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試要點匯總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周圍神經損傷

(一)面神經麻痹多因產鉗損傷面神經所致, 表現為患側鼻唇溝淺、口角歪向健側, 眼裂大、不能閉合。 一般不須治療, 如兩周後仍不恢復, 可用針灸、按摩、理療及維生素b1, b12等治療。 注意保護不能閉合的眼睛, 預防角膜潰瘍。

(二)臂叢神經損傷胎兒娩出時牽拉頭或手臂過度引起, 按受損部位不同可分為:

1.上臂型(erb癱瘓)c5, c6神經根支配的肌肉受累。 患側肢體下垂、內收, 肩部內旋, 肘部旋前, 腕、指關節屈曲, 擁抱反射不對稱。

2.下臂型(klumpke)癱瘓)c8至t1神經根受累, 腕部屈肌及手肌肉無力, 握持反射弱。

3.全臂型少見, 具以上兩型症狀。 頸交感神經受損者上眼瞼下垂, 瞳孔縮小, 出現homer綜合征。

臂叢神經損傷患兒肩部需休息, 避免牽動, 大多可於2~3周恢復。 須指導家長給患兒進行被動活動, 使肩外展, 手臂後旋, 腕部伸展。 定期複查肌電圖以確定損傷程度及估計預後。 如超過6個月仍無效, 則須應用外展支架, 預防肩關節攣縮, 損傷嚴重者, 可考慮行神經束吻合術。

(三)膈神經損傷常發生於臀位分娩, c3、c4、c5神經根受累, 患側隔肌麻痹, 表現為呼吸困難, 青紫, 腹式呼吸受限, 患側隔肌活動消失, 呼吸音減低。 x線透視可見隔肌運動減弱, 患側可合併肺不張。 無特殊療法。 如恢復慢或反復發生肺炎者, 需外科治療。

(四)脊柱損傷常發生在頸或胸部。

表現為遠端肌肉弛緩性癱瘓, 上瞼下垂, 瞳孔縮小, 大小便失禁等。 x線攝片可見脊柱骨折或脫位。 輕者可自行恢復, 嚴重者可死亡。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頭部損傷

(一)先鋒頭胎頭經產道受壓所致, 腫脹範圍不受骨縫限制, 2~3天后自行消退。

(二)頭顱血腫為胎頭過度受擠壓, 使骨與骨膜間互相牽引, 血管破裂形成的骨膜下出血。 血腫可發生於一側或兩側頂部, 有波動感, 不越過骨縫, 多在生後6~8周吸收, 偶有遺留突起的骨化組織。 不用治療, 避免穿刺, 以免引起繼發感染。

(三)顱骨骨折常發生於產鉗分娩者, 可為線樣或凹陷骨折。 輕者無症狀;凹陷骨折嚴重者可壓迫腦組織, 骨折損傷血管可致顱內出血。 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 線樣骨折不需處理,

一般6~8周自愈。 凹陷骨折則需神經外科復位或負壓吸引。 需密切觀察有無出血現象。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

(一)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治療見“新生兒黃疸”有關部分。

(二)特殊處理

1.產前確診者可進行胎內治療, 重症胎兒, 膽紅素光密度分區較高者, 可于妊娠28周起採用宮內輸血。 選用rh(一), O型與母交叉配血無反應的新鮮血注入胎兒腹腔內。 輸血量為:(胎兒周齡一20)×10ml, 在20分鐘內輸完。 可每隔3周輸1次至34周能成活時不需再輸。

2.產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30~60mg/次, 每天2~3次, 可減輕新生兒溶血病的黃疽。

3.產時注意預防窒息, 及時夾住臍帶以免臍血流入兒體過多, 臍靜脈注入“小三聯”<25%葡萄糖10ml內加維生素c500mg及氫化可的松), 保留臍帶殘端5~6cm以備換血。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新生兒溶血病的診斷

(一)病史母既往有分娩重度黃疽、貧血或死胎史, 母有接受輸血及流產史。 母嬰血型不合。

(二)臨床表現症狀輕重差別很大, 一般rh血型不合者重, ABO血型不合者輕。 血清膽紅素>20mg/dl時可發生膽紅素腦病引起死亡或神經系統後遺症。 一般生後第1, 2天內出現黃疽, 黃疽進展快、程度重。 貧血可與黃疸同時發展, 重症患兒可有水腫、肝脾腫大及心力衰竭以至死亡。

(三)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血紅蛋白下降, 網織紅細胞增高, 有核紅細胞增多。

