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鑄久九段復旦演講節選:從吳清源到AlphaGo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江芮圍棋

【注】下文是江鑄久九段2017年12月8日在復旦大學的演講節選, 文中的王指主持人王安憶教授, 江指江鑄久九段, 眾指講座現場聽眾。

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江鑄久。 我不曉得圍棋業內是怎麼稱呼的, 尊稱, 應該是說江大師還是江九段呢?

眾:江九段。

王:九段九段。 應該說是很榮幸地請到了江九段來給我們做這麼一場報告。 我在想, 這也是, 我個人其實也是帶著很大的興趣。 因為現在, 關於人工智慧已經變成了一個特別熱門的話題, 我們也能看到它已經進入到了我們文學界,

這一兩年, 科幻小說也是, 正在一個興頭上面。 我覺得圍棋和人工智慧有著一種本質上的關係。 我們有一個作家, 叫麥家, 他曾經寫過一篇小說, 這篇小說特別有意思, 名字叫做《讓蒙面人說話》, 就講一個一輩子從事密碼的老人員, 一個老特工, 他一輩子都是在做密碼的。 我們都知道密碼和數學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當他退休以後, 他就覺得非常的失落, 他不曉得要幹什麼好, 然後他就去下圍棋。 所以我就覺得這裡面可能有一些天然的關係。

那麼我為什麼會這麼在意江九段他和他的兩大理論觀點呢?因為我曾經看過你兩次說話, 一次是在《鏗鏘三人行》上面, 在和他們的對話裡面, 你說道, 當AlphaGo走出一步棋的時候,

你覺得特別感動, 你好像看到了吳清源。 你說這一步棋是吳老師會下的, 可是是我們誰都不敢下的。 因為這步棋表面上來說是不好的。 可能我的傳達有點誤會, 但是這個說法是我非常感興趣的。

還有你是在《南方週末》上面, 你有一個演講的稿件。 稿件裡面, 我特別注意到你說的, AlphaGo每下一步棋, 你就會感到很欣慰, 你看到的是未來, 未來在我們上方。 所以我覺得在面對著人工智慧的時候, 江九段他所體現出來一種精神品質, 是別人比較少有的, 他很樂觀, 對將來很樂觀。 他有一個, 你在AlphaGo身上看到了人, 這是我很感興趣的。 你知道我們搞文學的都是對人有興趣的。 因此我輾轉請來了江九段, 希望你來給我們談談,

我們的未來, 從AlphaGo談起, 還有人工智慧將會在怎樣的程度上左右我們的生活。 也許, 它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強大;也許, 它更強大。

現在開始, 大家歡迎。

江:謝謝王安憶老師, 復旦邀請我來演講, 我其實很開心的, 因為我也是喜歡看小說, 那會, 78年到81年82年, 我看了很多小說。 後來才知道, 我最喜歡的一位上海女作家, 跟王老師是有關係的。 我最喜歡看的小說是茹志鵑老師的。 後來才知道您是她女兒。 抱歉, 我覺得, 我還是喜歡您媽媽的小說多一點。 您的《長恨歌》我也看過。

王老師來給我出題目的時候我就很開心, 她說你可以自由發揮。 那麼我就跟王老師說, 你們想聽的是哪個部分, 她說, 你可以自由發揮, 那麼我就說, 我最想講的是AlphaGo、吳清源老師。

因為我覺得這兩部分是, 既跟現在, 我們經歷的AlphaGo時代, 是一樣的;而回望呢, 又能看到吳清源老師的影子。 所以我覺得這部分, 我是非常樂意講的, 非常樂意和大家分享我看這兩部分的體會。 其實, 很多部分呢, 是我自己也沒找到答案的, 沒答案的部分我也給大家講出來, 非常期待大家——今天來的也有很多我的朋友, 我也知道大家, 復旦大學人文精神非常強, 我也很期待大家能夠跟我一塊兒想答案, 甚至可以幫我去解答一部分。 我現在就給大家開始我的演講, “從吳清源到AlphaGo”。

吳清源老師我們很多人是知道的, 也許可能有一部分人不知道, 那我就想先從圍棋開始講起。 這個是《棋魂》。 日本曾經出過的一個非常好的漫畫,

後來拍成了電影。 講的是一位古代的棋手穿越到現在, 附體在一個小孩子身上, 繼續在棋盤上求道的感人故事。 當時在日本, 不僅是少年兒童超級喜歡, 實際上很多成人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帶動了一波圍棋熱。

如果是我們不知道圍棋的同學呢, 圍棋本身的規則, 從發明的時候就比較簡單, 規則簡單到我們看一看就知道了。 你看棋子放到棋盤上, 它就有四氣, 一個棋子四氣, 如果被白棋堵上呢, 它就只剩下三氣了;如果把這四口氣都堵上, 你就把它提起來了。 所以圍棋一開始發明呢, 規則就非常簡單。

再往下看。 這就是從古至今我們下棋的棋盤, 當然古代我們是十七道的棋盤。 圍棋的發明——這是我自己的研究, 因為我對圍棋歷史這部分非常感興趣——圍棋的發明, 只能是以中國人的文化,或者說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來發明的。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對天象的感覺。中國人看天象,他不是像太陽系那樣的,我們認為北極星是恒定不變的,北極星叫“天極”,所以我們圍棋的中心叫“天元”,我們是這樣理解天象的。天是圍繞北極星來轉的。

同時,很容易大家就理解了,圍棋有四個角,和我們中國的許多文化是非常相符合的。四季,四方。我們仔細想想的話,圍棋最早的發明就很有意思,它是先於文字。我們現在知道的呢,經常會說,圍棋是“堯造圍棋,教子丹朱”。因為圍棋的複雜度,因為它規則非常簡單,但它的複雜度又非常複雜,它每一步都會演變出不同的變化。我想這也是DeepMind團隊,也就是穀歌團隊最後瞄準圍棋的原因。

因為,世界上的智力運動特別多,智力運動多到——印象中我拿這個題問過很多人,很多人都沒有答出來。那麼,今天我也用十幾秒鐘來考考現場的大家。

你們覺得,就智力運動有規則的棋類,你們覺得有多少?包括你知道的跳棋、中國象棋、麻將、所有這些智力的類似的,飛行棋……只要是有規則的,你們估計有多少?

我最早的時候估計,我跟剛才王老師也講到了,作家麥家講到過編密碼什麼的。我曾經在2010年10月把當年美蘇冷戰時候幫美國人編密碼的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雙院士埃爾溫博林凱普Elwyn Berlekamp請來過,他在前面幾十年因為沒有解密是來不了中國的。Elwyn這個科學家非常著迷圍棋,他說這是best game,是世界上最好的智力遊戲。他帶我參加過很多國際會議的研討會,有一次在加拿大班芙的會議上他問我:“你知道智力遊戲有多少種嗎?”我說:據我所知,中國的這些game都算上的話,估計有300到600多種成規則的。那還是上世紀90年代末,Elwyn告訴我說,有6000種,就全人類的智力遊戲有六千種。他說,除了圍棋,世界上所有的智力遊戲我們全部破解了,就這次會議你見到的所有IT工程師,只要一頓飯時間,30分鐘,寫個程式就能給你破解掉了。

