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慢就業的95後們真的不著急嗎?

往年, 大學畢業、工作賺錢、反哺家庭已經是多少人共同必經之路。 可近年來, 畢業後不就業, 在家待業慢慢尋找機會的畢業生人數直線上升, 95後尤為突出。

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有820萬人, 95後畢業生將開始走向職場。 目前, 各高校秋冬季校園招聘已逐漸接近尾聲, 記者在近一個月的校園招聘會走訪調查中發現, 相比80後、90後畢業生, 95後畢業生求職緊迫度明顯降低, 一部分畢業生呈現出“慢擇業”現象。

網友觀點:

@Mr-phantom1412:什麼慢就業, 其實就是難就業找不到工作, 說得好聽。

@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裝憋得慌:不是不急找工作,

是好工作沒職位, 賴工作不願意幹。 只能啃老了。

@蛙聲蛙語:反正父母有錢養著, 著啥急工作啊。

網友對這一現象看法不一, 有網友認為這群95後並非主動慢就業, 而是因就業情況不樂觀, 不得已被動選擇慢就業。 也有網友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95後的就業觀問題, 還有網友認為現在95後都有父母作為經濟支撐, 導致其不著急找工作。

慢就業未必是壞事

確實, 正如網友所說, 95後慢就業的原因多種多樣。 就業形勢嚴峻導致就業難, 投了無數簡歷石沉大海。 同時就業觀也是問題之一, 在單位的選擇上也較為挑剔, 而且在家中又有父母作為經濟支撐, 諸多元素疊加慢就業就成了常態。

其實慢就業並沒有好壞而言,

利弊參半。 慢就業利於畢業生選擇自己心儀的職業。 現在許多高校普遍注重初次就業率。 為提高這個就業率, 在來年招生時有一個好看的就業率數字甚至“不擇手段”, 有高校提出“先就業後擇業”的口號, 要求畢業生不要太過挑揀, 這真的有利於畢業生就業嗎?

在此環境下有不少畢業生在第一個單位工作時間久後感到並不滿意, 隨之選擇跳槽, 這群人便被稱之為“早跳族”, 據統計, 畢業後不滿意第一份工作的畢業生占比高達30%。 而慢就業代表畢業生們在選擇第一份職業之時更加慎重, 這樣看來也未必是壞事。

慢就業不代表不著急

動輒上百萬元的教育投入, 與2000元的低起薪, 構成了強烈反差, 讓留學歸國的“白富美”寧可宅在家裡“啃老”。

在選擇“慢擇業”的大學畢業生中, 抱有這種心態的不在少數。 由於就業門路狹窄, 專業不對口, 以及勞動報酬偏低, 讓他們在人生抉擇的十字路口迷茫和徘徊。

說是在家“啃老”, 就真的能心安理得嗎?除卻少部分, 相信大多數慢就業的95後在家待業之時心中都是充滿焦慮的。 雖然外表上看起來無所事事、遊刃有餘的樣子, 你怎麼知道他私下沒有時刻關注招聘資訊, 四處投遞簡歷?其實, 學成之後, 不能找到適合的就業崗位發揮才智, 回報父母, 奉獻社會, 他們的內心深處隱藏著比父母更大的焦慮。

文/王娜

圖/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