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京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2019年實現全覆蓋

中國江蘇網12月11日訊記者今天從南京市城管局瞭解到, 2018年, 南京全面推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開展垃圾分類行政村達到50%;2019年, 開展垃圾分類行政村達到100%;2020年, 基本建成農村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 形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有效模式。

生活垃圾農戶初分 保潔員二次分類

今天, 記者來到江甯區谷裡街道周村社區, 目前該街道給每戶村民配備廚余垃圾(濕垃圾)桶(綠色)和其他生活垃圾(幹垃圾)桶(藍色), 從源頭開始分解, 通過宣傳督導、積分兌換、城管執法、企業服務等手段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分類垃圾桶

社區工作人員介告訴記者, 每戶村民首先在源頭按“濕垃圾”、“幹垃圾”分成兩類然後分別裝入社區發放的垃圾桶中。 保潔員每天下午3點至4點清運濕垃圾, 次日早上7點半至8點半清運幹垃圾, 大件及有毒有害垃圾每週三清運一次, 有需要的可電話預約時間上門清運。 此外社區和城管執法人員會定期對農家樂的餐廚垃圾進行稱重, 記錄台賬, 發現產運量不符的情況, 會依據南京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進行查處, 證據查實農家樂經營戶將餐廚廢棄物提供給未取得收運服務許可的單位和個人, 或者放任其他單位和個人收運餐廚廢棄物的, 責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可處罰款。

接下來便是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

“幹濕垃圾”被送至街道在箭塘社區投資160多萬建設的垃圾分揀中心站, “濕垃圾”也就是廚餘垃圾經過發酵處理後由專業的公司在分揀中心站內生產成可袋裝固態有機肥;“幹垃圾”即其他垃圾, 再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大件及有毒有害垃圾。 大件及可回收垃圾除了可以變賣的物品之外, 交由專業再生資源公司進行回收再利用, 不可回收及大件、有毒有害垃圾, 統一轉運至區級垃圾處理站進行無害化處理。

生活垃圾變有機肥料 還能積分兌換日用品

周村社區村民以農家樂經營戶居多, 每到旅遊旺季, 餐飲生意特別好, 餐廚垃圾量自然很大。 分揀站內處理餐廚垃圾的設備, 日處理量達300公斤,

可以為日常垃圾末端處置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現場, 工作人員正在將一桶桶的餐廚垃圾倒入處理設備中, 旁邊的幾個大袋子裡面裝滿了呈黑褐色的有機肥, 餐廚垃圾經處理之後“變廢為寶”, 成為了瓜果蔬菜的好肥料。 此外分揀中心還引進了專業設備對“幹垃圾”進行自動化分揀。

周村社區垃圾分類流程

同時, 為鼓勵和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周村社區採取“分類可積分, 積分可兌換, 兌換可獲益”的辦法讓農戶從生活垃圾的源頭分類, 改變之前“分與不分一個樣”的情況, 社區實施“分類可積分, 積分可兌換, 兌換可獲益”的基本路徑, 鼓勵參與垃圾分類, 讓居民獲肯定、得實惠。 設置基礎分為20分, 根據分類情況、垃圾桶整潔情況、環境維護情況等類別,

由垃圾分類指導員現場打分, 再由農戶、保潔員簽字確認, 計算每戶每天得分情況, 通過榜單進行公示, 再憑社區蓋章生效的積分兌換券可在指定商鋪兌換米、油、鹽、醋、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據市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 高淳區先後建成5個村級有機垃圾處理站, 1個村可爛垃圾陽光堆肥處理房, 在建2座可爛垃圾陽光堆肥處理房, 日處理農村易腐爛有機垃圾能力建1200公斤, 年消減生活垃圾量約420噸, 降解成有機育肥約84噸, 今年, 高淳區還成為全國100個農村垃圾分類示範縣(區)之一。 江甯區穀裡、淳化兩個街道各有4個村進行了試點, 谷裡街道周村社區推行“兩次四分法”, 通過農戶初分和專業人員(垃圾分揀站)二次分類,

初步實現垃圾分類減量。 淳化街道濱淮和周郎社區引入專業公司運作, 定期開展分類回收積分兌換活動, 調動村民垃圾分類積極性。 浦口區永甯街道侯沖社區推行“二分四處理”模式, 並著力抓好長效管理, 在12個網格片區各配備1名垃圾分揀員和1名督導員, 保潔員和督導員每天收運垃圾時對農戶分類情況打分, 月底匯總得分情況, 並設置“紅黑榜”, 全年情況與“最美家庭”評比掛鉤。 六合區程橋街道、龍袍街道、溧水區東屏鎮一些村也開展了垃圾分類試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