他說:“我之所以癡迷於圍棋,一,只有一種遊戲,是電腦現在還沒達到的。大家現在知道了,那就是圍棋,六千種。他說其他我們知道的,我們每年在搜集,只要有我們不知道的,我們搜集來了,就破解掉了。在這六千種裡面,他說,我們認為,人類文化的基因DNA,可能就是圍棋留下來。因為他是規則最簡單,變化最無窮,就像我們所知道的,它可以變出很多很多種變化。所以這也是現在人工智慧為什麼要瞄準,一定要讓人工智慧把這個智力遊戲的桂冠,要早點把這個破掉,因為破別的已經沒什麼意思了。

在1997年,當時最難的遊戲之一,第二吧,就是國際象棋。這是卡斯帕羅夫,當時國際象棋的世界冠軍,他被“深藍”擊敗了。依靠大資料,窮舉法,依靠死算,把他擊敗了。

也就是在1997年的時候,一個13歲的少年看了這個比賽之後,他就覺得——他當時已經是國際象棋職業選手水準了——他就覺得我不可能在這塊再發展了,但是我可以在另一個領域發展,我可以把人工智慧做得更好。那位少年,我們現在知道,就是破解了圍棋的穀歌團隊的Demis Hassabis先生,他們的團隊2016年1月27號在《nature》上發表了文章。這個文章,要經過三個多月的預審。發表這個文章之前,他們悶頭幹了一年多,不到兩年。當然後來我們算了,他這個悶頭,一是聰明,二是調動的資源很多,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當時已經有自信,可以挑戰人類最好的棋手。

同年的五月份,他們在首爾,開始和李世石PK。賽前,幾乎所有職業界的和業餘界的包括我們知道的賠率,都是向著人類的。但是因為我長期跟電腦的專家在一起,所以我很早就,通過我自己的關係跟李世石說,這場比賽,沒那麼容易。

這張照片,是當時李世石剛輸的時候,你看他還在笑。這是李世石哥哥,這個是圍棋的大天才,曹薰鉉老師,這後面這個女棋手芮乃偉,我們待會會講到,因為她,使得吳老師的很多思想,落後了。因為她是我太太。如果她一直很厲害的話,那可能很多職業界都會更加意識到吳老師,他老人家的偉大。

當時在決戰中第二盤,這盤棋就是王安憶老師剛才講的。我們大家知道,AlphaGo下出來這一步,第37步,肩沖,五路肩沖。之所以當初看到這一步,我就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是因為吳老師當時剛剛走了一年半,吳老師走之前就說——走之前他原來一直說我要活到一百歲,他確實做到了。然後,臨走的前半年,他常常說的就是,我兩百歲在宇宙中還要下棋。

我當時就感覺到,吳老師回來了。因為這步棋。不僅僅我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很多職業的棋手,當時給西方講解的麥克雷蒙九段,我們都有這個感覺。哈薩比斯,就是做出這個AlphaGo的人,他也有這種感覺。所以他後來在烏鎮大會上特地舉了這個例子。

今年在烏鎮的會上,AlphaGo又在跟中國最厲害的也是世界最厲害的,排名第一的柯潔對決。柯潔下到第三盤時候,認輸之前,他繃不住了,因為覺得怎麼想都沒有辦法,他的辦法都想盡了。回到臺上,還是有點止不住。很多記者問過他,你有什麼可哭的?各種問法,柯潔都沒回答。私下裡,有一次小夥伴們問:“你後來怎麼就哭了呢?”柯潔說:“下不過嘛,就哭了。怎麼都下不過了?你不哭嗎?”所以我覺得這個孩子真是很可愛的。柯潔還只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少年呀。

在烏鎮的時候我也和哈薩比斯有聊過,我覺得我感興趣的部分和我們職業棋手期待的(當然我不能代表所有的職業棋手),我喜歡的部分,就像王老師說的,我覺得我們突然看到了我們的未來,未來的棋譜被我們先看到了。因為未來50年甚至更久的棋譜,那個程度,如果不是AlphaGo,我們是看不到的,但AlphaGo給我們展示出來了。AlphaGo把未來,起碼30年到50年後的那個棋譜,完整地展現出來。未來的棋是這樣下的。當時我們非常感動,裡面有特別多吳老師臨走之前研究的招法。

為什麼說是吳老師研究的例子呢?下棋的都是要靠戰績說話,就像剛才王老師說,你們職業界習慣叫你們什麼?其實,站在講臺上我最喜歡的是大家叫我老師了。在職業界,我們還是習慣叫我們的段位。我們的段位都是一盤盤贏來的,不是評職稱評上來的,而且得在同等水準上比賽,所以我們每個職業棋手,說到他的段位,包括我自己,都是有一份驕傲在內的。

AlphaGo給我們展現了以後,未來的情況。也許在AlphaGo面前,我這個九段就不合格了。但是我這個九段在當時是合格的。在我升到九段的這個過程裡我經常就在想,中國人是怎麼發明這個圍棋這門偉大的智力遊戲的?

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其實我是有疑問的,因為圍棋最早規則是很簡單的,這麼簡單還這麼複雜,又聯繫著我們的文化這麼久。其實圍棋最早是和天文占卜聯繫的非常緊的。所以圍棋從人文角度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能讓你的腦子得到很大的訓練。圍棋最本質的是能讓人變得更加聰明。

其它,圍棋有什麼用呢?其實圍棋沒什麼用。但圍棋很神奇的一點就是,他是沒用的東西裡面最有用的。可能它一開始發明,我們祖先就意識到,他對人們特別有益,對鍛煉人的智慧。所以他是一份帝師級的,鍛煉你腦子的工具。

我們來看,從中國古代一直傳下來的,戰爭中的兵家用語、法家用語、陰謀家用語、道家用語、儒家用語,都在用這個,都在學圍棋用語。但都只有小部分人用。藏棋,西藏圍棋,到49年之前都是17道,甚至規則都很簡單,是以前的。因為西藏圍棋是不傳平民的,只在貴族裡面流行。可能我們祖先很早就意識到圍棋是一項沒有用的利器,對人腦的鍛煉非常多。因為,就是這麼簡單的圍棋,能夠鍛煉出這麼多,比如說攻防、邏輯、哲學,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東西。棋類,一直是跟著人類文明的。

因為日本當時是朝貢國,所以經過朝鮮半島圍棋就傳到日本。中國圍棋長期在貴族中流行,競技上不是那麼在意。很多皇帝喜歡下棋,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部分,尊重師長,君君臣臣,所以中國的圍棋在很長一段時間就走到了不是競技類型的。大家要講面子,如果說你的位置比他低,你是很難贏他的。

日本不同的在哪?日本在織田信長的時候,他本人就很喜歡下棋,他認為從圍棋上除了腦子得到鍛煉,還和他行軍作戰有關係。

那日本人也是這個調調,他們非常尊敬下棋棋手,他們採用的尊敬辦法,是我們想不到的。我們都知道世界大賽棋手得獎的話會有大量獎金。德川家康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舉動,他不僅給棋手發支票,還讓你享受大名待遇,就是國級待遇。圍棋從那開始,在日本就走上了競技狀態。

一直到清代末期、民國時候,中國人認為,棋當然是我們厲害了,那是中國文化。沒想到我們已經落後日本太多了。當時我們和日本是沒法抗衡的。當時就有一個人,段祺瑞。他自己是酷愛圍棋的。他認為,日本的厲害是誇出來的,於是他組織過好幾次棋會,組織當時中國他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人才,和那些來中國玩的日本人下棋,結果大敗。後來段祺瑞想,不行我找日本的棋手來訓練我們,就請來了瀨越憲作老師。

