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政協委員“會商”農村電商助脫貧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訊如何通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助力精准扶貧, 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對扶貧方式進行的創新性探索。 4月6日, 在政協第十一屆南寧市委員會第1次雙月協商座談會上, 部分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繞“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助力精准扶貧”積極建言獻策, 並與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

據瞭解, 雙月協商座談會是南寧市政協今年推出的一項創新性協商形式, 通過邀請民主黨派、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有關人士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與市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互動協商、雙向溝通, 為全市改革發展獻計出力。

“在貧困地區發展電子商務還存在著交通和通信等基礎設施落後、產業基礎薄弱、市場化程度低、物流配送成本過高、電商人才短缺、產品缺乏規範標準等諸多問題。 ”致公黨南寧市委會副主委張健威在座談會上指出, 並“對症”開出“藥方”:進一步制定完善促進電商扶貧的相關政策, 多主體打造電商平臺;繼續改善貧困地區的硬體、軟體;培育孵化農村電商隊伍, 特別是把貧困戶作為重點培訓對象;立足貧困村的天然優質資源, 將其包裝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 並借此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 以適應電商推廣和銷售需要;加強監督管理,

確保電商扶貧不流於形式。

對如何促進南寧農村與農業電商發展, 市政協委員陳聲瑤提出建議:“建立起單一農戶與市場間的完整電子商務平臺, 建議政府根據各縣區農村特點及實際情況引導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村電商模式, 如京東、阿裡村淘等平臺創業模式, 縣域農村電商物流創業模式, 農產品直供模式以及農特微商創業模式等。 ”他還建議成立農村電商協會, 通過學習、交流的方式, 為南寧農村電商的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廣西電子商務協會會長黃光強結合自己從事電商運營十幾年的經驗談了看法, 他認為目前南寧農村電商發展存在兩大瓶頸, 一是多為初級農產品, 基本無分級、包裝、品牌、標準等;二是物流半徑較大,

成本較高。 他建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解決農產品電商供應鏈薄弱問題;充分發揮南寧及周邊市場的作用, 解決鮮活農產品銷售問題;除農產品外, 還要把鄉村旅遊、農家樂等納入農村電商產品當中。

座談會上, 大家暢所欲言, 還對農村電商產品的選擇、人才培養、建設物流配送體系、建立利益共贏機制、誠信經營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商務局、市扶貧辦、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對大家的意見建議予以回應, 並表示將充分吸納好的意見建議, 加快農村電商發展, 使其在精准扶貧中發揮更大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