受藝術家, “既看到藝術家的作品, 也閱讀到藝術家本人。 ”

正式亮相前的“光的空間” 澎湃新聞記者 廉秀宇 圖

“現在, 欣賞藝術展覽已經成了越來越多人的休閒選擇。 可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展覽常常是走馬觀花。 觀眾看到了藝術家的作品, 可是對於展品背後的故事、對於藝術家的本人的故事卻還是知之甚少。 這不是借一個語音導覽器就能解決的問題。 這也正是我們做一個書店+美術館的複合空間的原因。 欣賞過美術館展品帶來的視覺衝擊, 讀者可以在書店找到藝術家以及作品的相關書籍。 ”

李爽希望, 書店與美術館的呼應可以讓藝術真正貼合大眾, “我們把藝術家的生平、環境、思想及作品素材都給到大家。 從而使大家在看過之餘,能感受到甚至被影響到,這樣才是深度體驗,才對心靈有幫助。”

而美術館的第一個展覽就是安藤忠雄本人的展覽。人們既可以在美術館一睹安藤忠雄的作品風采,又可以在樓下書店翻閱安藤忠雄的傳記與故事。在各種文字符號圖像印記的交融中,距離這位世界級建築大師更近一點。

這也是“書店+美術館”之後發展的方向:展現文學家之外的畫家雨果,數學家、物理學家之外的思想家帕斯卡……書店和美術館將互為補充,讓讀者能夠全方位感受閱讀、空間以及藝術的美好。

連接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和8樓明珠美術館的核心區域從外觀看形似一枚巨型蛋,因而有媒體直呼“安藤蛋”。(效果圖)

有“溫度”的店員:愛書也要懂書

據悉,光的空間新華書店還會有許多“黑科技”:這裡有結合全網大資料的選書模式;可以應用新零售技術將讀者查詢的圖書精確到書架的每一格;讀者對著螢幕做個表情,就能根據年齡、性別、喜怒哀樂被推薦可能需要的書……

最讓人驚喜的是,在約1600平方米的書店空間裡,圖書陳列面積將超過70%,人文、藝術、經典、兒童、生活審美類書籍會格外突出。除了大資料薦書,優秀出版社及文化名人的書籍推薦,光的空間新華書店還有“特色薦書”“讀者薦書”等來自各行各業專業人才以及普通讀者的薦書專區,所有愛書人都可以在這裡交流自己的閱讀與成長故事。

這裡的店員也和從前印象中的“新華書店店員”不大一樣。早在10月12日,“光的空間”公開了招聘啟事。這封招聘沒有提及學歷、年齡、性別、專業、工作經歷等硬性要求,顯得別有“溫度”。

正式亮相前的“光的空間” 澎湃新聞記者 廉秀宇 圖

李爽表示:“我們希望在這個書店裡,每一位元員工不僅是服務者,更是閱讀推廣者。比如你負責藝術類書籍,那你要對藝術史有所瞭解,對藝術家大致有數。如果你負責哲學類書籍,那麼你是否讀過格蘭特的《哲學的故事》?會不會向孩子推薦《蘇菲的世界》?只有一個愛書、懂書的人,才能真正服務好讀者。所以在我們這個書店裡,店員被稱為‘薦書專員’。”

黃文福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招聘店員,我們更看重的是綜合素質。我們希望招到的店員是愛書、讀書的人,同時是一個溫馨的人。如果在某些方面有特長,那我們就更開心了。”

“我理想中的書店,第一它要是溫馨的、有主題的,愛這個主題的讀者可以在其中發掘新的東西;第二,讀者可以和有同樣愛好的讀者、店員有交流;第三是可以坐下來的,使人安靜的。然後踩著木頭地板,坐著暖暖的沙發,旁邊是橙色的燈,那種閱讀一定是非常愉悅的。如果有人向你推薦一本書,或者你們正好可以交流同一本書,那這樣的書店是最溫馨的。”黃文福如是說。

高高低低的木色書架 李雪峰 攝

回歸新華書店初心:傳承經典,弘揚文化

今年也是新華書店誕生80周年。在80年的歷史長河中,新華書店走過戰爭的烽煙,經歷過桎梏浩劫,也擁抱著改革的明媚。它是許多人回憶中開啟知識之門的場所,承載了中國幾代人的閱讀故事和喜怒哀樂。

“新華書店是屬於每個人的,屬於孩子也屬於大人,屬於過去也屬於未來。”在李爽看來,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手段圖書行業將會永久存在,“但是經營書店,可能更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大而全固然是一種做法,但如果能夠精做應該會更好。作為新華書店的一個新版本,我們會強化圖書內容本身。”

在“光的空間”,讀者找不到傳統新華書店招牌的教輔書,這裡偏重思想文化藝術以及成長。“我們希望孩子也好,大人也好,每個人在這裡都能夠被滋養、被溫暖。大家在這裡能夠沉靜下來,感受到審美的愉悅,獲得心靈的片刻淨化,從而有所成長。‘光的空間’所有的佈局選書,硬體軟體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來的。”