2.血清膽紅素主要是間接膽紅素增局。

3.免疫血清學檢查對可疑患兒在生後3~7天內取血2ml及其母血4ml送檢。

(1)母子間ABO血型配合者, 用母血清與子紅細胞作鹽水介質、木瓜酶、膠體介質及抗人球蛋白間接試驗,

有一項陽性即可診斷為rh血型不合溶血病。 然後用各種標準紅細胞與母血清重複試驗判定是何種抗體, 並測定其效價。

(2)母子ABO血型不配合者:用母血清與子紅細胞作:①部分中和抗人球蛋白間接試驗, 如陽性則診斷為abo溶血病;②溶血素效價在1:8以上即為可疑;③膠體介質測定凝集效價1:512以上或抗a、抗bigg效價在1:64以上者為可疑新生兒ABO溶血病。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

引起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很多, 可能和母親懷孕期間的健康和營養狀況有關, 母親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內患病毒感染, 如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 可能影響胎兒的心臟和大血管的發育, 形成先天性心臟病或同時合併有其他方面的畸形。母親懷孕期間患有內分泌疾病;接受放射線的照射或其他藥物、毒物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胎兒心血管的畸形。另外,高原地區缺氧的環境、家族、遺傳因素等,也可能是發生的原因。

引起小兒心臟發育畸形的根本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歸納起來肯定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一、胎兒心臟某部分發育到較低的階段即停止,或由於發育的過程中發生了軸轉的錯誤,如大血管易位。

二、小兒出生後,仍長期留存一部分胎兒期所需要的特殊心血管通路,如動脈導管未閉等。

三、母親的疾病往往影響胎兒發育,母親在妊娠最初3個月內被病毒感染,尤其是風疹病毒,則小兒易發生心臟畸形。

四、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某些藥物,也可以導致胎兒心臟畸形。

五、某些可導致先天性心臟病的遺傳因素。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及診治

先天性心臟病是常見的心臟病之一。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兒一般占80%左右,以室間隔缺損最多見,占29%;其次是單純性肺動脈狹窄,房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再次是法樂氏四聯症,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縮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各家報導不一,一般為2.4%—2.8%。,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依次為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狹窄、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不完全性房室通道及法樂氏四聯症。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要是由於胎兒時期心血管發育障礙所引起,但發育障礙的根本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一系列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1、胎兒的宮內環境和母體因素:①官腔內感染和母體因素,約有10%的先天性心臟病由宮腔內感染所致;②許多藥物易通過胎盤而傳給胎兒發生畸形,如某些鎮靜藥,抗抽搐藥;③母親若患糖尿病、高血鈣症、先兆流產,胎兒畸形發生率高。2、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與遺傳因素有脈狹窄、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不完全性房室通道及法樂氏四聯症。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要是由於胎兒時期心血管發育障礙所引起,但發育障礙的根本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一系列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胎兒的宮內環境和母體因素:①宮腔內感染和母體因素,約有10%的先天性心臟病由宮腔內感染所致;②許多藥物易通過胎盤而傳給胎兒發生畸形,如某些鎮靜藥,抗抽搐藥;③母親若患糖尿病、高血鈣症、先兆流產,胎兒畸形發生率高。

2、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與遺傳因素有關。

先天性心臟病的分類有多種,一般根據血液動力學變化分三組:

1.無分流組。未構成左右兩側迴圈之間的異常交通,如心臟瓣膜病。

2.左向右分流組。構成左右兩側的異常交通由高壓腔向低壓腔分流如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等。

3、右向左分流組。如右心系統瓣膜病,伴房室缺,F3、P4等。

先天性心臟病在臨床診斷方面,心導管檢查和心血管造影固然重要,但對多數心血管畸形來說,僅根據一般臨床資料:病史、體征、X線檢查、心電圖、超聲檢查即可作出定性診斷,甚至可以作出定量診斷。

先天性心臟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手術年齡一般認為5—10歲較為理想,因為這時心臟血管已發育較好,血管的彈性也較好,手術較為方便。年齡太小,對手術耐受性差,死亡率高;年齡太大,常有顯著的心肌肥厚和側支迴圈形成,可合併肺血管病變,因而手術較難進行。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新生兒頭顱軟組織損傷

(一)擦傷及淤血常見於產程延長、難產或胎位異常者。多發生在先露部分,臀位元者有外陰及外生殖器水腫、變色。面先露者面部腫而變色,有出血點。不需特殊治療,1周內自行消退。

