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匯總

2018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複習持續推進中, 2018護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也已經開通, 請大家抓緊時間進行報名, 做好考試的準備。 我們現在仍然要持續積累自己的知識, 開拓自己的眼界, 為後面的複習做好保障。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8護士執業考試輔導資料, 希望能為大家的複習提供幫助。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女病人導尿術操作注意事項

1、用物必須嚴格消毒滅菌, 並按無菌操作進行, 以防感染。

2、導尿管如誤入陰道, 應更換導尿管後重新插入。

3、選擇光滑和粗細適宜的導尿管, 插管動作應輕慢, 以免損傷尿道粘膜。

4、若膀胱高度膨脹, 病員又極度衰弱時, 第一次放尿不應超過1000亳升。 因大量放尿, 可導致腹腔內壓力突然降低, 大量血液滯留在腹腔血管內, 引起血壓突然下降, 產生虛脫。 另外, 膀胱突然減壓, 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劇充血, 發生血尿。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女病人導尿術的目的

1、直接從膀胱匯出不受污染的尿標本, 作細菌培養, 測量膀胱容量、壓力及檢查殘餘尿量, 鑒別尿閉及尿瀦留, 以助診斷。

2、為尿瀦留病員放出尿液, 以減輕痛苦。

3、盆腔內器官手術前, 為病員導尿, 以排空膀胱, 避免手術中誤傷。

4、昏迷、尿失禁或會陰部有損傷時, 保留導尿管以保持局部乾燥, 清潔。 某些泌尿系統疾病手術後, 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復及切口的癒合,

常需做留置導尿術。

5、搶救休克或垂危病員, 正確記錄尿量、比重, 以觀察腎功能。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調節輸液速度的原則

(1)輸液速度應根據病人的年齡、病情、藥物性質進行調節, 一般成人40~60滴/分, 兒童20~40滴/分。

(2)對年老、體弱、嬰幼兒、有心肺疾患的病人輸入速度宜慢;對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輸液速度可適當加快。

(3)一般溶液輸入速度可稍快;而高滲鹽水、含鉀藥物、升壓藥物等輸入速度宜慢。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猩紅熱患兒護理注意事項

猩紅熱具有較強傳染性, 如果家中有孩子患上該病, 應在家或住院隔離治療, 通常隔離期為7天左右。

在護理患兒時, 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宜吃高蛋白流食, 如牛奶、豆漿、雞蛋羹等,

病情好轉後, 可逐漸過渡為半流質食物, 進而可以吃點軟爛少油膩的食物。

2、患兒發高燒應注意補水, 適量食用新鮮果蔬。

3、患者房間應注意通風, 消毒。

4、孩子完全康復後, 應把食具、玩具等東西消毒一遍, 可在戶外陽光暴曬1到2個小時。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 雖然猩紅熱傳染性較強, 但家長不必驚慌, 只要及早就醫, 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 猩紅熱可很快被治癒。 同時, 日常生活中, 家長應注意讓孩子遠離患有猩紅熱、扁桃體炎、丹毒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患兒。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腸梗阻護理措施

(1)生命體征的觀察:

瞭解腸梗阻病人的麻醉方式和術中情況, 採取適當的體位, 定時測定病人的神志、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

觀察傷口滲血情況。

(2)輸液:

保持靜脈輸液的通暢, 準確記錄出入水量, 以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合理使用抗生素, 使藥物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濃度。

(3)引流管的護理:

術後仍予胃腸減壓, 並做好胃管護理。 觀察腸蠕動恢復情況。 如傷口有引流管應妥善固定並保持通暢, 觀察記錄引流液的色、質、量。 更換引流管時注意無菌操作。 小腸內固定術者, 內固定管接胃腸引流裝置。 術後2周左右拔管。 拔管以前, 先D5反石蠟油20—30ml, 以潤滑管壁。 管子可以一次拔除, 也可每天拔33—66cm, 2—3d拔完。 拔管後留下的瘦孔用凡要紗布覆蓋, 不久瘦孔可自行關閉。

(4)體位與活動:

血壓平衡後給予半臥位, 使腹肌放鬆, 改善呼吸, 減輕腹脹。 同時使腹腔內炎性滲出物積聚在盆腔,

便於局限和引流。 鼓勵病人術後早期活動, 如病情平穩, 術後24h可開始床上活動, 3d後下床活動, 以促進機體和胃腸道功能的恢復, 防止腸熟連。

(5)飲食:

腸功能恢復後, 停止胃腸減壓, 進半量流質, 進食後無不適, 3d後改半流質, 10d後進軟食。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護理程式理論簡介

護理程式是以促進和恢復病人的健康為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護理活動, 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具有決策和回饋功能的過程, 對護理物件進行主動、全面的整體護理, 使其達到最佳健康狀態。 它是一種系統地解決問題的方法, 是護士為服務物件提供護理服務時所應用的工作程式。

執行護理程式需要運用許多的理論, 主要有:一般系統論、基本需要層次論、溝通理論、壓力與適應理論、Roy的適應模式及0rem的自理模式等。

其中一般系統論是護理程式的結構框架。為估計病人健康狀況、預見病人的需要提供理論依據。資訊交流論提供了護士與病人的交流能力和技巧的知識,從而確保護理程式的運行。解決問題論為確定病人健康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評價效果提供了幫助。

在護理程式中,輸入的資訊是病人的基本健康狀況及對疾病的反應;輸出的資訊是病人在護理活動中發生改變的新健康狀況;在評價中將這種新的健康狀況與預定目標進行比較,所得的新資料即是回饋和再輸入。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護理診斷概述

(一)護理診斷的概念

護理診斷是有關個人、家庭、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生命過程的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是護士為達到預期目標(預期結果)選擇護理措施的基礎,而預期目標(預期結果)是由護士負責制定的。

(二)護理診斷的組成

由名稱、定義、診斷依據以及相關因素組成。

1.名稱是對護理物件的健康狀態或疾病反應的概括性描述。

(1)現存的:健康資料顯示目前存在的健康問題。

(2)潛在的:健康資料顯示有危害護理物件的因素存在,不採取護理措施將會發生的問題。陳述形式為:“有……危險”。

(3)可能的:有可疑的因素存在,但缺乏有力的資料支援,或有關原因不明。陳述形式為:“有……可能”。

(4)健康的:是對個體、家庭或社區具有向更高健康水準發展潛能的描述。陳述方式為:“潛在的……增強”,“執行……有效”。

2.定義是對護理診斷名稱的一種清晰、正確的描述。

3.診斷依據是做出護理診斷的臨床判斷標準,通常是相關的症狀、體征及有關病史。

主要依據:做出特定診斷必須具備的症狀或體征。

次要依據:做出特定診斷可能存在的症狀或體征。

4.相關因素是使護理診斷成立和維持的原因或情景。包括生理、心理、治療、年齡等。

(三)護理診斷的陳述方式

1.三部陳述法護理診斷名稱(P)+相關因素(E)+臨床表現(S);多用於現存的護理診斷。

2.二部陳述法護理診斷名稱(P)+相關因素(E);用於“有……危險”的護理診斷。

3.一部陳述法護理診斷名稱(P);用於健康的護理診斷。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冰毯機降溫法

醫用冰毯全身降溫儀(簡稱冰毯機)降溫法是利用半導體製冷原理,將水箱內蒸餾水冷卻。然後通過主機工作與冰毯內的水進行迴圈交換,促使毯面接觸皮膚進行散熱,達到降溫目的。

適用證冰毯機全身降溫法分單純降溫法及亞低溫治療法兩種。單純降溫法適用於高熱及其他降溫效果不佳的患者;亞低溫治療適用於重型顱腦損傷。

用品1.單純降溫法冰毯機1台,肛溫感測器,感測器防護膜,肛表1支,液狀石蠟少許,蒸餾水8L.2.亞低溫治療法同單純降溫法的物品,另備人工呼吸機1台,肌松劑(琥珀膽鹼、卡肌寧等),微電腦輸液泵,床邊監護儀1台。

