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九寨溝災後重建方案公佈!3年內從這5個方面“補妝歸來”

災後重建

日前, 省政府出臺《“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5個專項實施方案》。 《方案》從生態環境修復、地質災害防治、景區恢復與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重建、城鄉住房重建五個方面入手, 全面展開九寨溝災後重建工作。

專項一:生態環境修復

/ 目標 /

到 2020年, 恢復受損林地植被 28.84萬畝, 草地植被 11.7萬畝, 修復大熊貓棲息地走廊帶 5萬畝, 恢復受損水土保持工程面積 0.1萬畝, 綜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積18平方公里。

自然生態系統修復

包含保護區外震損林地植被恢復、草地修復、湖泊濕地保護修復、保護區內珍稀動物棲息地修復、林地清理、水土保持工程。

生物多樣性保護

修復黃土梁、施家堡—小河、黃土梁—王壩楚等 3條大熊貓基因交流走廊帶, 修復面積5萬畝。 在白河自然保護區週邊建設川金絲猴等珍稀瀕危物種科研和科普宣教基地。

生態保護設施恢復

恢復重建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森工企業、基層林業站等單位生態保護管理業務用房33545平方米, 其中修復加固24485平方米, 重建9060平方米。

人居環境治理

建立飲用水水源污染來源預警、水質安全應急處理和水廠應急處理三位一體的飲用水水源應急保障體系。

專項二:地質災害防治

/ 目標 /

全面完成災區地質災害應急排查評估和九寨溝景區重點調查, 健全以群測群防為基礎的群專結合監測預警網路,

基本實現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全覆蓋, 庫, 全面提升災區基層災害防禦能力。

地質災害調查評價

開展九寨溝縣250個安置點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

群測群防專職監測網路建設, 專業監測預警及資料庫建設。

地質災害綜合治理

對54處中小型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危除險。 其中九寨溝縣32處、神仙池景區17處、松潘縣5處。

地震減災系統工程

建設221個基準站、基本站和一般站;資料處理中心。

土地複墾整理

整理複墾受損土地資源(耕地、園地)總面積93591.89畝。

專項三:景區恢復與產業發展

★景區恢復

在九寨溝景區恢復中, 將景區分為生態保護區、封閉保育區和開放遊覽區共3個功能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放遊覽區中提出,

有序組織遊覽, 根據保護與修復的具體情況逐年增加面積。 開放遊覽區一期(2018年), 恢復總面積108平方公里, 包括景區內漳紮鎮、羊峒至樹正溝至則渣窪溝長海觀光平臺兩岸約1公里和羊峒至紮—73—如溝郭都寨附近兩岸 1公里區域。 其中對火花海、諾日朗瀑布和雙龍海研究制定一案一策的具體措施來恢復重建。

針對黃龍景區, 將分為生態保護區和開放遊覽區共2個功能區。

開放遊覽區, 總面積422平方公里, 包括景區內除生態保護區以外的區域。 依據《黃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2004—2020年)》, 黃龍景區日容量為 2萬人, 年容量為 550萬人, 建議嚴格按該規模進行遊人規模控制。

★產業發展

目標:到2020年, 基本完成遺產地產業發展任務,

基本形成基於現代服務業的旅遊產業體系, 大力推進川西北民族地區全域旅遊創新示範區建設, 促進災區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恢復並超過震前水準。

《方案》提出要發展特色產業, 培育建設一批農特旅遊產品觀光體驗園、農業主題公園和休閒農牧業專業村, 建設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農畜產品加工示範園區等。

專項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重建

/ 目標 /

2020年, 建成公路121.5公里, 全面完成基礎設施恢復重建任務。 成都至蘭州(黃勝關)鐵路建成運營, 繼續推進九寨溝至綿陽高速公路等一批發展提升類基礎設施項目。

交通

修復九寨黃龍機場、國省幹線、農村公路、客運站點及配套設施。 進一步傳承和創新“川九路”理念,

實施九寨溝縣漳紮鎮至大錄鄉旅遊幹線公路專案。

城鄉建設

完善 69個村的集中供水設施, 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 加快推進 24個傳統村落恢復重建。

教育

恢復重建各級各類學校項目17個, 建設總規模18.15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恢復重建醫療衛生項目10個, 建設總規模4.83萬平方米。

就業與社會保障

恢復重建就業保障專案 7個, 其中:就業項目 2個社會福利項目5個。

專項五:城鄉住房重建

/ 目標 /

九寨溝地震災區城鄉住房需重建 416戶(4.29平方米), 維修加固22123戶。 力爭 2018年 12月底完成災區城鄉住房恢復重建工作, 讓災區群眾住上安全可靠、經濟適用、功能齊全的住房。

根據房屋受損情況採取恢復重建和維修加固兩種方式來進行房屋重建。 針對農村住房,對因住房毀損導致無房可住的受災居民給予住房重建資金補助。支援城鄉住房維修加固,根據房屋破壞程度實行分檔補助,其中:輕微破壞 1000—3000 元/戶;中等破壞 3000—5000 元/戶;嚴重破壞5000—8000元/戶。

針對農村住房,對因住房毀損導致無房可住的受災居民給予住房重建資金補助。支援城鄉住房維修加固,根據房屋破壞程度實行分檔補助,其中:輕微破壞 1000—3000 元/戶;中等破壞 3000—5000 元/戶;嚴重破壞5000—8000元/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