(二)皮下脂肪壞死常因分娩損傷、缺氧、過度寒冷引起,多見於生後3~4天的新生兒背、臀部,或面頰及大腿部出現局部變硬,皮膚顏色發紅或正常,局部觸之可有熱感,有壓痛,邊緣清晰。應與新生兒硬腫症及蜂窩織炎鑒別。一般不用治療。6~8周逐漸消失,有繼發感染者需及時控制感染。

(三)胸鎖乳突肌損傷常見於臀位引產時過度牽拉或胎頭過度旋轉所致。胸鎖乳突肌內形成血腫隨之纖維化。局部可觸及1~2cm大小包塊,可致斜頸。為防止發生斜頸,可將患兒頭傾向健側,向相反方向輕柔牽拉,每次牽拉15~20下,每天4~6次,牽拉後局部按摩或熱敷。如包塊經2~3個月後仍不消失,則需手術矯正。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早產兒的併發症

1.臨床表現為青紫、呼吸暫停、嗜睡、驚厥、尖叫、肌無力及眼球異常轉動等症狀。

2.本病主要見於是產兒以及剖宮產的新生兒。成熟度越差,此病的發生率也越高。

3.它與低蛋白血症、缺氧、低血糖、感染等有關,特別由於肝缺少葡萄糖醛酸轉化酶,形成能排泄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所致。

4.約7%的早產兒發生腦室內出血(ivh)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pvl),而達50%.

5.往往有貧血現象。由於早產兒鐵的儲存不足,出生後1個月以後血清鐵量急劇下降。發育太快,需要血量增加,但造血功能較差,未能趕上體重增加的速度。

6.鈣、磷及維生素d的儲存較少。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功能較差。由於生長太快,鈣磷的一般供給量往往不能滿足需要。

7.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差,體表面積相對地大,皮膚較薄,血管豐富,易於散熱,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患硬腫症。

8.吸入高濃度的氧,可使動脈血氧張力上升到13.3kpa(10mmhg)以上,視網膜血管因此發生痙攣,導致視網膜缺血損傷,引起纖維組織增生而失明。對早產兒必須用氧時,要注意適當的氧濃度和用氧時間。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先天性心臟病的表現

先天性心臟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一般都在3歲前即可確診。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是由於在胎兒發育的早期,一般是胚胎的前3個月,由於某些原因使胎兒心血管發育停頓或發育異常所致。比較公認的原因為孕婦患風疹、流感等病毒感染;孕婦服用激素或其他損害胎兒的藥物;孕婦的腹部或盆腔受到X線、超聲波、放射性核素等的照射;或者孕婦嚴重營養缺乏、缺氧。有些患兒除有先天性心臟病外,還伴有全身多發畸形,這往往提示患兒因生殖細胞遺傳缺陷而發生先天性心臟病。輕型的先天性心臟病可無特殊症狀,生長發育正常,僅在體格檢查時在左胸部發現粗糙響亮的雜音。重型先天性心臟病兒,早在新生兒期或嬰兒期即出現明顯症狀。

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主要是兩方面:(1)紫紺在患兒鼻尖、口唇、指甲、眼結膜等處見皮膚粘膜青紫色。在紫紺出現的同時,患兒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當吃奶或哭鬧後可發生呼吸困難,嚴重者有神志喪失、抽搐。會走路的孩子,常常因有腦缺氧感覺,而自動向下蹲踞。(2)心力衰竭的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短促,患兒不能平臥,咳嗽,心動過速,兩肺佈滿小水泡,肝臟腫大,面色蒼白,下肢浮腫等。一旦發現以上症狀,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先天性心臟病的併發症

肺炎咳嗽,氣促是肺炎的常見症狀,臨床上許多患兒常因肺炎就診被醫生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其實心臟病是肺炎的禍根。

在血液從左向右大量分流的肺充血類的先天性心臟病中,如常見的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房間隔缺損等,造成患兒肺部充血,肺動脈壓力升高,因而使水份向肺泡間質滲出,肺內水份和血流增加,肺裨趨於充實而失去順應性,而發生呼吸費力,嗆咳,當心臟功能受到影響時,造成肺部淤血,水腫,在此基礎上,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引起支氣管炎或肺炎,往往和心力衰竭同時存在,如單用抗生素治療難以見效,需同時控制心力衰竭才能緩解,先天性心臟病如不經治療,肺炎與心力衰竭可反復發作,造成患兒多次病危乃至死亡。