中國那時候沒有競技圍棋這樣一說,文人之間下著玩玩的。後來我們發現,很多當時被稱作國手的人,水準其實沒法提。而1928年,日本人突然死活要一個人,要吳清源老師。當時也震驚中國棋壇,因為那時候吳清源才13、14歲。

吳老師是1914年出生在福建的。他爸爸很早就留學日本,他們家在福建也算望族,但是在他父親那一代就分家了。吳老師一家便舉家搬到北京。

吳老師的父親在日本留學時,曾認真學過圍棋,後來便帶回了許多棋書,也讓孩子學棋。吳老師是家中第三個兒子。後來家裡人發現,這個三兒子太厲害了,學棋一下子就超過了自己兩個哥哥,他爸爸最後也不是他對手。這時候他爸爸意思到,既然社會是這個樣子的,那我乾脆讓他學棋吧。他們家道已經中落了,但這時候他爸爸做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決定,從日本給他訂購圍棋期刊。

他們家一個親戚在做生意做大之後,聽說本家親戚有一個這麼厲害的人,就把他帶到北平的日本棋社去踢館,第一個碰上的是當時日本在北平棋藝最好的業餘棋手山崎有民。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吳老師。日本圍棋多厲害,而當時吳老師才11歲,一個孩子,能有多厲害?結果山崎有民輸掉了,非常惱怒,但緊接著他就成為了吳老師的粉絲,這個粉絲一當就是一輩子。

後來他就積極聯繫日本所有來中國玩的職業棋手,來和吳老師下。他積極聯繫日本棋界,說這有個大天才。但他發現,日本棋界門派林立,這些門派非常排斥外來的天才。所以他直接寫信給了瀨越老師,瀨越老師看到棋譜之後非常吃驚,極力邀請吳老師去日本。

當時困難重重。一,日本圍棋界不希望他去。二,當時中日關係並不好。於是瀨越老師找到了犬養毅。犬養毅的女婿芳澤謙吉,是當時日本駐中國的公使,由公使來直接聯繫就方便很多。

但是,最難說服的其實是吳老師的家族。因為吳老師當時在北平下棋已經是冠軍了,段祺瑞每個月還給他一百大洋獎金,日子過得也不錯。所以當時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包括段祺瑞,都反對他去日本。但是支持吳老師的最堅決的是吳老師的母親。她是很有見識的。

28年,瀨越老師在日本找到了一個大贊助商,他贊助整個吳老師這次去日本的全部費用。

犬養毅曾問瀨越老師,說你把吳清源請來了,他要是後來把你們都幹掉了,成為名人了怎麼辦?瀨越老師應聲而答:這正是我請他來的目的。

28年吳老師東渡日本,到了神戶,不讓他立刻去東京,因為要決定吳老師的段位。後來他們達成一致,讓吳老師以三段的水準去下考試棋,輸了段位往下降,贏了就三段。結果,從這到這,一路下來,吳老師全勝,就輸給了木穀實。當時下到第三盤的時候就被叫停了,說你已經有三段了,我們對你的考試結束了。後面的是新聞棋戰,繼續舉行,但是考試結束了。因為再試下去,依吳老師的戰績應該是評五、六段的。反對的人太沒有面子了。

這個環境對吳老師太有益了,特別是瀨越老師的教棋辦法,是研究棋而不是學棋。吳老師19歲的時候,33年,和木穀實攜手,研究圍棋新佈局。吳清源早年的時候圍棋比賽黑棋沒有貼目,執黑先行的好處為廣大棋手所熟知。而吳清源在段位不斷提升以後執白的次數越來越多。逐漸認為若按傳統的走法,總覺得白棋落後於人,而那時的木穀實也萌生了類似的想法。二人交流之後一拍即合。秋季大手合(升段賽)中兩人正式開始使用新佈局,在比賽中成績分居前兩位。

安永一在兩人研究新舊佈局的時候,他在一旁合作寫出了書,第一版就賣出了四萬冊。新佈局在日本棋界引起了極大地轟動,認為是圍棋的極大創新,這個創新一直延續到AlphaGo誕生。“我們一直在享受著新佈局帶給我們的圍棋理論的優惠。”33年的吳老師創造了這麼偉大的佈局,那個時候他才19歲的孩子。

當時日本《讀賣新聞》的社長的正力松太郎認為,圍棋要極大發展,必須要贏得日本棋界的矚目,要創立高獎金的棋戰。但是,以吳老師當時的段位,要挑戰名人秀哉是沒機會的。為了讓吳清源和秀哉一戰,他創立了一個大賽,日本當時規模最大獎金最高的比賽。吳老師是因為在這場比賽得了冠軍,能夠和當時日本的名人本因坊秀哉,五段對九段比賽。

首先要談比賽規則。這盤棋的規則是每方是24個小時,每個星期一下,下4個小時,白棋隨時可以宣告暫停。這是很逗的,對本因坊秀哉非常有利,因為每當碰到非常難下的,就可以說,等會啊,今天就到這了。

那時候吳老師19歲。比賽過程中,本因坊秀哉曾多次宣告暫停,暫停後,就設定本因坊一家的聚會,來研究這盤棋,研究好了之後,到下個星期一上來,再下一步。後來,等於是一群人對一個孩子。

終於,下到最後,吳老師下出來一個問題手。這步棋之後,本因坊一門研究,由一個弟子前田陳爾想出了破解的辦法。最後,本因坊秀哉以微弱優勢,兩目贏。這個比賽完了之後,就引發了日本棋界的大討論。很多人都說,這樣的規則不公平。所以自那之後,圍棋的規則又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封手"制度。

三3,星,天元局,吳老師是很奔放的人,他追求棋道。這步棋,我們都知道他了不起,但都不敢學。

經過這場比賽,人們意識到,本因坊秀哉可能下不過這些年輕人了,所以為了決出日本棋界的第一人,便開始了十番棋。第一局十番棋就是吳老師和木谷實下的,在鐮倉下的。吳老師堅持他的新佈局,而木谷實老師又回到了傳統。從那開始,吳老師就在17年間,在十番棋的擂臺上,沒有輸過。

其實,吳老師最厲害的不是他在十番棋上沒有輸過,而是他把這些我們知道的,日本棋界的厲害人物,統統降級了。其實,如果沒有吳老師的話,這些人在日本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但是,因為有吳清源的存在,這些人,不但沒法和吳老師比,還都被吳老師打降了級了。

吳老師改革了日本幾百年的圍棋理論。

日本有這樣的傳統,他們會請最優秀的懂棋的文人來寫觀戰記,當時給吳老師寫觀戰記的是川端康成。在他筆下,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吳老師。在他筆下,我們看到了吳老師不一樣的一面。川端是非常喜歡漢文化的。他和吳老師談,談到《大學》《中庸》,發現吳老師的精神世界是非常豐富的。

川端康成說:“吳清源是一個生活上像僧侶一樣的人。”

川端康成問吳清源老師:如何在下棋的時候處理爭勝的欲望?吳先生說他欲望特別過剩的時候,就會背誦白樂天的詩《對酒》: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貧隨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而當沒什麼動力的時候,他就會背誦文天祥的《正氣歌》。川端從這些角度來描寫吳老師,給我們留下了生動的例子。

