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問咖啡行業的本分哪裡去了?

咖啡人, 並不是單向指處於哪個位置的誰誰誰, 而是囊括了所有與咖啡有所接觸的人。 不論你是種植者、生豆商、器材商、管理者、烘焙師、咖啡師等等。

許多人認為, 本份是我應該做的, 或者是別人要我做的, 其實都不對。 我帶點膨脹心理地自以為, 本份, 是我們應該主動去思考, 而令自己心安理得的。 並不是單單思考自己, 而是同時思考別人。 這才是本份。

從種植、加工、運輸、物流、批發、零售、製作, 咖啡就是一條產業鏈。 但產業鏈是死的, 我們必須加上人, 產業鏈才會活。 人給了產業鏈動力, 人才是根本。 人帶來的影響,

就是在影響這條產業鏈。

我們處於不同的位置, 就有不一樣的本份。 莊園裡:種植者, 保證好種植的咖啡品質;採收者, 保證好採收的果實;處理者, 保證處理的方式符合條件;管理者, 保證一切的運作正常。

銷售商:生豆商, 保證豆子不摻假;器材商, 保證器材的原裝正品。 工作室、咖啡館:培訓師, 保證學員的專業水準;烘焙師, 保證烘焙的品質;杯測師, 保證篩選條件;咖啡師, 保證出品的合格率。

以上種種, 都是叫做份內事, 這些是你本應該做的事情。 而本份, 我覺得是必須加上思考, 不妨問問自己, 我還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這些思考, 是細節上的問題。 並非每天都吾日三醒吾身,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沒有說出來那麼高尚。 那就在自己處理這件事情之前,

給自己半分鐘的時間, 每天都在重複這件事, 這件事, 能不能在某處改善一下, 讓它變得更加好。 真的, 你會發現更多, 哪怕你只是發現了一個細微的動作, 如給坐在吧台喝咖啡的客人及時添水, 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從顧客的感受, 到他給你一個笑容或者一句謝謝, 你都在獲得更大的動力, 因為你覺得這樣做對了, 顧客也滿足了。

或者換個說法, 我們站在這條產業鏈的上游, 消費者永遠都是在最後的位置。 我們是不是應該給消費者一些尊重呢?在我們考慮我們本職工作的同時, 我們是不是應該同時想想我們下游的人群呢?畢竟你的做法會影響的是接下來的所有程式。

很簡單, 豆商想想, 咖啡豆豆若是不一致,

會不會對烘焙師烘焙做成影響?烘焙師想想, 咖啡師做我烘焙的豆, 會不會很難沖泡出這款豆的風味?咖啡師想想, 飲用者是否能感受到這個過程的愉快?

其實就是, 你這樣處理, 你享用的時候, 你自己能不能接受。 不說良心如何, 只是問問自己的感受如何。 或許一個輕微的舉動, 就能減輕下游的壓力, 整條產業鏈都輕鬆下來, 這樣的話, 何樂而不為?

我們說本份, 其實本份並不止於自己, 而是在顧及到“接下來的情況”的前提下, 做好自己。 可能, 這才是我們的本份吧?有時候我們責備上游, 我們說政府如何如何, 社會如何如何, 但並沒有從自身開始改善, 而是隨波逐流, 看上游歪了也就跟著歪了, 接下來就一邊倒。

所以我們看看現在的咖啡圈, 商業氣息嚴重, 炒作嚴重, 裝逼嚴重。 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so, 我們把自己先做好吧。

我們都很愛咖啡, 咖啡是天賜的, 別讓它毀在自己手裡。

再者, 本份, 並不是單單的安分守己。 膚淺的說, 沒有人不想進步, 起碼你工作, 你就是為了追求某些東西, 就是渴望進步的表現, 不然你完全可以不工作啊, 對不?那麼既然你選擇進步, 就不需要太過安分守己了, 並不是說要求你玩命去換取成績什麼的, 因為大家都清楚, 玩命, 不是誰都玩得起, 不是誰都有心思玩命。 那麼我們就不思進取了嗎?不, 我們可以一點一點來啊。 你今天發現烘焙的風門可以開大一點, 他覺得可以先把粉給顧客聞一下, 其實就是因為這些一點一絲的細微的東西,

能讓你自己做得更好, 從而成為支撐起咖啡圈子的力量。

我們都有的職守, 我們的崗位。 無論你做什麼, 只要你願意, 你就能做得更好, 你就能有發光發熱的本事。 雖然說沒人會在乎你在做什麼, 只會有人批判你做得怎樣。 你會感覺到不爽, 那你就超出所有人的期望值, 這樣你就會得到尊重, 並且渲染到他人。

對, 你可以覺得自己一個人這樣做, 微不足道, 但肯定不止你一個這樣做, 因為大家都想進步。 說白了, 當你進步的進度跟不上, 就晚了, 你已經被遺棄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