心力衰竭指心臟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以應付生理的需要,於是運用一些代償機制以彌補心功能的不足,若代償功能不力,更使心功能衰竭,導致各種症狀的出現,如心跳增快,呼吸急促,頻繁咳嗽,喉鳴音或哮鳴音,肝臟增大,頸靜脈怒張和水腫等。

肺高壓血液從左向右大量分流的先天性充血類心臟病,導致肺循環血流量增加,肺動脈壓力升高,在小兒胎兒型血管尚未發育成熟和基礎上,長期忍受高流量及高壓的衝擊,機體產生保護性反應,促使肺血管收縮,壓力增高,以減少左向右的分流量,然而已久天長繼之為肺高壓,最終造成不可逆的病變,也就是說即使手術治癒了心臟病的病變,但肺動脈壓力仍高。因此,一般認為在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如在2歲以內手術,術後肺動脈壓力能恢復。另外,如肺動脈壓力不斷升高超過體循環壓力,則會產生血液從右向左分流,患兒出現青紫,就已經失去手術的機會了。

感染性心內膜炎指心臟的內膜,瓣膜或血管內膜的炎症,多發生在有先天或後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基礎上,多發的疾病順序為: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征,瓣膜病。其誘發因素中菌血症是發病的前提,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扁桃體炎,牙齦炎,其致病菌中常見的是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革蘭氏陰性桿菌等。心內膜長期受到血流的衝擊操作,會造成該處心內膜粗糙,使血小板和纖維素聚集,形成贅生物,血液中的致病菌在贅生物中生長繁殖,患兒可出現敗血症症狀,如持續高熱,寒戰,貧血,肝脾腫大,心功能不全,有時出現栓塞表現,如皮膚出血點,肺栓塞等。抗生素治療無效進度,需手術切除贅生物,膿腫,糾正心內畸形或更換病變瓣膜,風險很大,死亡率較高。

缺氧發作法樂氏四聯征是先天性心血管複合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該病在小兒出生時,紫紺並不明顯,出生後3個月-6個月逐漸出現紫紺並加重,患兒在餵奶,啼哭,行走,活動後氣促加重,約20%-70%患兒有缺氧發作史,臨床表現為發病突然,呼吸急促困難,紫紺明顯加重,重症發生昏厥,抽搐,因嚴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死亡。缺氧發作時間長短不一,一般常能自然緩解,但可經常發作,對患兒威脅甚大。

腦血栓和腦膿腫為法樂四聯征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由於法樂四聯征患兒長期缺氧,紫紺,因而紅細胞增多,血球壓積增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緩慢,為腦血管內形成血栓創造條件,如繼發感染可形成感染性血栓,或由於腦組織缺氧,腦組織軟化,引起細菌感染形成腦膿腫,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偏癱等。

形成先天性心臟病或同時合併有其他方面的畸形。母親懷孕期間患有內分泌疾病;接受放射線的照射或其他藥物、毒物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胎兒心血管的畸形。另外,高原地區缺氧的環境、家族、遺傳因素等,也可能是發生的原因。

引起小兒心臟發育畸形的根本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歸納起來肯定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一、胎兒心臟某部分發育到較低的階段即停止,或由於發育的過程中發生了軸轉的錯誤,如大血管易位。

二、小兒出生後,仍長期留存一部分胎兒期所需要的特殊心血管通路,如動脈導管未閉等。

三、母親的疾病往往影響胎兒發育,母親在妊娠最初3個月內被病毒感染,尤其是風疹病毒,則小兒易發生心臟畸形。

四、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某些藥物,也可以導致胎兒心臟畸形。

五、某些可導致先天性心臟病的遺傳因素。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及診治

先天性心臟病是常見的心臟病之一。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兒一般占80%左右,以室間隔缺損最多見,占29%;其次是單純性肺動脈狹窄,房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再次是法樂氏四聯症,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縮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各家報導不一,一般為2.4%—2.8%。,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依次為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狹窄、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不完全性房室通道及法樂氏四聯症。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要是由於胎兒時期心血管發育障礙所引起,但發育障礙的根本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一系列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1、胎兒的宮內環境和母體因素:①官腔內感染和母體因素,約有10%的先天性心臟病由宮腔內感染所致;②許多藥物易通過胎盤而傳給胎兒發生畸形,如某些鎮靜藥,抗抽搐藥;③母親若患糖尿病、高血鈣症、先兆流產,胎兒畸形發生率高。2、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與遺傳因素有脈狹窄、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不完全性房室通道及法樂氏四聯症。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要是由於胎兒時期心血管發育障礙所引起,但發育障礙的根本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一系列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胎兒的宮內環境和母體因素:①宮腔內感染和母體因素,約有10%的先天性心臟病由宮腔內感染所致;②許多藥物易通過胎盤而傳給胎兒發生畸形,如某些鎮靜藥,抗抽搐藥;③母親若患糖尿病、高血鈣症、先兆流產,胎兒畸形發生率高。