後來臺灣想迎接吳老師回去,臺灣方面為了讓吳老師高興,總統府決定紅毯迎接,封他棋聖稱號。吳老師一聽,說他不回去了。最後,經過多方勸說,吳老師只答應接受大國手稱號。

1961年,吳老師出了車禍,由於治療不及時,吳老師就開始頭疼。我們覺得他只要出席一些活動,參加一些慶典,就可以了。我碰上吳老師的時候,他已經和比賽沒什麼關係了,但吳老師還在研究棋,然後提出了,要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圍棋。他把自己的佈局理論就叫“二十一世紀的圍棋”,稱之為“六合之棋”,並且認為自己以前的戰績不值一談,現在研究的棋,才是將來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圍棋。

這張照片是他99歲的時候拍的。每當擺上棋盤的時候,吳老師精神是最好的,他對學生指出,你下棋最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大,不要拘泥於小。二十一世紀的棋一定是全域的棋。

一直到AlphaGo出來之後,我們知道,它用的所有的招數,用的最多的,就是吳老師的招,很多就是六合之棋。

哈薩比斯雖然只有業餘一級左右水準,但是他確實是厲害,他在演講中舉的唯一例子,是說,“我認為AlphaGo可以說是圍棋的第二次革命,就像吳清源引發的圍棋新佈局革命一樣。”他演講時也是用的是這一盤棋,就是這一手。

哈薩比斯,他先通過策略和價值網路,估值我們的棋,尤其是有價值的地方,大大降低了他的搜索量;加上谷歌當時提供了大量後臺支援的資料,等到跟柯潔對陣時,他又把它的搜索量省下來百分之九十。

這是和柯潔下棋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看到這個棋的時候會非常感動?因為下棋時候有圍棋十訣,慎勿輕速,在作戰的時候,很多場合要有節奏,要提前準備。

我們原來覺得經過千年的進步,特別是最近幾百年的努力探索,人類對圍棋的瞭解已經很可以自豪了。但是現在才知道,我們還有很多上升空間,未來,也依然還有空間。

要說戰勝人工智慧(AlphaGo),可能是我們現在正在教的這些小朋友,我們要教他們大局觀,叫他們和人工智慧結合,來研究出更好的人工智慧。

以下為觀眾提問:

王:AlphaGo是以計算的方式對敵的,那你們人工是以什麼方式,也是以計算的方式嗎?

江:我覺得像吳老師這樣的,從吳老師來看呢,他自己也說過,下棋首先是第一感,第一感就能發現,有哪幾條路值得考慮。但這個第一感是怎麼煉成的呢?其實是靠平時不斷鑽研練出來的,比如說吳老師每次下完棋都會自己和自己對話,自己和自己複盤。

有了複盤的基礎之後,另一部分就是熟練了。比如說來到這個會場,我要找王老師,最早的笨辦法是我把每一個凳子都看一遍;熟練了之後呢,比如現在的人工智慧,還有吳老師都有這樣的本領,就是他知道,如果在復旦,王老師肯定是在前面坐的,所以我從前面開始找起。

吳老師最早給我們提供的一個思路是,下圍棋,你要先抓住最緊要的,而如何發現這個最緊要的,是要靠平時的知識積累練出來的。

王:聽您的意思說,我們人類下圍棋恐怕更多的是經驗,是別的條件,而不像AlphaGo純粹的就是計算。

江:木谷老師就是每次把所有的路都算一遍,而吳老師呢,他的經驗會告訴他,不行的路先回避掉,只算能成立的那幾條路。吳老師在八十年代就說過,下圍棋時,時間是越來越短的,所以你邊角肯定要提前算好,準備好,不要每次下棋都算。所以,這樣的知識積累之後,你會發現,可算的就那麼幾點。但下棋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知識積累得越多,你發現自己不懂的也就越多。

眾:吳老師從十幾歲小孩子,在20世紀資訊那麼不發達的時候,完全依靠自己內心求知欲的拼博和個人的才華去把自己提升到那樣的高度。AlphaGo發展到這個階段了,我有一種感覺,個人的感覺,就像李小龍這種武術大師,去參加機槍大戰,您感覺,AlphaGo有沒有給您帶來這種感覺?您對AlphaGo還有些別的看法嗎?

江:AlphaGo最早研究的時候,輸入了人類棋譜十六萬張,還是比較好的。我自己粗略計算了一下,下得好的棋手,勝1000盤,也就是優秀的棋手,下得多的話,一生也不會超過兩千盤。贏一千盤,輸不會超過一千盤。Alphago輸入人類優秀的棋手的棋譜的資料,達16萬張。我估計我看過的棋譜,大概也只有幾千張。AlphaGo是在這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說可能不太一樣。就像你說的冷兵器選手來到機關槍時代,這也是我覺得它令人感動的地方,它是從人類以前的經驗中借鑒上來的,速度是真的很快。我們要學這些棋譜,怎麼樣也要經過一段時間,但是電腦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一部分計算的時間,它基本上是不需要的。而對於人類來說,再天才的人類,前面的積累也必須要做。

但是人類厲害在的地方是,他的一上來的感覺和視野,這部分我覺得可能是比機器更厲害。就從棋上來說,比如說我們的一些選手,再看了AlphaGo的棋之後,他能夠下出來一些很精彩的棋甚至還超過AlphaGo。但是你很難把它完美地從頭到尾演繹下來。AlphaGo和人類的關係還是很緊密的。

眾:請您探討一下未來圍棋的趨勢,就像您說的,吳老師說過的那種全域觀念,21世紀中後期,後面圍棋還會有什麼新的進展嗎?

江:吳老師說的是,像我們已知的知識,像圍棋邊角那些,其實你平時早就應該練夠了。如果你基礎的都不熟練的話,再給你講其他的反而是浪費了。他指的是棋盤中間的這部分,你的視野應該更廣一點,看大一點,中間的這些有很多空間值得你去想。這一部分,吳老師的確是高,但也是通過AlphaGo的印證得來的。

曹薰鉉老師,是吳老師的師弟,他是老早就意識到,吳老師精神上的強大。他說過,雖然我和他是同門,但是千萬不要拿我和吳老師比,因為我沒有他那種純粹的心。我一沒有他在棋上的浪漫感,二沒有他的純粹。

我的體會是兩方面,一個是,吳老師因為水準高,什麼都敢下,什麼都敢嘗試,即使是再大的比賽,他都敢把自己不成熟的棋拿出來下。這點我非常佩服。吳老師說,棋藝,只有在越大的比賽才越能拿出來檢驗啊。另外一個是,吳老師在最後研究最多的是《易經》,他有國學為底子。阿城老師說過,吳老師身上體現了中國的文脈,在中國文化這方面,他是做得最純粹的,他是用圍棋闡述了自己的人生觀。

所以說吳老師的棋很多看上去非常不成熟。但現在我想,覺得不成熟是我理解的問題,他可能已經探索到了他的真理了,可惜他的解釋,我當時沒明白,直到我看到AlphaGo,才明白。

眾:很多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都認為世界是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計算的,程式可以解決一切,你覺得圍棋是可以計算的?一個人圍棋水準很高,是不是僅僅因為他計算能力很強?還是說除了計算還需要人的直覺、人的智慧?圍棋是不是僅僅是一個計算的技術?如果是的話,那麼人工智慧當然是永遠無法超越的了。

江:我先說人的這部分。我覺得圍棋是很難計算的。圍棋對於人類來說,他的計算量太大了。如果說圍棋是依靠直覺的話,這句話又應該是錯的,圍棋的直覺是依靠你平時的計算勤奮的來得到。而你在下棋的時候,更多的是依靠你的經驗積累下來的直覺。

比如說,圍棋上的技術二間高掛,我們以前很多人很難掌握,首先是下得人少,沒有很多資料可供參考,同時也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中央的虛空的變化,我們計算不出來。吳老師也沒有把它簡單變成數字,簡單量化,因為這部分在圍棋上是很難量化的。即使是AlphaGo,它也沒有量化過。

絕大多數棋手的選擇,就像炒股一樣,你這個能賺百分之二十,很多棋手就賺了,你說這股票以後能賺到百分之八十,很多棋手選擇的是現實的百分之二十,因為他看得到。對於後面的百分之八十,棋手還會有另一種思維,就是我還有可能跌到百分之四十,這個風險誰能負?

