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植保無人機納入農機補貼 農業無人機即將“騰飛”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調整

2017年安排用於農機購置補貼的中央資金壓減至186億元, 相比去年減少50億元, 一方面是補貼資金總規模較大幅度的下降, 另一方面是“未來國家農機補貼將更加突出重點, 低端、過剩、低附加值的農機產品將逐步被剔除出補貼範圍”, 從中央財政購置補貼的角度看, 補貼規模的增速放緩, 反映補貼從量到質的逐漸轉型。

圖表1:2004-2017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規模減速換擋(單位:億元, %)

目前, 中央財政資金補貼機具種類範圍為11大類43個小類137個品目, 其中植保機械仍是傳統、較落後的手動式與背負式噴霧器,

與《中國制透2025》提出的“農機裝備資訊收集、智慧決策和精准作陣能力”等行動綱領相悖, 而農業無人機在性價比上均能予以替代, 因此農業植保無人機納入中央時政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是必然趨勢。

圖表2:農機購置補貼目錄仍是傳統植保機械

植保無人機納入農機補貼

從農業機械化到農業智慧化, 無人機正成為絕對的主角, 技術的進步、巨大的市場需求都在推動農業與科技加速融合, 未來植保無人機或將成為田間地頭的標配。

在2015年1月農業部與財政部聯合發佈的《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中就提出, 未來三年我國農機補貼政策在補貼物件、範圍和流程等方面作出重要調整和創新,

雖然在該意見中尚未將植保無人機並未納入補貼範圍, 但這並非國家不重視無人機, 而是由於植保無人機缺乏行業標準, 隨著產品安全標準、作業標準、施藥標準等標準的進一步規範,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將植保無人機並未納入補貼的“先行政策”。

圖表3:農機購置補貼的調整:植保無人機納入補貼的先行政策

2017年1月16日, 農業部在京召開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 會上表示2017年將繼續穩步實施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 擴大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範圍, 促進農業生產急需的農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允許在適宜地區開展植保無人飛機補貼試點, 意味著植保無人機將首次被納入國家農機補貼(具體補貼目錄尚未公佈)。

農業無人機即將“騰飛”

事實上, 從2014年起, 已有多個省市陸續出臺了地方性補貼政策, 目前河南、福建、山東、江蘇、浙江等重要農業省份開始推行省內無人機補貼試點, 預計未來將逐步向全國推廣。

雖然各省對於植保無人機的補貼情況不同, 但是從國家政策的導向及試點省份的力度來看, 植保無人機被納入補貼目錄是遲早的事情。

圖表4:各省市關於植保無人機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以上資料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