2、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與遺傳因素有關。

先天性心臟病的分類有多種,一般根據血液動力學變化分三組:

1.無分流組。未構成左右兩側迴圈之間的異常交通,如心臟瓣膜病。

2.左向右分流組。構成左右兩側的異常交通由高壓腔向低壓腔分流如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等。

3、右向左分流組。如右心系統瓣膜病,伴房室缺,F3、P4等。

先天性心臟病在臨床診斷方面,心導管檢查和心血管造影固然重要,但對多數心血管畸形來說,僅根據一般臨床資料:病史、體征、X線檢查、心電圖、超聲檢查即可作出定性診斷,甚至可以作出定量診斷。

先天性心臟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手術年齡一般認為5—10歲較為理想,因為這時心臟血管已發育較好,血管的彈性也較好,手術較為方便。年齡太小,對手術耐受性差,死亡率高;年齡太大,常有顯著的心肌肥厚和側支迴圈形成,可合併肺血管病變,因而手術較難進行。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新生兒頭顱軟組織損傷

(一)擦傷及淤血常見於產程延長、難產或胎位異常者。多發生在先露部分,臀位元者有外陰及外生殖器水腫、變色。面先露者面部腫而變色,有出血點。不需特殊治療,1周內自行消退。

(二)皮下脂肪壞死常因分娩損傷、缺氧、過度寒冷引起,多見於生後3~4天的新生兒背、臀部,或面頰及大腿部出現局部變硬,皮膚顏色發紅或正常,局部觸之可有熱感,有壓痛,邊緣清晰。應與新生兒硬腫症及蜂窩織炎鑒別。一般不用治療。6~8周逐漸消失,有繼發感染者需及時控制感染。

(三)胸鎖乳突肌損傷常見於臀位引產時過度牽拉或胎頭過度旋轉所致。胸鎖乳突肌內形成血腫隨之纖維化。局部可觸及1~2cm大小包塊,可致斜頸。為防止發生斜頸,可將患兒頭傾向健側,向相反方向輕柔牽拉,每次牽拉15~20下,每天4~6次,牽拉後局部按摩或熱敷。如包塊經2~3個月後仍不消失,則需手術矯正。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早產兒的併發症

1.臨床表現為青紫、呼吸暫停、嗜睡、驚厥、尖叫、肌無力及眼球異常轉動等症狀。

2.本病主要見於是產兒以及剖宮產的新生兒。成熟度越差,此病的發生率也越高。

3.它與低蛋白血症、缺氧、低血糖、感染等有關,特別由於肝缺少葡萄糖醛酸轉化酶,形成能排泄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所致。

4.約7%的早產兒發生腦室內出血(ivh)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pvl),而達50%.

5.往往有貧血現象。由於早產兒鐵的儲存不足,出生後1個月以後血清鐵量急劇下降。發育太快,需要血量增加,但造血功能較差,未能趕上體重增加的速度。

6.鈣、磷及維生素d的儲存較少。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功能較差。由於生長太快,鈣磷的一般供給量往往不能滿足需要。

7.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差,體表面積相對地大,皮膚較薄,血管豐富,易於散熱,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患硬腫症。

8.吸入高濃度的氧,可使動脈血氧張力上升到13.3kpa(10mmhg)以上,視網膜血管因此發生痙攣,導致視網膜缺血損傷,引起纖維組織增生而失明。對早產兒必須用氧時,要注意適當的氧濃度和用氧時間。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先天性心臟病的表現

先天性心臟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一般都在3歲前即可確診。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是由於在胎兒發育的早期,一般是胚胎的前3個月,由於某些原因使胎兒心血管發育停頓或發育異常所致。比較公認的原因為孕婦患風疹、流感等病毒感染;孕婦服用激素或其他損害胎兒的藥物;孕婦的腹部或盆腔受到X線、超聲波、放射性核素等的照射;或者孕婦嚴重營養缺乏、缺氧。有些患兒除有先天性心臟病外,還伴有全身多發畸形,這往往提示患兒因生殖細胞遺傳缺陷而發生先天性心臟病。輕型的先天性心臟病可無特殊症狀,生長發育正常,僅在體格檢查時在左胸部發現粗糙響亮的雜音。重型先天性心臟病兒,早在新生兒期或嬰兒期即出現明顯症狀。