方法

1.單純降溫法

(1)將冰毯機置患者床尾,將主機左側溢水口旋蓋擰下,經注水口向水箱注入蒸餾水約8L,直到見溢水口有水溢出為止,然後將旋蓋擰上。毯面上覆蓋一層保護層,如薄層尿墊或中單等。脫去患者上衣,將冰毯置於患者整個背部。

(2)先用肛表測肛溫1次,並作記錄。連接肛溫感測器(有的機器肛溫感測器已直接安排在主機上),將感測器防護膜套于肛溫感測器頂端後,置於肛門內,約10cm左右深,用膠布固定於會陰部及大腿內側。

(3)接通電源,打開主機開關,約4—6min,待裝置迴圈穩態後,進行下一步操作。

(4)用測得的肛溫進行校對,方法詳見冰毯機使用說明。

(5)校對完畢,待肛溫正確顯示後,設置機溫上、下限,一般單純用於降溫,上限設37℃,下限設36℃。將指示燈調節在“製冷”上(冰毯機將根據肛溫自動切換“製冷”開關,當>37℃時,機器開始“製冷”,當<36℃時,機器自動停止“製冷”。

2.亞低溫治療法

(1)方法同單純降溫法,但設置機溫上限為35℃,下限為32℃。

(2)靜脈滴注加有肌松劑的液體,同時應用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肌松劑劑量視患者個體差異及病情而定。一般為生理鹽水500ml加卡肌寧400mg,用輸液泵控制恒速,速度視病情、體溫變化而定。誘導降溫時,滴速一般為20—40ml,待肛溫降至35℃以下,改維持速度,一般為10一20ml/h.(3)複溫方法:複溫時停用冰毯降溫儀,採取自然複溫法,複溫過程中,必要時可適當使用肌松劑及鎮靜劑。

注意點

1.及時觀察生命體征,尤其是呼吸情況。亞低溫治療時應用肌松劑的同時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

2.注意顱內壓情況,在條件許可下應放置顱內壓監護裝置,動態觀察顱內壓變化,防止腦灌流不足,維持腦壓在2.7kPa(20mmHg)以下,腦灌注壓在8.okPa(60mmHg)以上。

3.觀察、記錄降溫的時間、肌松程度及肌松劑滴入速度,根據肛溫隨時調節肌松劑的滴速。必要時用肛表測肛溫進行重新校對,及時調整機溫上、下限。

4.觀察降溫儀的工作情況,保持降溫儀處於正常運轉狀態。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無菌技術基礎操作

(1)無菌持物鉗(鑷)應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無菌廣口容器內,液面需超過軸節以上2-3cm或鑷子1/2處。容器底部應墊無菌紗布,容器口上加蓋。每個容器內只能放一把無菌持物鉗(鑷)。

(2)取放無菌持物鉗(鑷)時,尖端閉合,不可觸及容器口緣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內壁。手指不可觸摸浸泡部位。使用時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後立即放回容器內,並將軸節打開。如取遠處無菌物品時,無菌持物鉗(鑷)應連同容器移至無菌物品旁使用。

(3)無菌持物鉗(鑷)不能觸碰未經滅菌的物品,也不可用於換藥或消毒皮膚。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時,應重新消毒滅菌。

(4)無菌持物鉗(鑷)及其浸泡容器,定期消毒滅菌,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

(5)無菌容器的使用法經滅菌處理的盛放無菌物品的器具稱無菌容器。如無菌盒、貯槽、罐等。無菌容器應每週消毒滅菌一次。

(6)無菌包的使用法無菌包布是用質厚、緻密、未脫脂的棉布製成雙層包布。其內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種技術操作用物,經滅菌處理後備用。1.無菌包的包紮法將物品置於包布中間,內角蓋過物品,並翻折一小角,而後折蓋左右兩角(角尖端向外翻折),蓋上外角,系好帶子,在包外注明物品名稱和滅菌日期。2.無菌包的打開法取無菌包時,先查看名稱,滅菌日期,是否開啟、乾燥。將無菌包放在清潔乾燥的平面上,解開系帶卷放于包布角下,依次揭左右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內面。用無菌鉗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已備好的無菌區域內。如包內物品一次未用完,則按原折痕包好,注明開包時間,有效期為24時。如不慎污染包內物品或被浸濕,則需要重新滅菌。取小包內全部物品時,可將包托在手上打開。解開系帶挽結,一手托住無菌包,另一手依次打開包布四角翻轉塞入託包的手掌心內,準確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或無菌區域內(勿觸碰容器口緣),蓋好。