那麼,吳老師很多棋,他沒有徹底量化,為什麼武宮正樹老師能被那麼多人記住呢?不是因為他有過那麼多戰績,而是因為他那一部分,使我們很多人不敢下的;吳老師為什麼這麼厲害呢?就是因為他不僅有理論還有實踐,他還很厲害,只是因為車禍而不能下了。

圍棋不可計算的地方還有很多,我覺得老祖宗最早發明真的是鍛煉腦力的。為什麼我講兵家會那麼喜歡圍棋呢?就是因為圍棋裡面虛虛實實,圍魏救趙,攻彼顧我,它裡面那些哲理性的東西,和兵家相似的太多了。

眾:AlphaGo和柯潔下完棋之後,deepmind的團隊不是向世界公佈了一百個棋譜嗎?我好奇的就是,咱們中國圍棋界,或者說世界範圍內,目前已經對這些棋譜做出了怎樣的研究和理解呢?

江:它是年初的時候,化名master在網上下了60盤,那個是快棋,跟人對弈的。讓我感動的是,他下棋的很多章法就和吳老師的六合之棋,裡面很多參考圖就是一模一樣。當時我就記筆記,遇到感動的地方就記下來,後來就出了一本書,就是AlphaGo的筆記,給我們的孩子們內部用的。

第二本,就是你說的那個,當時他給我們公佈的只有五十張沒有一百張。當時,經常有網友問我,你那個2什麼時候出來,無所謂出不出書,只要出筆記就可以了,我們自己印也可以。

那個2,坦白說很難出來,因為那裡面他公佈的下的那些棋,相對來說,我們看不懂的部分特別多。那這部分就是我說的,也可能這部分我們還是沒理解,但我能感覺出來,原來棋還可以這樣下,儘管它無理,但我們能看出他的路數。他的思路,以後一定有人會懂的。

只能是以中國人的文化,或者說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來發明的。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對天象的感覺。中國人看天象,他不是像太陽系那樣的,我們認為北極星是恒定不變的,北極星叫“天極”,所以我們圍棋的中心叫“天元”,我們是這樣理解天象的。天是圍繞北極星來轉的。

同時,很容易大家就理解了,圍棋有四個角,和我們中國的許多文化是非常相符合的。四季,四方。我們仔細想想的話,圍棋最早的發明就很有意思,它是先於文字。我們現在知道的呢,經常會說,圍棋是“堯造圍棋,教子丹朱”。因為圍棋的複雜度,因為它規則非常簡單,但它的複雜度又非常複雜,它每一步都會演變出不同的變化。我想這也是DeepMind團隊,也就是穀歌團隊最後瞄準圍棋的原因。

因為,世界上的智力運動特別多,智力運動多到——印象中我拿這個題問過很多人,很多人都沒有答出來。那麼,今天我也用十幾秒鐘來考考現場的大家。

你們覺得,就智力運動有規則的棋類,你們覺得有多少?包括你知道的跳棋、中國象棋、麻將、所有這些智力的類似的,飛行棋……只要是有規則的,你們估計有多少?

我最早的時候估計,我跟剛才王老師也講到了,作家麥家講到過編密碼什麼的。我曾經在2010年10月把當年美蘇冷戰時候幫美國人編密碼的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雙院士埃爾溫博林凱普Elwyn Berlekamp請來過,他在前面幾十年因為沒有解密是來不了中國的。Elwyn這個科學家非常著迷圍棋,他說這是best game,是世界上最好的智力遊戲。他帶我參加過很多國際會議的研討會,有一次在加拿大班芙的會議上他問我:“你知道智力遊戲有多少種嗎?”我說:據我所知,中國的這些game都算上的話,估計有300到600多種成規則的。那還是上世紀90年代末,Elwyn告訴我說,有6000種,就全人類的智力遊戲有六千種。他說,除了圍棋,世界上所有的智力遊戲我們全部破解了,就這次會議你見到的所有IT工程師,只要一頓飯時間,30分鐘,寫個程式就能給你破解掉了。

他說:“我之所以癡迷於圍棋,一,只有一種遊戲,是電腦現在還沒達到的。大家現在知道了,那就是圍棋,六千種。他說其他我們知道的,我們每年在搜集,只要有我們不知道的,我們搜集來了,就破解掉了。在這六千種裡面,他說,我們認為,人類文化的基因DNA,可能就是圍棋留下來。因為他是規則最簡單,變化最無窮,就像我們所知道的,它可以變出很多很多種變化。所以這也是現在人工智慧為什麼要瞄準,一定要讓人工智慧把這個智力遊戲的桂冠,要早點把這個破掉,因為破別的已經沒什麼意思了。

在1997年,當時最難的遊戲之一,第二吧,就是國際象棋。這是卡斯帕羅夫,當時國際象棋的世界冠軍,他被“深藍”擊敗了。依靠大資料,窮舉法,依靠死算,把他擊敗了。

也就是在1997年的時候,一個13歲的少年看了這個比賽之後,他就覺得——他當時已經是國際象棋職業選手水準了——他就覺得我不可能在這塊再發展了,但是我可以在另一個領域發展,我可以把人工智慧做得更好。那位少年,我們現在知道,就是破解了圍棋的穀歌團隊的Demis Hassabis先生,他們的團隊2016年1月27號在《nature》上發表了文章。這個文章,要經過三個多月的預審。發表這個文章之前,他們悶頭幹了一年多,不到兩年。當然後來我們算了,他這個悶頭,一是聰明,二是調動的資源很多,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當時已經有自信,可以挑戰人類最好的棋手。

同年的五月份,他們在首爾,開始和李世石PK。賽前,幾乎所有職業界的和業餘界的包括我們知道的賠率,都是向著人類的。但是因為我長期跟電腦的專家在一起,所以我很早就,通過我自己的關係跟李世石說,這場比賽,沒那麼容易。

這張照片,是當時李世石剛輸的時候,你看他還在笑。這是李世石哥哥,這個是圍棋的大天才,曹薰鉉老師,這後面這個女棋手芮乃偉,我們待會會講到,因為她,使得吳老師的很多思想,落後了。因為她是我太太。如果她一直很厲害的話,那可能很多職業界都會更加意識到吳老師,他老人家的偉大。

當時在決戰中第二盤,這盤棋就是王安憶老師剛才講的。我們大家知道,AlphaGo下出來這一步,第37步,肩沖,五路肩沖。之所以當初看到這一步,我就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是因為吳老師當時剛剛走了一年半,吳老師走之前就說——走之前他原來一直說我要活到一百歲,他確實做到了。然後,臨走的前半年,他常常說的就是,我兩百歲在宇宙中還要下棋。