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主要是兩方面:(1)紫紺在患兒鼻尖、口唇、指甲、眼結膜等處見皮膚粘膜青紫色。在紫紺出現的同時,患兒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當吃奶或哭鬧後可發生呼吸困難,嚴重者有神志喪失、抽搐。會走路的孩子,常常因有腦缺氧感覺,而自動向下蹲踞。(2)心力衰竭的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短促,患兒不能平臥,咳嗽,心動過速,兩肺佈滿小水泡,肝臟腫大,面色蒼白,下肢浮腫等。一旦發現以上症狀,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

2018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考點:先天性心臟病的併發症

肺炎咳嗽,氣促是肺炎的常見症狀,臨床上許多患兒常因肺炎就診被醫生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其實心臟病是肺炎的禍根。

在血液從左向右大量分流的肺充血類的先天性心臟病中,如常見的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房間隔缺損等,造成患兒肺部充血,肺動脈壓力升高,因而使水份向肺泡間質滲出,肺內水份和血流增加,肺裨趨於充實而失去順應性,而發生呼吸費力,嗆咳,當心臟功能受到影響時,造成肺部淤血,水腫,在此基礎上,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引起支氣管炎或肺炎,往往和心力衰竭同時存在,如單用抗生素治療難以見效,需同時控制心力衰竭才能緩解,先天性心臟病如不經治療,肺炎與心力衰竭可反復發作,造成患兒多次病危乃至死亡。

心力衰竭指心臟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以應付生理的需要,於是運用一些代償機制以彌補心功能的不足,若代償功能不力,更使心功能衰竭,導致各種症狀的出現,如心跳增快,呼吸急促,頻繁咳嗽,喉鳴音或哮鳴音,肝臟增大,頸靜脈怒張和水腫等。

肺高壓血液從左向右大量分流的先天性充血類心臟病,導致肺循環血流量增加,肺動脈壓力升高,在小兒胎兒型血管尚未發育成熟和基礎上,長期忍受高流量及高壓的衝擊,機體產生保護性反應,促使肺血管收縮,壓力增高,以減少左向右的分流量,然而已久天長繼之為肺高壓,最終造成不可逆的病變,也就是說即使手術治癒了心臟病的病變,但肺動脈壓力仍高。因此,一般認為在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如在2歲以內手術,術後肺動脈壓力能恢復。另外,如肺動脈壓力不斷升高超過體循環壓力,則會產生血液從右向左分流,患兒出現青紫,就已經失去手術的機會了。

感染性心內膜炎指心臟的內膜,瓣膜或血管內膜的炎症,多發生在有先天或後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基礎上,多發的疾病順序為: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征,瓣膜病。其誘發因素中菌血症是發病的前提,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扁桃體炎,牙齦炎,其致病菌中常見的是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革蘭氏陰性桿菌等。心內膜長期受到血流的衝擊操作,會造成該處心內膜粗糙,使血小板和纖維素聚集,形成贅生物,血液中的致病菌在贅生物中生長繁殖,患兒可出現敗血症症狀,如持續高熱,寒戰,貧血,肝脾腫大,心功能不全,有時出現栓塞表現,如皮膚出血點,肺栓塞等。抗生素治療無效進度,需手術切除贅生物,膿腫,糾正心內畸形或更換病變瓣膜,風險很大,死亡率較高。

缺氧發作法樂氏四聯征是先天性心血管複合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該病在小兒出生時,紫紺並不明顯,出生後3個月-6個月逐漸出現紫紺並加重,患兒在餵奶,啼哭,行走,活動後氣促加重,約20%-70%患兒有缺氧發作史,臨床表現為發病突然,呼吸急促困難,紫紺明顯加重,重症發生昏厥,抽搐,因嚴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死亡。缺氧發作時間長短不一,一般常能自然緩解,但可經常發作,對患兒威脅甚大。

腦血栓和腦膿腫為法樂四聯征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由於法樂四聯征患兒長期缺氧,紫紺,因而紅細胞增多,血球壓積增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緩慢,為腦血管內形成血栓創造條件,如繼發感染可形成感染性血栓,或由於腦組織缺氧,腦組織軟化,引起細菌感染形成腦膿腫,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偏癱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