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房山:“漂爸漂媽”融入社區不寂寞

“王大姐, 您這端著盤子去哪裡呀?”

“去居委會呀!今天, 居委會為社區隨遷老人舉辦了生日會, 我跟著一塊熱鬧熱鬧去。 ”

近日, 悅然馨苑社區為隨遷老人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饕餮盛宴”, 大家每人從自家端來一道具有家鄉風味的菜品、主食, 中午11點準時相約在社區居委會活動室, 為社區同月份的隨遷老人過集體生日。

“接到活動通知, 我馬上就報名了, 一早我就開始準備我們新疆的特色美食‘椒麻雞’, 帶過來和大家一起慶祝我的生日。 我今年快60歲了, 從來沒有這麼多人給我過過生日, 咱們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

溫馨、熱鬧……”生日會上, 壽星王阿姨激動不已。 來自河北的馮大媽, 兒子是軍人常年不在家, 平時家裡只有她一人, 和鄰居交往並不多。 在接到生日會通知時, 她先是驚訝, 到了活動現場又被一連串的驚喜所感動, “這樣的生日會真的很暖心, 充滿了創意, 是我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生日會現場, 田大爺還特意帶來了珍藏十幾年的好酒, 大家圍坐一團, 品嘗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同美味, 分享著香醇的美酒, 盡情的享受“自己”的生日宴, 歡樂的笑聲回蕩在房間的每個角落。

悅然馨苑社區成立於2017年7月, 社區成立後將工作服務宗旨定為“暖人、暖心、暖社區”。 今年10月, 為了給隨遷老人過個特殊的重陽節, 社區精心組織策劃了重陽節系列活動——重陽三部曲,

即述家鄉的一處景、唱家鄉的一首歌、嘗家鄉的一道菜。 社區40多名隨遷老人參加活動, 有的用照片介紹自己美麗的家鄉, 有的用家鄉小調表達對家鄉的思念, 有的帶來風味小吃請大家品嘗。

“老人們其實特別期待走出家門, 用自己的閒置時間, 多交朋友, 多參加集體活動。 ” 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 幾個月下來, 社區已經舉辦了十多場隨遷老人社區融合項目活動, 除了集體生日會, 還有專業小組活動、“老頑童”課堂以及針對中秋、重陽等節日的社區主題活動。

近年來, 長陽鎮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 形成了眾多的新型社區, 伴隨著社區外來人口增多, 隨遷老人這一群體隨之出現。 這些老人在本應頤養天年時遠離了生活幾十年的故土,

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 卻也體味著“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寞孤獨。

如何擺脫空虛的精神生活、融入城市, 讓隨遷老人的晚年更幸福?為解決這一問題, 房山區社會工作者聯合會策劃實施了“結伴同行不寂寞——隨遷老人社區融合項目”, 選取碧桂園、嘉州水郡北區、加州水郡南區、悅然馨苑、雲灣家園、建邦嘉園、長龍苑、熙兆嘉園8個社區, 以55周歲以上隨遷老人群體為直接受益人群, 社區其他居民為間接受益人群, 針對老人存在的社交網路缺失、精神生活匱乏、不能適應新環境的社會問題, 開展多方面服務, 豐富隨遷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改善社區居民關係、營造社區關懷和互助之風。 通過專案,

隨遷老人除了照顧兒孫外, 可根據自身需求參加烘焙、聲樂等專屬興趣課堂, 還能進入隨遷老人志願者俱樂部發揮餘熱, 並且有專業社工組織過集體生日。

專案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專案除了豐富的活動外, 還建立了隨遷老人社區檔案, 對有特殊需求的隨遷老人建立檔案, 掌握他們的基本資訊、興趣愛好和精神需求, 並記錄老人參加活動的情況, 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 也有利於做好活動評測。 “社會工作者在介入上不僅僅是要通過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創造一個平臺來促進隨遷老人與周圍其他老人建立聯繫、互動和融合, 從社會工作專業角度上講, 更要‘助人自助’, 通過個案、小組、社區工作方法, 引導、支援隨遷老人自發地走出困境,

建立自己的支援網路, 主動地適應和融入社區生活。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