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熱點聚焦」天乾物燥易著火!古建築消防措施落實了嗎?

12月10日, 位於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的靈官樓突發大火, 火勢非常猛烈。 起火地點位於大殿, 起火後引燃了旁邊的高塔。

10月30日, 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大城子鎮法輪寺一名工作人員不慎引發火情, 造成一處偏殿被焚毀。

秋冬季節天氣乾燥, 古建築防火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古建築多以木結構和磚木結構為主, 火災是其安全最大的威脅, 落實各項防火措施非常重要。

古建築火災常見原因

1.生活用火不慎

如炊煮、取暖、照明等用火不慎引發火災。 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居住在古建築內的人員用火不慎;另一種是同古建築毗連的民居、商鋪內的人員用火不慎,

殃及古建築。

2.電氣設備起火

如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安裝、使用不當。 有三種情況:一種是電線老舊、絕緣層損壞或安裝不符合要求, 引起短路起火;一種是電氣設備不合格或使用時間過長, 溫度過高引起火災;還有一種是大功率燈泡緊靠可燃物, 長時間烘烤起火。

3.玩火及亂扔煙頭

小孩玩火, 或有人在古建築內吸煙並亂扔煙頭。

4.燒香點燭不慎

燒香焚紙或點燭燃燈時不慎引發火災。

5.雷電火災

古建築易遭受雷擊, 引發雷電火災。

6.燃放煙花爆竹不當

在古建築及其周邊燃放煙花爆竹不慎引起火災。

7.違反安全規定作業

主要是指在古建築維修作業中由於操作不當引發火災。

我國古建築消防特徵

1.多以建築群的形式存在, 火勢易蔓延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 古建築多以建築群的形式存在。 建築之間具有防火隔離作用的間距非常有限, 一間房屋著火, 火勢很快會蔓延到周邊的建築, 如遇到大風天氣, 火勢蔓延速度還會加快。 所以古建築一旦起火, 造成的損失往往較大, 嚴重時大火會燒毀整個古建築群。

2.木材是主要建築材料, 耐火等級較低

多數古建築都以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 磚木或純木結構在我國古建築中佔據了較大比例, 廊柱、橫樑、屋頂和各種構件基本都是用木材製作的。 木材的大量使用, 使古建築單位面積的火災荷載變大。 在現代建築中, 木材用量約為0.03m3/㎡, 而古建築中木材用量約為1m3/㎡,

相差30多倍。 古建築所用的木材早已風乾, 一旦進入燃燒階段, 很難有效撲救。

3.地理位置特殊或街道狹窄, 撲救難度大

不少古建築坐落在半山腰、山頂, 地理條件決定了在古建築失火時, 救援隊伍不能迅速到達現場控制火勢。 如今, 許多大規模的重點保護古建築專案, 都就近安排了專屬消防力量, 以應對突發火情。 但是, 仍有不少遠離消防力量或地理環境險峻的古建築受到火災侵擾。 另外, 還有一些古建築在老城區, 所在的區域街道狹窄, 一旦發生火災, 消防車輛難以接近著火點進行有效控制。

4.存在用電管理不規範問題, 易引發火災

一些古建築用電管理不規範, 電氣設施的安裝使用及線路管路設計、敷設、維護保養、檢測工作不到位,

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造成電氣火災頻發。

5.規劃不合理, 古建築被過度開發使用

古建築具有厚重的文化屬性和濃郁的古典特色。 近年來, 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有越來越多的古建築被開發為觀光遊覽勝地, 不少古建築成了博物館、展覽館、學習教育基地等。 還有一些人利用古建築開酒店、餐廳、會所, 古建築的使用功能發生了改變, 增加了火災的危險性。

6.古建築管理存在疏漏, 消防設施成擺設

有些古建築附近或古建築內, 雖然有消防設施, 但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不到位, 導致消防設施損壞, 不能正常使用。 當消防車水罐內的水用完後, 消防人員打開消防栓, 卻發現沒有水的情況在有些地方依然存在,

大火不能被及時撲滅。

7.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一些人對火災的危害性認識不到位, 沒有接受過專業消防安全培訓, 消防安全知識匱乏, 不能正確使用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 甚至從來沒有參加過滅火救援疏散演練, 缺乏逃生自救能力。