(7)無菌盤的鋪法將無菌治療巾鋪在清潔、乾燥的治療盤內,使其內面為無菌區,可放置無菌物品,以供治療和護理操作使用。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1.無菌治療巾的折疊法將雙層棉布治療巾橫折2次,再向內對折,將開口邊分別向外翻折對齊。2.無菌治療巾的鋪法手持治療巾兩開口外角呈雙層展開,由遠端向近端鋪於治療盤內。兩手捏住治療巾上層下邊兩外角向上呈扇形折疊三層,內面向外。3.取所需無菌物品放入無菌區內,覆蓋上層無菌巾,使上、下層邊緣對齊,多餘部分向上反折。

(8)無菌溶液的倒取法取無菌溶液瓶,擦淨灰塵,核對標籤,檢查瓶蓋有無鬆動,瓶壁有無裂痕,溶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色、絮狀物。符合要求方可使用。揭去鋁蓋常規消毒瓶塞,以瓶簽側面位置為起點旋轉消毒後,用無菌持物鉗將瓶塞邊緣向上翻起,再次消毒。以無菌持物鉗夾提瓶蓋,用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撐入橡膠塞蓋內拉出。先倒少量溶液於彎盤內,以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倒溶液時瓶簽朝上。無菌溶液一次未用完時,按常規消毒瓶塞、蓋好,注明開瓶時間。

(9)無菌手套的戴法1.戴無菌手套洗淨擦乾雙手。核對手套號碼及有效期。打開手套袋,取滑石粉塗抹雙手,注意避開無菌區。手套可分別或同時取出。雙手分別捏住袋口外層,打開,一手持手套翻轉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另一手五指對準戴上。將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隻手套的翻折面(手套外面),取出,同法將另一手套戴好,戴手套時不可強拉。最後將兩手套翻折面套在工作衣袖外面。注意手套外面為無菌區,應保持其無菌。手套戴好後,雙手置胸前,以免污染。2.脫手套將手套口翻轉脫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

以上就是文都護士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護士資格考試複習資料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積極投入到複習之中,取得滿意的複習效果。

其中一般系統論是護理程式的結構框架。為估計病人健康狀況、預見病人的需要提供理論依據。資訊交流論提供了護士與病人的交流能力和技巧的知識,從而確保護理程式的運行。解決問題論為確定病人健康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評價效果提供了幫助。

在護理程式中,輸入的資訊是病人的基本健康狀況及對疾病的反應;輸出的資訊是病人在護理活動中發生改變的新健康狀況;在評價中將這種新的健康狀況與預定目標進行比較,所得的新資料即是回饋和再輸入。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護理診斷概述

(一)護理診斷的概念

護理診斷是有關個人、家庭、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生命過程的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是護士為達到預期目標(預期結果)選擇護理措施的基礎,而預期目標(預期結果)是由護士負責制定的。