我當時就感覺到,吳老師回來了。因為這步棋。不僅僅我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很多職業的棋手,當時給西方講解的麥克雷蒙九段,我們都有這個感覺。哈薩比斯,就是做出這個AlphaGo的人,他也有這種感覺。所以他後來在烏鎮大會上特地舉了這個例子。

今年在烏鎮的會上,AlphaGo又在跟中國最厲害的也是世界最厲害的,排名第一的柯潔對決。柯潔下到第三盤時候,認輸之前,他繃不住了,因為覺得怎麼想都沒有辦法,他的辦法都想盡了。回到臺上,還是有點止不住。很多記者問過他,你有什麼可哭的?各種問法,柯潔都沒回答。私下裡,有一次小夥伴們問:“你後來怎麼就哭了呢?”柯潔說:“下不過嘛,就哭了。怎麼都下不過了?你不哭嗎?”所以我覺得這個孩子真是很可愛的。柯潔還只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少年呀。

在烏鎮的時候我也和哈薩比斯有聊過,我覺得我感興趣的部分和我們職業棋手期待的(當然我不能代表所有的職業棋手),我喜歡的部分,就像王老師說的,我覺得我們突然看到了我們的未來,未來的棋譜被我們先看到了。因為未來50年甚至更久的棋譜,那個程度,如果不是AlphaGo,我們是看不到的,但AlphaGo給我們展示出來了。AlphaGo把未來,起碼30年到50年後的那個棋譜,完整地展現出來。未來的棋是這樣下的。當時我們非常感動,裡面有特別多吳老師臨走之前研究的招法。

為什麼說是吳老師研究的例子呢?下棋的都是要靠戰績說話,就像剛才王老師說,你們職業界習慣叫你們什麼?其實,站在講臺上我最喜歡的是大家叫我老師了。在職業界,我們還是習慣叫我們的段位。我們的段位都是一盤盤贏來的,不是評職稱評上來的,而且得在同等水準上比賽,所以我們每個職業棋手,說到他的段位,包括我自己,都是有一份驕傲在內的。

AlphaGo給我們展現了以後,未來的情況。也許在AlphaGo面前,我這個九段就不合格了。但是我這個九段在當時是合格的。在我升到九段的這個過程裡我經常就在想,中國人是怎麼發明這個圍棋這門偉大的智力遊戲的?

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其實我是有疑問的,因為圍棋最早規則是很簡單的,這麼簡單還這麼複雜,又聯繫著我們的文化這麼久。其實圍棋最早是和天文占卜聯繫的非常緊的。所以圍棋從人文角度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能讓你的腦子得到很大的訓練。圍棋最本質的是能讓人變得更加聰明。

其它,圍棋有什麼用呢?其實圍棋沒什麼用。但圍棋很神奇的一點就是,他是沒用的東西裡面最有用的。可能它一開始發明,我們祖先就意識到,他對人們特別有益,對鍛煉人的智慧。所以他是一份帝師級的,鍛煉你腦子的工具。

我們來看,從中國古代一直傳下來的,戰爭中的兵家用語、法家用語、陰謀家用語、道家用語、儒家用語,都在用這個,都在學圍棋用語。但都只有小部分人用。藏棋,西藏圍棋,到49年之前都是17道,甚至規則都很簡單,是以前的。因為西藏圍棋是不傳平民的,只在貴族裡面流行。可能我們祖先很早就意識到圍棋是一項沒有用的利器,對人腦的鍛煉非常多。因為,就是這麼簡單的圍棋,能夠鍛煉出這麼多,比如說攻防、邏輯、哲學,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東西。棋類,一直是跟著人類文明的。

因為日本當時是朝貢國,所以經過朝鮮半島圍棋就傳到日本。中國圍棋長期在貴族中流行,競技上不是那麼在意。很多皇帝喜歡下棋,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部分,尊重師長,君君臣臣,所以中國的圍棋在很長一段時間就走到了不是競技類型的。大家要講面子,如果說你的位置比他低,你是很難贏他的。

日本不同的在哪?日本在織田信長的時候,他本人就很喜歡下棋,他認為從圍棋上除了腦子得到鍛煉,還和他行軍作戰有關係。

那日本人也是這個調調,他們非常尊敬下棋棋手,他們採用的尊敬辦法,是我們想不到的。我們都知道世界大賽棋手得獎的話會有大量獎金。德川家康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舉動,他不僅給棋手發支票,還讓你享受大名待遇,就是國級待遇。圍棋從那開始,在日本就走上了競技狀態。

一直到清代末期、民國時候,中國人認為,棋當然是我們厲害了,那是中國文化。沒想到我們已經落後日本太多了。當時我們和日本是沒法抗衡的。當時就有一個人,段祺瑞。他自己是酷愛圍棋的。他認為,日本的厲害是誇出來的,於是他組織過好幾次棋會,組織當時中國他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人才,和那些來中國玩的日本人下棋,結果大敗。後來段祺瑞想,不行我找日本的棋手來訓練我們,就請來了瀨越憲作老師。

中國那時候沒有競技圍棋這樣一說,文人之間下著玩玩的。後來我們發現,很多當時被稱作國手的人,水準其實沒法提。而1928年,日本人突然死活要一個人,要吳清源老師。當時也震驚中國棋壇,因為那時候吳清源才13、14歲。

吳老師是1914年出生在福建的。他爸爸很早就留學日本,他們家在福建也算望族,但是在他父親那一代就分家了。吳老師一家便舉家搬到北京。

吳老師的父親在日本留學時,曾認真學過圍棋,後來便帶回了許多棋書,也讓孩子學棋。吳老師是家中第三個兒子。後來家裡人發現,這個三兒子太厲害了,學棋一下子就超過了自己兩個哥哥,他爸爸最後也不是他對手。這時候他爸爸意思到,既然社會是這個樣子的,那我乾脆讓他學棋吧。他們家道已經中落了,但這時候他爸爸做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決定,從日本給他訂購圍棋期刊。

他們家一個親戚在做生意做大之後,聽說本家親戚有一個這麼厲害的人,就把他帶到北平的日本棋社去踢館,第一個碰上的是當時日本在北平棋藝最好的業餘棋手山崎有民。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吳老師。日本圍棋多厲害,而當時吳老師才11歲,一個孩子,能有多厲害?結果山崎有民輸掉了,非常惱怒,但緊接著他就成為了吳老師的粉絲,這個粉絲一當就是一輩子。

後來他就積極聯繫日本所有來中國玩的職業棋手,來和吳老師下。他積極聯繫日本棋界,說這有個大天才。但他發現,日本棋界門派林立,這些門派非常排斥外來的天才。所以他直接寫信給了瀨越老師,瀨越老師看到棋譜之後非常吃驚,極力邀請吳老師去日本。

當時困難重重。一,日本圍棋界不希望他去。二,當時中日關係並不好。於是瀨越老師找到了犬養毅。犬養毅的女婿芳澤謙吉,是當時日本駐中國的公使,由公使來直接聯繫就方便很多。

但是,最難說服的其實是吳老師的家族。因為吳老師當時在北平下棋已經是冠軍了,段祺瑞每個月還給他一百大洋獎金,日子過得也不錯。所以當時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包括段祺瑞,都反對他去日本。但是支持吳老師的最堅決的是吳老師的母親。她是很有見識的。

