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村春晚,以文化之力喚醒鄉情

今年大年初一, 一場由村民自導自演的“鄉村春晚”在盤龍區滇源街道白邑村委會上演。 沒有絢麗的舞臺燈光, 也沒有名人助陣, 演員們自備服裝, 各自亮出“絕活”, 撐起了這場鄉村年度大戲。 在春節這個舉家團圓的時刻, 熱鬧的“村晚”就像一道燴菜, 材料上下翻騰, 材質各入其味, 看似雜亂無章, 卻熱氣騰騰, 總讓人能夠吃出家鄉的味道。 而在電視春晚爭奇鬥豔的今天, 鄉村春晚宛如一股清流, 無需刻意打磨, 憑藉原汁原味的鄉土節目就能喚起鄉民的共鳴。

很難想像, 像白邑村委會這樣的“村晚”, 整個滇源街道整整舉辦了36場。

其中有18場是街道巡演, 從初一持續到初五。 可以這樣說, 以“村晚”為代表的鄉村娛樂, 已然成為鄉村業餘文化生活的主流。 演出的火爆, 見證了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底蘊, 而村民的追捧, 則意味著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傳統文化依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有精神需求, 就有市場空間, 這是文化層面的一種內在平衡。

在一個資訊爆炸、娛樂空間繁榮的時代, 我們既幸福又不幸。 打開電視, 你可以看到任何一家省級衛視, 打開手機, 你可以看到任何一檔你想看的節目。 但也正因為可供選擇的太多, 人們往往會陷入一種無從選擇的困境。 或者可以這樣說, 資訊接受得越多、娛樂的工業化程度越高, 人的內心最柔軟最敏感的那一部分,

正在變得僵硬而麻木。 過度的包裝, 製作的程式化, 以及赤祼裸的商業企圖, 已然讓娛樂變得越來越廉價, 根本無法滿足不同階層的文化需求。

在這個意義上, 鄉村春晚的逆襲, 不是沒有理由的。 根據資料記載, 早在清代, 滇源境內花燈就已進入興盛時期。 每到春節、元宵節、三月頭龍節, 壩區各村戲班子大顯身手, 在各村公演。 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 很多古戲臺已不復存在, 白邑唱花燈的場所也由戲臺變成了電影院, 民間藝人也曾熱情減退, 但這只是一時的衰落, 文化的根系不曾真正斷裂, 生於斯長於斯的村民也不會輕易遺忘那些書記著歷史的傳統文化。 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契機, 再付諸一點人為的努力,

傳統民間文化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傳統文化之于流行文化, 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說起滇源四寶, 只有這個地方的人才會脫口而出, 並引以為傲, 說起“龍王借水”, 也只有這個地方的人才會津津樂道, 跟著臺上的演出隨聲附和。 說著熟悉的鄉音, 看著熟悉的演員, 表達著共同的情感, 民間文化籍由精神上的共鳴而釋放出獨特的魅力。

今日的鄉村, 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喧囂, 城鎮化建設的推進, 青壯年的離去, 讓很多人擔心鄉村的衰敗、精神的頹廢, 以及情感的疏離。 但其實, 只要還有傳統, 還有文化, 還有聯結人與人之間的舞臺, 鄉村就不寂寞。 (春城晚報評論員 吳龍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