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鼻炎治療三“誤區”,若不重視可能需要手術!

多種原因會誘發鼻炎, 但有的人患上鼻炎後, 有的用滴鼻藥, 有的滴鼻藥、服藥“雙管齊下”, 但是都不能幫助他們擺脫鼻炎的陰影。 對此, 武警廣東省醫院耳鼻喉中心醫生王承華指出, 這種種的做法都源於一些人對藥物治療的認識存在著誤區。 其實, 若能正確防治, 可將鼻炎的困擾降低到最低點。

誤區1 院不查鼻塞原因濫用藥

22歲的曾小姐經常感覺鼻塞, 多用口呼吸, 生活大受影響。 日前, 曾小姐感覺鼻塞嚴重, 而且頭痛, 整個人暈沉沉, 她以為是天氣冷、空氣乾燥、感冒所致。 經王承華醫生檢查, 確診為鼻中隔偏曲。

“這種症狀已經很久了, 都沒到醫院看過, 都以為是感冒, 幾乎把感冒藥都吃了個遍, 也不覺得有好轉。 ”曾小姐回想後說到, 這幾天鼻塞、頭痛厲害, 頂不住了。

王承華指出, 許多鼻炎患者對鼻炎的知識缺乏, 大部分人認為鼻塞、流清水鼻涕、打噴嚏是感冒的緣故, 卻不知是認識上誤區。 其實, 目前鼻炎患者在對待疾病上有“三不足”現象, 即預防不足、認知不足、治療意識不足。

誤區2 院滴鼻藥長期用致藥物性鼻炎

由於對鼻炎認識不足, 往往會有意外發生。 湖北的張先生, 一鼻塞就滴鼻子, 日前鼻塞難受, 前往醫院治療。 經檢查發現, 由於張先生糾結在滴鼻藥的通鼻效果上, 治療太晚, 已發展為藥物性鼻炎。

王承華告訴記者, 目前他接診的患者中,

都曾使用過滴鼻劑, 不少鼻炎患者因此患上了藥物性鼻炎。 其實, 藥物性鼻炎是濫用滴鼻藥而引起的, 患者常用的麻黃素、滴鼻淨等滴鼻劑, 在改善鼻子通氣上有一定效果。 但是如果用藥過量, 或用藥時間較長後, 就對藥物有一定的依賴性, 導致藥物性鼻炎發生。

誤區3 院跟著別人經驗用藥

還有一些患者患上鼻炎後, 不到醫院去看醫生, 而是跟著別人的經驗買藥治療。 對這種現象, 王承華指出, 這種自診的方式不可取。 因為引發鼻炎的誘因多樣, 每個人因年齡不同、誘因不同、併發症不同, 對藥物的反應性、適應性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 市面上治療鼻炎的藥物品種很多, 各種藥的性能也各不相同。 提醒鼻炎患者,

不能用同一個固定的模式服藥, 而應堅持“個體化”的治療原則。

首先患者應到醫院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 如鼻內鏡, 讓醫生正確診斷患者的現狀, 制定最適合個體情況的治療方案。 另外, 嚴格按醫生指導用藥, 而不是自作主張, 結果使治療前功盡棄, 得不到有效控制。

本報記者 郭靜 通訊員 韋楊眉

醫學指導:武警廣東省醫院耳鼻喉中心醫生王承華

責任編輯 姚贊原

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網路。

身體健康問題, 來問健康養生週刊。 關注頭條號, 更多健康資訊免費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