在結束採訪時,李爽再一次強調,營造讀書氛圍,推廣深度閱讀、傳承經典文化,是新華書店在新時代的新任務、新使命,“昨天,新華書店是閱讀的代名詞;今天,新華書店在陣痛中蛻變;明天,新華書店將繼續綻放。不變的是,堅守閱讀,始終引領。”

從而使大家在看過之餘,能感受到甚至被影響到,這樣才是深度體驗,才對心靈有幫助。”

而美術館的第一個展覽就是安藤忠雄本人的展覽。人們既可以在美術館一睹安藤忠雄的作品風采,又可以在樓下書店翻閱安藤忠雄的傳記與故事。在各種文字符號圖像印記的交融中,距離這位世界級建築大師更近一點。

這也是“書店+美術館”之後發展的方向:展現文學家之外的畫家雨果,數學家、物理學家之外的思想家帕斯卡……書店和美術館將互為補充,讓讀者能夠全方位感受閱讀、空間以及藝術的美好。

連接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和8樓明珠美術館的核心區域從外觀看形似一枚巨型蛋,因而有媒體直呼“安藤蛋”。(效果圖)

有“溫度”的店員:愛書也要懂書

據悉,光的空間新華書店還會有許多“黑科技”:這裡有結合全網大資料的選書模式;可以應用新零售技術將讀者查詢的圖書精確到書架的每一格;讀者對著螢幕做個表情,就能根據年齡、性別、喜怒哀樂被推薦可能需要的書……

最讓人驚喜的是,在約1600平方米的書店空間裡,圖書陳列面積將超過70%,人文、藝術、經典、兒童、生活審美類書籍會格外突出。除了大資料薦書,優秀出版社及文化名人的書籍推薦,光的空間新華書店還有“特色薦書”“讀者薦書”等來自各行各業專業人才以及普通讀者的薦書專區,所有愛書人都可以在這裡交流自己的閱讀與成長故事。

這裡的店員也和從前印象中的“新華書店店員”不大一樣。早在10月12日,“光的空間”公開了招聘啟事。這封招聘沒有提及學歷、年齡、性別、專業、工作經歷等硬性要求,顯得別有“溫度”。

正式亮相前的“光的空間” 澎湃新聞記者 廉秀宇 圖

李爽表示:“我們希望在這個書店裡,每一位元員工不僅是服務者,更是閱讀推廣者。比如你負責藝術類書籍,那你要對藝術史有所瞭解,對藝術家大致有數。如果你負責哲學類書籍,那麼你是否讀過格蘭特的《哲學的故事》?會不會向孩子推薦《蘇菲的世界》?只有一個愛書、懂書的人,才能真正服務好讀者。所以在我們這個書店裡,店員被稱為‘薦書專員’。”

黃文福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招聘店員,我們更看重的是綜合素質。我們希望招到的店員是愛書、讀書的人,同時是一個溫馨的人。如果在某些方面有特長,那我們就更開心了。”

“我理想中的書店,第一它要是溫馨的、有主題的,愛這個主題的讀者可以在其中發掘新的東西;第二,讀者可以和有同樣愛好的讀者、店員有交流;第三是可以坐下來的,使人安靜的。然後踩著木頭地板,坐著暖暖的沙發,旁邊是橙色的燈,那種閱讀一定是非常愉悅的。如果有人向你推薦一本書,或者你們正好可以交流同一本書,那這樣的書店是最溫馨的。”黃文福如是說。

高高低低的木色書架 李雪峰 攝

回歸新華書店初心:傳承經典,弘揚文化

今年也是新華書店誕生80周年。在80年的歷史長河中,新華書店走過戰爭的烽煙,經歷過桎梏浩劫,也擁抱著改革的明媚。它是許多人回憶中開啟知識之門的場所,承載了中國幾代人的閱讀故事和喜怒哀樂。

“新華書店是屬於每個人的,屬於孩子也屬於大人,屬於過去也屬於未來。”在李爽看來,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手段圖書行業將會永久存在,“但是經營書店,可能更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大而全固然是一種做法,但如果能夠精做應該會更好。作為新華書店的一個新版本,我們會強化圖書內容本身。”

在“光的空間”,讀者找不到傳統新華書店招牌的教輔書,這裡偏重思想文化藝術以及成長。“我們希望孩子也好,大人也好,每個人在這裡都能夠被滋養、被溫暖。大家在這裡能夠沉靜下來,感受到審美的愉悅,獲得心靈的片刻淨化,從而有所成長。‘光的空間’所有的佈局選書,硬體軟體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來的。”

在結束採訪時,李爽再一次強調,營造讀書氛圍,推廣深度閱讀、傳承經典文化,是新華書店在新時代的新任務、新使命,“昨天,新華書店是閱讀的代名詞;今天,新華書店在陣痛中蛻變;明天,新華書店將繼續綻放。不變的是,堅守閱讀,始終引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