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淚目!只為孤寡老人體面養老,湘西永順縣這家敬老院女院長放棄生意甘做老人們的“女兒”

李建莉照顧生病的老人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劉豔 供圖:受訪者

“來, 腳放鬆, 別繃著, 怕不小心剪到您的肉。 ”你可能以為這是兒女對父母的話, 但這次不是, 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毛壩鄉敬老院院長李建莉在為一位孤寡老人剪腳趾甲。

為了讓孤寡老人體面養老, 月入三四千元的個體戶李建莉在這個年敬老院2007年成立之初就自薦來照顧鄉村孤寡老人, 只拿著700元的月薪。 一晃十年過去, 她已經成了這裡所有老人的“女兒”。

個體戶歇業去當月薪700元敬老院院長

李建莉原來是一名月收入三四千元的個體戶小老闆,

在湘西永順縣城一邊做生意一邊照顧兩個孩子。 2007年8月, 得知永順縣民政局在毛壩鄉成立一家專門收留農村孤寡老人的敬老院後, 她便自薦去鄉里照顧這些老人。 這是為什麼?

“因為經常聽在農村當村支部書記的丈夫講起農村孤寡老人的生活很淒涼。 ”李建莉說, “孤寡老人無子女, 他們需要溫暖和愛。 我們這的老人年輕時都為國家作過貢獻的, 有些當過兵, 他們的老年生活應該要有著落。 ”

經過鄉政府各方面的考察, 李建莉當上了敬老院院長, 每月工資700元。 她的決定得到了家裡人的支持。 她的公公當了幾十年村支書, 她的丈夫也是村支書, 長年駐紮在農村。 婆婆承擔起了照顧她兩個孩子的任務,

大伯和大姑子、小姑子也表態, 讓她放心去鄉里, 孩子有他們。

“我婆家人真的很好, 公婆不用說了, 老公的哥哥姐姐妹妹, 他們條件都比我家好, 一直支援我們家。 公婆有什麼用錢的地方, 大伯子就掏錢, 不讓我們出, 我孩子上學, 兩位姑姑都出力。 我女兒現在上中學, 就在我小姑子家住著。 ”李建莉說, 要不是有家人這個堅強的後盾, 她也不會這麼義無反顧去敬老院, 更難以堅持這麼多年。

二十多位老人, 三個工作人員

敬老院成立之初有27位老人, 目前是24位。

敬老院標配的工作人員是三名, 除了院長李建莉, 還有一名護理員, 負責老人衛生和環境衛生, 還有一名炊事員, 負責伙食。

李建莉說, 工作人員流動性挺大, 尤其是護理員,

有些做幾個月就辭職了, 長的也只堅持了兩年左右, “因為衛生工作量大, 而且服侍老人需要耐心和愛心, 有些老人又無法正常表達, 所以工作起來是很麻煩。 我招人也很嚴格, 如果發現她不耐煩, 對老人不敬, 次數多了我就會辭退。 ”

李建莉自己也承擔了很多護理的工作, 給老人洗頭洗澡剪指甲等都是常有的事。 有一位癱瘓的老人, 大小便不能自理, 這幾年都是李建莉在照顧著。 李建莉經常給他梳洗, 擔心他長褥瘡。 有時候背不動老人, 李建莉就會叫來丈夫幫忙, 把老人背下床梳洗乾淨, 再背出去曬曬太陽。

敬老院男性居多, 對於李建莉的貼心照顧, 有些老人一開始很不好意思, 尤其是洗澡的時候。 這個時候, 李建莉就會安慰道:“沒關係的,

您就當我是您閨女。 ”

“他們把我當女兒”

“這十來年, 後悔肯定沒有, 但中途確實有想過離開, 那是我發現兩個孩子都跟我感情不深的時候。 ”李建莉說, 大兒子目前在長沙工作, 小女兒在縣城姑姑家, 兩個孩子都曾和她沒有太多話說。

但是, 院裡的老人都不希望她走, 老人們說:“你走了, 我們怎麼辦?”這樣簡單的一句話, 讓李建莉直掉淚。 她說:“相處這麼多年, 我和他們有很深的感情了。 我關心他們, 他們也關心我。 平時我有一點點傷風感冒, 他們都會要我休息好, 要我吃好點, 我一說要走, 他們都很傷心。 他們是孤寡老人, 一輩子無兒無女, 好不容易把我當女兒了, 我不忍讓他們傷心。 ”

面對女兒“為什麼別人都有爸媽在身邊,

我就沒有”的質問, 李建莉接她來敬老院, 讓她看看自己平時的工作。 有一次, 李建莉抱老人洗澡時頗費力, 女兒看到後默默流淚了, 也慢慢理解了媽媽。

心願:希望給老人安裝熱水器

“他們對我都很好的, 會幫我的忙, 還會聽我的建議去敬老院前面的菜園種種菜, 既鍛煉身體, 又為廚房提供了自家蔬菜。 ”李建莉說, 現在是冬天, 老人洗澡是一個大問題, 因為房間裡沒有熱水器, 要洗澡得從廚房打開水到房間。

因此, 李建莉目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給每個房間裝一台熱水器, 讓老人洗澡洗臉更方便, 大約需要12台, 因為每兩個老人住一個房間。 她自己的工資並不高, 2007年是700元一個月, 後來在2012年漲過一次, 為1200元/月。 但她的工資, 除了給女兒的一些書本費外, 幾乎也用在了老人身上。比如,老人生病時,她帶著去看病,只有醫藥費是能夠報銷的,來回路費得她自己貼,有些是去遠一點的醫院,她還要找地方住宿,也是一筆開支。但是,她不計較這些,她只希望能讓老人的生活更舒適。

編輯:依依

幾乎也用在了老人身上。比如,老人生病時,她帶著去看病,只有醫藥費是能夠報銷的,來回路費得她自己貼,有些是去遠一點的醫院,她還要找地方住宿,也是一筆開支。但是,她不計較這些,她只希望能讓老人的生活更舒適。

編輯:依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