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探路乒超第一戰 運運體育再掀申城乒乓風暴!

在國人的印象之中, 說起乒乓球, 東北似乎當仁不讓。 不僅有孔令輝、王楠、李曉霞這樣已經退役的大滿貫, 現今的國家隊, 馬龍、丁甯、劉詩雯等一眾主力, 同樣都是東北人。

但是, 在國球最初的歲月裡, 上海是另一個避不過去的城市——這座城市誕生了17位乒乓球世界冠軍, 自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起, 李富榮、張燮林、林慧卿、鄭敏之、李赫男、陸元盛、李振特、施之皓、曹豔華、張德英、何智麗、倪夏蓮、沈劍萍、丁松、王勵勤、許昕……上海的乒乓球運動員不僅輝煌閃耀於中國乒壇最初的時代, 更貫穿始終、直到如今。

誰也不能說, 乒乓和上海無緣;誰也不能講, 上海市民對乒乓不感興趣。 這種強烈的情感蟄伏著, 遠不是2016年裡約奧運, 許昕拿下乒乓球男團冠軍時, 那一次狂歡可以宣洩;反而, 隨著時間的沉澱, 釀得愈發醇厚又濃烈。

而這一切, 在2017年12月10日這一天, 終於引爆!

12月10日, 2017-2018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女子第一階段第四輪, 長白山農商銀行對陣武漢安心百分百的比賽, 落戶上海之根松江, 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松江校區)體育館舉行。

儘管因為種種原因, 這場比賽的宣傳工作並沒有做到盡善盡美, 影響力並不廣泛, 很多在臨近比賽時才得到消息的觀眾並沒有來得及趕到現場觀賽;但體育館上座率仍然超過一半, 一千兩百多名觀眾在現場觀看了這場比賽。

相較今年乒超前三輪的十五場比賽, 這樣的上座率堪稱翹楚。

而相對於上座率, 更令人驚喜的是觀眾對比賽的熱情。 選手的每一次出色表現都會得到井然有序的加油助威, 在發球的和換場的間隙, 這些鼓勵的掌聲和呼喊, 並不會打擾到賽場中的選手;在文明觀賽這一項上, 當天現場的觀眾, 可以打一個滿分。

毫無疑問, 這是一場成功的比賽, 對於乒超商業化、市場化來說, 這是第一份圓滿的答卷。 而作為承辦方的松江廣富林街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上海偉運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也對此表示滿意。 乒超的俱樂部和地、校、企四方合作, 以此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而被激發熱情的上海市民,

對於明年2月7日在此舉行的另一場長白山農商銀行對龍福環能的比賽, 表示了非同一般的期待。

現場一位自稱是張繼科校友的觀眾, 取出了一塊有馬龍、波爾等人簽名的球拍表示, 上一次, 同樣是在這座體育館, 欣賞到這樣世界級的比賽, 已經是2013年。 時隔四年, 終於再度在家門口迎來乒超, 這樣的等待值得, 但還稱不上滿意——“我想看到更多這樣高水準的乒乓球賽事, 上海有F1有斯諾克有網球大師杯有很多別的頂級體育賽事, 但乒超, 我覺得還是太少”——顯然, 只有許昕、只有上海中星俱樂部的乒超聯賽, 並不能滿足上海的觀眾和球迷。

而這場比賽的意義並不僅限於此, 當天現場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觀眾, 從小學生到幼稚園甚至更小的孩子都有,

他們目不轉睛地看完比賽, 跟著大人一起用稚嫩的童音加油, 完全融入到了比賽的氣氛中。 也許在這場比賽之前, 他們對乒乓球毫無瞭解, 但在比賽之後, 有位小觀眾跟媽媽說“我要打乒乓球”——相信在現場, 這絕非個例。 也許很多孩子只是三分鐘熱度, 即便堅持下去, 也未必能在若干年後誕生出一位乒乓球世界冠軍——但對於乒乓球的熱愛已經埋下, 等待著時間生根發芽破土而出。

或許這是一種傳承——對乒乓球的喜愛根植在上海這片土地之中, 從未遠去。 風暴仍在醞釀, 下一次, 乒乓球的“寒潮”將會席捲申城的冬天, 不用等太久, 就在2018年2月7日, 老地方, 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