應採取的消防措施

1.應用新技術、新材料

在古建築火災中, 木質部分往往不是第一火源, 多由香火、油燈、煙頭等引燃易燃物, 再引燃古建築中的木質部分。 在古建築的木質部分進入燃燒階段之前進行有效撲救與控制, 可以避免絕大部分損失。 這就要求有完善的古建築火災預防報警機制。 在不改變古建築結構和外觀的前提下, 可合理設置感煙探測器、自動噴淋裝置, 便於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撲滅明火。 同時,可在不損壞古建築的前提下,使用阻燃劑和防火塗料,使木質結構不易被引燃,提高古建築的耐火等級,為火災撲救贏得更多時間。

2.進行適當的消防改造

針對古建築火災荷載大的問題,應處理好保持古建築原貌與消防改造的問題。在古建築開發保護過程中,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消防規劃,重點解決消防車道、防火間距、防火分區、功能佈局等問題。可拆除部分保護價值不高的建築,形成消防車道,擴展疏散通道寬度。同時根據現有情況,合理佈局使用功能,適當控制商業開發強度和生產經營規模。對古建築內的住戶,要有計劃地逐步搬遷。

3.滅火設施設備要完善

古建築產權單位和管理使用單位要嚴格按照消防規範的要求設置消火栓,增加消防水池,保證消防給水充足,並按片設置其他消防設施器材。相關部門要結合水源、道路情況,配置一批能深入小街小巷的消防摩托車、機動泵。易遭受雷擊的古建築應安裝避雷針,防止因雷擊而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4.有效控制古建築火源

古建築內應嚴格控制使用明火。因宗教活動等確需使用明火時,應加強火源管理,採取有效的防火措施,並由專人看管,做到人離火滅。古建築內的配電設備、電氣線路、電器選型、安裝等應符合相關規範和防火要求,宜使用低壓弱電供電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得使用電熱器具和大功率用電器具。嚴禁私拉亂接電線,室內外電氣線路應採取穿金屬管等保護措施。對電氣線路和電器要定期檢查檢測,確保使用安全。古建築保護範圍內嚴禁生產、使用、儲存和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5.加強管理是根本措施

古建築產權單位和管理使用單位應加強管理,制定應急疏散預案,明確人員的報警、疏散、撲救初起火災的職責,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在宗教活動、民俗活動等人員集中的重點時段,應結合實際制定專門預案;應開展經常性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要結合實際對公眾進行消防宣傳,設立消防安全標識。

本期編輯:唐冉、花又

【重要安全提示】

古建築也要防火!

同時,可在不損壞古建築的前提下,使用阻燃劑和防火塗料,使木質結構不易被引燃,提高古建築的耐火等級,為火災撲救贏得更多時間。

2.進行適當的消防改造

針對古建築火災荷載大的問題,應處理好保持古建築原貌與消防改造的問題。在古建築開發保護過程中,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消防規劃,重點解決消防車道、防火間距、防火分區、功能佈局等問題。可拆除部分保護價值不高的建築,形成消防車道,擴展疏散通道寬度。同時根據現有情況,合理佈局使用功能,適當控制商業開發強度和生產經營規模。對古建築內的住戶,要有計劃地逐步搬遷。

3.滅火設施設備要完善

古建築產權單位和管理使用單位要嚴格按照消防規範的要求設置消火栓,增加消防水池,保證消防給水充足,並按片設置其他消防設施器材。相關部門要結合水源、道路情況,配置一批能深入小街小巷的消防摩托車、機動泵。易遭受雷擊的古建築應安裝避雷針,防止因雷擊而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4.有效控制古建築火源

古建築內應嚴格控制使用明火。因宗教活動等確需使用明火時,應加強火源管理,採取有效的防火措施,並由專人看管,做到人離火滅。古建築內的配電設備、電氣線路、電器選型、安裝等應符合相關規範和防火要求,宜使用低壓弱電供電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得使用電熱器具和大功率用電器具。嚴禁私拉亂接電線,室內外電氣線路應採取穿金屬管等保護措施。對電氣線路和電器要定期檢查檢測,確保使用安全。古建築保護範圍內嚴禁生產、使用、儲存和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5.加強管理是根本措施

古建築產權單位和管理使用單位應加強管理,制定應急疏散預案,明確人員的報警、疏散、撲救初起火災的職責,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在宗教活動、民俗活動等人員集中的重點時段,應結合實際制定專門預案;應開展經常性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要結合實際對公眾進行消防宣傳,設立消防安全標識。

本期編輯:唐冉、花又

【重要安全提示】

古建築也要防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