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首個針對急性白血病的靶向藥物進入臨床試驗

圖片來自網路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 經過4年的基礎研究和完善的臨床前藥效、藥理、毒理、工藝、製劑等研究, 由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藥物學研究團隊針對FLT3-ITD陽性的急性白血病開發的國家1類創新靶向藥物CHMFL-FLT3-122, 與安徽合肥合源藥業有限公司聯合向國家藥監部門成功申報臨床試驗。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統異常的癌症, 是成年人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 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且患者生存率較低, 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 大部分AML患者會在幾周或幾個月內死亡。

研究表明, 30%的AML與FLT3激酶突變相關。 2017年5月, 諾華公司開發的針對該激酶靶點的抑制劑米哚妥林(Midostaurin)經美國FDA批准上市, 這是首個被批准的FLT3激酶抑制劑。 但是由於Midostaurin能夠同時抑制FLT3和cKIT激酶, 在臨床上能夠導致骨髓抑制毒性, 並且能夠引發毛髮白化病等副作用, 因此臨床上亟需更加安全有效的靶向藥物。

劉青松藥物學團隊的前期基礎研究結果表明, 已知藥物依魯替尼(Ibrutinib)能夠選擇性的抑制FLT3-ITD陽性急性白血病細胞, 而且能夠避免同時抑制FLT3和cKIT激酶,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于《自然》旗下的著名學術期刊《白血病》。 但是依魯替尼對於FLT3激酶的抑制活性較弱, 因此研究團隊在依魯替尼的結構基礎上通過理性藥物設計方法, 發展出一種新型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LT3靶向抑制劑CHMFL-FLT3-165。

為改進該化合物的成藥性, 團隊又進一步研發了活性和成藥性更加良好的新型抑制劑CHMFL-FLT3-122。 該抑制劑能夠在FLT3和cKIT激酶之間取得高選擇性, 從理論上避免了可能的骨髓抑制毒性等副作用, 大量的資料表明該藥物具備進行臨床試驗的潛力。

據瞭解, 目前該抑制劑及其類似物已經分別申請了中國專利和國際專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