28年,瀨越老師在日本找到了一個大贊助商,他贊助整個吳老師這次去日本的全部費用。

犬養毅曾問瀨越老師,說你把吳清源請來了,他要是後來把你們都幹掉了,成為名人了怎麼辦?瀨越老師應聲而答:這正是我請他來的目的。

28年吳老師東渡日本,到了神戶,不讓他立刻去東京,因為要決定吳老師的段位。後來他們達成一致,讓吳老師以三段的水準去下考試棋,輸了段位往下降,贏了就三段。結果,從這到這,一路下來,吳老師全勝,就輸給了木穀實。當時下到第三盤的時候就被叫停了,說你已經有三段了,我們對你的考試結束了。後面的是新聞棋戰,繼續舉行,但是考試結束了。因為再試下去,依吳老師的戰績應該是評五、六段的。反對的人太沒有面子了。

這個環境對吳老師太有益了,特別是瀨越老師的教棋辦法,是研究棋而不是學棋。吳老師19歲的時候,33年,和木穀實攜手,研究圍棋新佈局。吳清源早年的時候圍棋比賽黑棋沒有貼目,執黑先行的好處為廣大棋手所熟知。而吳清源在段位不斷提升以後執白的次數越來越多。逐漸認為若按傳統的走法,總覺得白棋落後於人,而那時的木穀實也萌生了類似的想法。二人交流之後一拍即合。秋季大手合(升段賽)中兩人正式開始使用新佈局,在比賽中成績分居前兩位。

安永一在兩人研究新舊佈局的時候,他在一旁合作寫出了書,第一版就賣出了四萬冊。新佈局在日本棋界引起了極大地轟動,認為是圍棋的極大創新,這個創新一直延續到AlphaGo誕生。“我們一直在享受著新佈局帶給我們的圍棋理論的優惠。”33年的吳老師創造了這麼偉大的佈局,那個時候他才19歲的孩子。

當時日本《讀賣新聞》的社長的正力松太郎認為,圍棋要極大發展,必須要贏得日本棋界的矚目,要創立高獎金的棋戰。但是,以吳老師當時的段位,要挑戰名人秀哉是沒機會的。為了讓吳清源和秀哉一戰,他創立了一個大賽,日本當時規模最大獎金最高的比賽。吳老師是因為在這場比賽得了冠軍,能夠和當時日本的名人本因坊秀哉,五段對九段比賽。

首先要談比賽規則。這盤棋的規則是每方是24個小時,每個星期一下,下4個小時,白棋隨時可以宣告暫停。這是很逗的,對本因坊秀哉非常有利,因為每當碰到非常難下的,就可以說,等會啊,今天就到這了。

那時候吳老師19歲。比賽過程中,本因坊秀哉曾多次宣告暫停,暫停後,就設定本因坊一家的聚會,來研究這盤棋,研究好了之後,到下個星期一上來,再下一步。後來,等於是一群人對一個孩子。

終於,下到最後,吳老師下出來一個問題手。這步棋之後,本因坊一門研究,由一個弟子前田陳爾想出了破解的辦法。最後,本因坊秀哉以微弱優勢,兩目贏。這個比賽完了之後,就引發了日本棋界的大討論。很多人都說,這樣的規則不公平。所以自那之後,圍棋的規則又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封手"制度。

三3,星,天元局,吳老師是很奔放的人,他追求棋道。這步棋,我們都知道他了不起,但都不敢學。

經過這場比賽,人們意識到,本因坊秀哉可能下不過這些年輕人了,所以為了決出日本棋界的第一人,便開始了十番棋。第一局十番棋就是吳老師和木谷實下的,在鐮倉下的。吳老師堅持他的新佈局,而木谷實老師又回到了傳統。從那開始,吳老師就在17年間,在十番棋的擂臺上,沒有輸過。

其實,吳老師最厲害的不是他在十番棋上沒有輸過,而是他把這些我們知道的,日本棋界的厲害人物,統統降級了。其實,如果沒有吳老師的話,這些人在日本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但是,因為有吳清源的存在,這些人,不但沒法和吳老師比,還都被吳老師打降了級了。

吳老師改革了日本幾百年的圍棋理論。

日本有這樣的傳統,他們會請最優秀的懂棋的文人來寫觀戰記,當時給吳老師寫觀戰記的是川端康成。在他筆下,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吳老師。在他筆下,我們看到了吳老師不一樣的一面。川端是非常喜歡漢文化的。他和吳老師談,談到《大學》《中庸》,發現吳老師的精神世界是非常豐富的。

川端康成說:“吳清源是一個生活上像僧侶一樣的人。”

川端康成問吳清源老師:如何在下棋的時候處理爭勝的欲望?吳先生說他欲望特別過剩的時候,就會背誦白樂天的詩《對酒》: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貧隨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而當沒什麼動力的時候,他就會背誦文天祥的《正氣歌》。川端從這些角度來描寫吳老師,給我們留下了生動的例子。

後來臺灣想迎接吳老師回去,臺灣方面為了讓吳老師高興,總統府決定紅毯迎接,封他棋聖稱號。吳老師一聽,說他不回去了。最後,經過多方勸說,吳老師只答應接受大國手稱號。

1961年,吳老師出了車禍,由於治療不及時,吳老師就開始頭疼。我們覺得他只要出席一些活動,參加一些慶典,就可以了。我碰上吳老師的時候,他已經和比賽沒什麼關係了,但吳老師還在研究棋,然後提出了,要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圍棋。他把自己的佈局理論就叫“二十一世紀的圍棋”,稱之為“六合之棋”,並且認為自己以前的戰績不值一談,現在研究的棋,才是將來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圍棋。

這張照片是他99歲的時候拍的。每當擺上棋盤的時候,吳老師精神是最好的,他對學生指出,你下棋最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大,不要拘泥於小。二十一世紀的棋一定是全域的棋。

一直到AlphaGo出來之後,我們知道,它用的所有的招數,用的最多的,就是吳老師的招,很多就是六合之棋。

哈薩比斯雖然只有業餘一級左右水準,但是他確實是厲害,他在演講中舉的唯一例子,是說,“我認為AlphaGo可以說是圍棋的第二次革命,就像吳清源引發的圍棋新佈局革命一樣。”他演講時也是用的是這一盤棋,就是這一手。

哈薩比斯,他先通過策略和價值網路,估值我們的棋,尤其是有價值的地方,大大降低了他的搜索量;加上谷歌當時提供了大量後臺支援的資料,等到跟柯潔對陣時,他又把它的搜索量省下來百分之九十。

這是和柯潔下棋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看到這個棋的時候會非常感動?因為下棋時候有圍棋十訣,慎勿輕速,在作戰的時候,很多場合要有節奏,要提前準備。

我們原來覺得經過千年的進步,特別是最近幾百年的努力探索,人類對圍棋的瞭解已經很可以自豪了。但是現在才知道,我們還有很多上升空間,未來,也依然還有空間。

要說戰勝人工智慧(AlphaGo),可能是我們現在正在教的這些小朋友,我們要教他們大局觀,叫他們和人工智慧結合,來研究出更好的人工智慧。

以下為觀眾提問:

王:AlphaGo是以計算的方式對敵的,那你們人工是以什麼方式,也是以計算的方式嗎?

