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發行年代比較早的古錢幣——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是清世祖順治年間(1644-1661年)所鑄錢。 順治元年, 在北京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鑄幣, 後隨著天下統一, 在各地開設錢局, 錢幣上用楷書寫著“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的成分紅銅七成, 白銅三成。

西元1644年, 清軍攻入關內, 清愛新覺羅·福臨至北京, 即皇帝位, 改元順治, 成為清世祖。 在北京設鑄錢局鑄錢, 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 後隨著天下統一, 在各地開錢局, 並鑄“順冶通寶”。 在清軍剛入關時, 允許明錢流通, 但不久即嚴禁使用明錢及其它古錢, 獨行清錢。 順治年間對製錢成分有明確規定, 即銅七成,

白鉛(鋅)三成, 為合金, 稱之為“黃銅”, 一千銅錢稱為一串, 年鑄一萬二千串稱為一卯即每開一期的額定數稱為“正卯”, 正卯以後凡有加鑄數稱為“加卯”。

順治五式錢中以第五式滿漢文錢的製造最佳, 銅色潤澤, 流存於世上最多。 別的還有合背錢以及記重記值的當十大錢, 都很罕見。 順治五式錢為清代錢銀的形制奠定了基礎, 今後各朝大多沿用順治的錢制, 並參照鑄行, 影響很是深遠。

對於很多收藏愛好者來說肯定都聽說過順治通寶, 但是有關於順治通寶值多少錢可能就沒有那麼清楚了, 在古代貨幣中, 順治通報屬於發行年代比較早的了, 所以目前在收藏市場上價格也是比較高昂的, 在西元1644年的時候改元順治, 同時也開始了貨幣的統一,

順直通寶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所鑄造的, 順治年間對於錢幣的成分是有明確規定的, 就順治通寶的鑄造上來看還是比較精良的, 所以這一點也造就了它較高的收藏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