(二)護理診斷的組成

由名稱、定義、診斷依據以及相關因素組成。

1.名稱是對護理物件的健康狀態或疾病反應的概括性描述。

(1)現存的:健康資料顯示目前存在的健康問題。

(2)潛在的:健康資料顯示有危害護理物件的因素存在,不採取護理措施將會發生的問題。陳述形式為:“有……危險”。

(3)可能的:有可疑的因素存在,但缺乏有力的資料支援,或有關原因不明。陳述形式為:“有……可能”。

(4)健康的:是對個體、家庭或社區具有向更高健康水準發展潛能的描述。陳述方式為:“潛在的……增強”,“執行……有效”。

2.定義是對護理診斷名稱的一種清晰、正確的描述。

3.診斷依據是做出護理診斷的臨床判斷標準,通常是相關的症狀、體征及有關病史。

主要依據:做出特定診斷必須具備的症狀或體征。

次要依據:做出特定診斷可能存在的症狀或體征。

4.相關因素是使護理診斷成立和維持的原因或情景。包括生理、心理、治療、年齡等。

(三)護理診斷的陳述方式

1.三部陳述法護理診斷名稱(P)+相關因素(E)+臨床表現(S);多用於現存的護理診斷。

2.二部陳述法護理診斷名稱(P)+相關因素(E);用於“有……危險”的護理診斷。

3.一部陳述法護理診斷名稱(P);用於健康的護理診斷。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冰毯機降溫法

醫用冰毯全身降溫儀(簡稱冰毯機)降溫法是利用半導體製冷原理,將水箱內蒸餾水冷卻。然後通過主機工作與冰毯內的水進行迴圈交換,促使毯面接觸皮膚進行散熱,達到降溫目的。

適用證冰毯機全身降溫法分單純降溫法及亞低溫治療法兩種。單純降溫法適用於高熱及其他降溫效果不佳的患者;亞低溫治療適用於重型顱腦損傷。

用品1.單純降溫法冰毯機1台,肛溫感測器,感測器防護膜,肛表1支,液狀石蠟少許,蒸餾水8L.2.亞低溫治療法同單純降溫法的物品,另備人工呼吸機1台,肌松劑(琥珀膽鹼、卡肌寧等),微電腦輸液泵,床邊監護儀1台。

方法

1.單純降溫法

(1)將冰毯機置患者床尾,將主機左側溢水口旋蓋擰下,經注水口向水箱注入蒸餾水約8L,直到見溢水口有水溢出為止,然後將旋蓋擰上。毯面上覆蓋一層保護層,如薄層尿墊或中單等。脫去患者上衣,將冰毯置於患者整個背部。

(2)先用肛表測肛溫1次,並作記錄。連接肛溫感測器(有的機器肛溫感測器已直接安排在主機上),將感測器防護膜套于肛溫感測器頂端後,置於肛門內,約10cm左右深,用膠布固定於會陰部及大腿內側。

(3)接通電源,打開主機開關,約4—6min,待裝置迴圈穩態後,進行下一步操作。

(4)用測得的肛溫進行校對,方法詳見冰毯機使用說明。

(5)校對完畢,待肛溫正確顯示後,設置機溫上、下限,一般單純用於降溫,上限設37℃,下限設36℃。將指示燈調節在“製冷”上(冰毯機將根據肛溫自動切換“製冷”開關,當>37℃時,機器開始“製冷”,當<36℃時,機器自動停止“製冷”。

2.亞低溫治療法

(1)方法同單純降溫法,但設置機溫上限為35℃,下限為32℃。

(2)靜脈滴注加有肌松劑的液體,同時應用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肌松劑劑量視患者個體差異及病情而定。一般為生理鹽水500ml加卡肌寧400mg,用輸液泵控制恒速,速度視病情、體溫變化而定。誘導降溫時,滴速一般為20—40ml,待肛溫降至35℃以下,改維持速度,一般為10一20ml/h.(3)複溫方法:複溫時停用冰毯降溫儀,採取自然複溫法,複溫過程中,必要時可適當使用肌松劑及鎮靜劑。

注意點

1.及時觀察生命體征,尤其是呼吸情況。亞低溫治療時應用肌松劑的同時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

2.注意顱內壓情況,在條件許可下應放置顱內壓監護裝置,動態觀察顱內壓變化,防止腦灌流不足,維持腦壓在2.7kPa(20mmHg)以下,腦灌注壓在8.okPa(60mmHg)以上。

3.觀察、記錄降溫的時間、肌松程度及肌松劑滴入速度,根據肛溫隨時調節肌松劑的滴速。必要時用肛表測肛溫進行重新校對,及時調整機溫上、下限。

4.觀察降溫儀的工作情況,保持降溫儀處於正常運轉狀態。

2018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考點:無菌技術基礎操作

(1)無菌持物鉗(鑷)應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無菌廣口容器內,液面需超過軸節以上2-3cm或鑷子1/2處。容器底部應墊無菌紗布,容器口上加蓋。每個容器內只能放一把無菌持物鉗(鑷)。