江:我覺得像吳老師這樣的,從吳老師來看呢,他自己也說過,下棋首先是第一感,第一感就能發現,有哪幾條路值得考慮。但這個第一感是怎麼煉成的呢?其實是靠平時不斷鑽研練出來的,比如說吳老師每次下完棋都會自己和自己對話,自己和自己複盤。

有了複盤的基礎之後,另一部分就是熟練了。比如說來到這個會場,我要找王老師,最早的笨辦法是我把每一個凳子都看一遍;熟練了之後呢,比如現在的人工智慧,還有吳老師都有這樣的本領,就是他知道,如果在復旦,王老師肯定是在前面坐的,所以我從前面開始找起。

吳老師最早給我們提供的一個思路是,下圍棋,你要先抓住最緊要的,而如何發現這個最緊要的,是要靠平時的知識積累練出來的。

王:聽您的意思說,我們人類下圍棋恐怕更多的是經驗,是別的條件,而不像AlphaGo純粹的就是計算。

江:木谷老師就是每次把所有的路都算一遍,而吳老師呢,他的經驗會告訴他,不行的路先回避掉,只算能成立的那幾條路。吳老師在八十年代就說過,下圍棋時,時間是越來越短的,所以你邊角肯定要提前算好,準備好,不要每次下棋都算。所以,這樣的知識積累之後,你會發現,可算的就那麼幾點。但下棋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知識積累得越多,你發現自己不懂的也就越多。

眾:吳老師從十幾歲小孩子,在20世紀資訊那麼不發達的時候,完全依靠自己內心求知欲的拼博和個人的才華去把自己提升到那樣的高度。AlphaGo發展到這個階段了,我有一種感覺,個人的感覺,就像李小龍這種武術大師,去參加機槍大戰,您感覺,AlphaGo有沒有給您帶來這種感覺?您對AlphaGo還有些別的看法嗎?

江:AlphaGo最早研究的時候,輸入了人類棋譜十六萬張,還是比較好的。我自己粗略計算了一下,下得好的棋手,勝1000盤,也就是優秀的棋手,下得多的話,一生也不會超過兩千盤。贏一千盤,輸不會超過一千盤。Alphago輸入人類優秀的棋手的棋譜的資料,達16萬張。我估計我看過的棋譜,大概也只有幾千張。AlphaGo是在這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說可能不太一樣。就像你說的冷兵器選手來到機關槍時代,這也是我覺得它令人感動的地方,它是從人類以前的經驗中借鑒上來的,速度是真的很快。我們要學這些棋譜,怎麼樣也要經過一段時間,但是電腦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一部分計算的時間,它基本上是不需要的。而對於人類來說,再天才的人類,前面的積累也必須要做。

但是人類厲害在的地方是,他的一上來的感覺和視野,這部分我覺得可能是比機器更厲害。就從棋上來說,比如說我們的一些選手,再看了AlphaGo的棋之後,他能夠下出來一些很精彩的棋甚至還超過AlphaGo。但是你很難把它完美地從頭到尾演繹下來。AlphaGo和人類的關係還是很緊密的。

眾:請您探討一下未來圍棋的趨勢,就像您說的,吳老師說過的那種全域觀念,21世紀中後期,後面圍棋還會有什麼新的進展嗎?

江:吳老師說的是,像我們已知的知識,像圍棋邊角那些,其實你平時早就應該練夠了。如果你基礎的都不熟練的話,再給你講其他的反而是浪費了。他指的是棋盤中間的這部分,你的視野應該更廣一點,看大一點,中間的這些有很多空間值得你去想。這一部分,吳老師的確是高,但也是通過AlphaGo的印證得來的。

曹薰鉉老師,是吳老師的師弟,他是老早就意識到,吳老師精神上的強大。他說過,雖然我和他是同門,但是千萬不要拿我和吳老師比,因為我沒有他那種純粹的心。我一沒有他在棋上的浪漫感,二沒有他的純粹。

我的體會是兩方面,一個是,吳老師因為水準高,什麼都敢下,什麼都敢嘗試,即使是再大的比賽,他都敢把自己不成熟的棋拿出來下。這點我非常佩服。吳老師說,棋藝,只有在越大的比賽才越能拿出來檢驗啊。另外一個是,吳老師在最後研究最多的是《易經》,他有國學為底子。阿城老師說過,吳老師身上體現了中國的文脈,在中國文化這方面,他是做得最純粹的,他是用圍棋闡述了自己的人生觀。

所以說吳老師的棋很多看上去非常不成熟。但現在我想,覺得不成熟是我理解的問題,他可能已經探索到了他的真理了,可惜他的解釋,我當時沒明白,直到我看到AlphaGo,才明白。

眾:很多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都認為世界是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計算的,程式可以解決一切,你覺得圍棋是可以計算的?一個人圍棋水準很高,是不是僅僅因為他計算能力很強?還是說除了計算還需要人的直覺、人的智慧?圍棋是不是僅僅是一個計算的技術?如果是的話,那麼人工智慧當然是永遠無法超越的了。

江:我先說人的這部分。我覺得圍棋是很難計算的。圍棋對於人類來說,他的計算量太大了。如果說圍棋是依靠直覺的話,這句話又應該是錯的,圍棋的直覺是依靠你平時的計算勤奮的來得到。而你在下棋的時候,更多的是依靠你的經驗積累下來的直覺。

比如說,圍棋上的技術二間高掛,我們以前很多人很難掌握,首先是下得人少,沒有很多資料可供參考,同時也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中央的虛空的變化,我們計算不出來。吳老師也沒有把它簡單變成數字,簡單量化,因為這部分在圍棋上是很難量化的。即使是AlphaGo,它也沒有量化過。

絕大多數棋手的選擇,就像炒股一樣,你這個能賺百分之二十,很多棋手就賺了,你說這股票以後能賺到百分之八十,很多棋手選擇的是現實的百分之二十,因為他看得到。對於後面的百分之八十,棋手還會有另一種思維,就是我還有可能跌到百分之四十,這個風險誰能負?

那麼,吳老師很多棋,他沒有徹底量化,為什麼武宮正樹老師能被那麼多人記住呢?不是因為他有過那麼多戰績,而是因為他那一部分,使我們很多人不敢下的;吳老師為什麼這麼厲害呢?就是因為他不僅有理論還有實踐,他還很厲害,只是因為車禍而不能下了。

圍棋不可計算的地方還有很多,我覺得老祖宗最早發明真的是鍛煉腦力的。為什麼我講兵家會那麼喜歡圍棋呢?就是因為圍棋裡面虛虛實實,圍魏救趙,攻彼顧我,它裡面那些哲理性的東西,和兵家相似的太多了。

眾:AlphaGo和柯潔下完棋之後,deepmind的團隊不是向世界公佈了一百個棋譜嗎?我好奇的就是,咱們中國圍棋界,或者說世界範圍內,目前已經對這些棋譜做出了怎樣的研究和理解呢?

江:它是年初的時候,化名master在網上下了60盤,那個是快棋,跟人對弈的。讓我感動的是,他下棋的很多章法就和吳老師的六合之棋,裡面很多參考圖就是一模一樣。當時我就記筆記,遇到感動的地方就記下來,後來就出了一本書,就是AlphaGo的筆記,給我們的孩子們內部用的。

第二本,就是你說的那個,當時他給我們公佈的只有五十張沒有一百張。當時,經常有網友問我,你那個2什麼時候出來,無所謂出不出書,只要出筆記就可以了,我們自己印也可以。

那個2,坦白說很難出來,因為那裡面他公佈的下的那些棋,相對來說,我們看不懂的部分特別多。那這部分就是我說的,也可能這部分我們還是沒理解,但我能感覺出來,原來棋還可以這樣下,儘管它無理,但我們能看出他的路數。他的思路,以後一定有人會懂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