(2)取放無菌持物鉗(鑷)時,尖端閉合,不可觸及容器口緣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內壁。手指不可觸摸浸泡部位。使用時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後立即放回容器內,並將軸節打開。如取遠處無菌物品時,無菌持物鉗(鑷)應連同容器移至無菌物品旁使用。

(3)無菌持物鉗(鑷)不能觸碰未經滅菌的物品,也不可用於換藥或消毒皮膚。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時,應重新消毒滅菌。

(4)無菌持物鉗(鑷)及其浸泡容器,定期消毒滅菌,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

(5)無菌容器的使用法經滅菌處理的盛放無菌物品的器具稱無菌容器。如無菌盒、貯槽、罐等。無菌容器應每週消毒滅菌一次。

(6)無菌包的使用法無菌包布是用質厚、緻密、未脫脂的棉布製成雙層包布。其內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種技術操作用物,經滅菌處理後備用。1.無菌包的包紮法將物品置於包布中間,內角蓋過物品,並翻折一小角,而後折蓋左右兩角(角尖端向外翻折),蓋上外角,系好帶子,在包外注明物品名稱和滅菌日期。2.無菌包的打開法取無菌包時,先查看名稱,滅菌日期,是否開啟、乾燥。將無菌包放在清潔乾燥的平面上,解開系帶卷放于包布角下,依次揭左右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內面。用無菌鉗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已備好的無菌區域內。如包內物品一次未用完,則按原折痕包好,注明開包時間,有效期為24時。如不慎污染包內物品或被浸濕,則需要重新滅菌。取小包內全部物品時,可將包托在手上打開。解開系帶挽結,一手托住無菌包,另一手依次打開包布四角翻轉塞入託包的手掌心內,準確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或無菌區域內(勿觸碰容器口緣),蓋好。

(7)無菌盤的鋪法將無菌治療巾鋪在清潔、乾燥的治療盤內,使其內面為無菌區,可放置無菌物品,以供治療和護理操作使用。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1.無菌治療巾的折疊法將雙層棉布治療巾橫折2次,再向內對折,將開口邊分別向外翻折對齊。2.無菌治療巾的鋪法手持治療巾兩開口外角呈雙層展開,由遠端向近端鋪於治療盤內。兩手捏住治療巾上層下邊兩外角向上呈扇形折疊三層,內面向外。3.取所需無菌物品放入無菌區內,覆蓋上層無菌巾,使上、下層邊緣對齊,多餘部分向上反折。

(8)無菌溶液的倒取法取無菌溶液瓶,擦淨灰塵,核對標籤,檢查瓶蓋有無鬆動,瓶壁有無裂痕,溶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色、絮狀物。符合要求方可使用。揭去鋁蓋常規消毒瓶塞,以瓶簽側面位置為起點旋轉消毒後,用無菌持物鉗將瓶塞邊緣向上翻起,再次消毒。以無菌持物鉗夾提瓶蓋,用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撐入橡膠塞蓋內拉出。先倒少量溶液於彎盤內,以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倒溶液時瓶簽朝上。無菌溶液一次未用完時,按常規消毒瓶塞、蓋好,注明開瓶時間。

(9)無菌手套的戴法1.戴無菌手套洗淨擦乾雙手。核對手套號碼及有效期。打開手套袋,取滑石粉塗抹雙手,注意避開無菌區。手套可分別或同時取出。雙手分別捏住袋口外層,打開,一手持手套翻轉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另一手五指對準戴上。將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隻手套的翻折面(手套外面),取出,同法將另一手套戴好,戴手套時不可強拉。最後將兩手套翻折面套在工作衣袖外面。注意手套外面為無菌區,應保持其無菌。手套戴好後,雙手置胸前,以免污染。2.脫手套將手套口翻轉脫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

以上就是文都護士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護士資格考試複習資料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積極投入到複習之中,取得滿意的複習效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