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該如何規劃孩子們的時間?

我是一名老師, 除了被問及一些知識難點及題目之外, 我還會經常被問到一些有關“學習方法”的問題, 我大致對這些問題做了一個整理分類, 其中最多被問到的就是有關時間規劃的問題, 現在的孩子究竟應該如何規劃時間呢?時間規劃的意義又在於什麼呢?

為什麼作業要做到那麼晚?

相信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 都希望孩子能夠自主學習, 合理規劃好時間、按時完成作業, 然而事實就是孩子們的課外班是越來越多, 家庭作業的量也在不斷累加, 我聽到很多小學生每天完成作業的時間都是晚上22點之後,

甚至更晚。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在每天晚飯前就能完成作業?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還能按時參加鍛煉?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每天晚上還是有額外的時間來做閱讀學課外班呢?

我試圖嘗試著和一些孩子及家庭正面的瞭解了這個問題, 得到了很多答案。

我們先來試圖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做作業需要做到那麼晚?

1、孩子的時間安排不好

2、孩子不會寫, 花了很多從不會到會寫的功夫

3、干擾項太多

從孩子們及家長的回饋, 我們可以看出時間安排不好是更多家庭及孩子現在的問題, 那麼時間規劃到底應該怎麼做, 孩子又該如何專注學習呢?

很多家長制定了一個時間表之後,

有意圖的去培養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 但往往效果不好。

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劃了時間表執行不好的情況呢?

1、孩子並不認可時間表, 時間表都是家長根據自己的想法確定的;

2、時間表過分關注每個節點的時間, 而忽略每件事的完成情況;

3、孩子做作業不專注, 容易分心、被外界干擾;

這些問題在小學階段的孩子都容易犯這個錯誤, 孩子無力、家長操心, 那麼別人家的孩子又是怎麼避免這種問題的呢?

我們應該怎麼規劃才是有效的時間呢?

1、統籌安排作業時間, 集中時間段專心一門作業

很多孩子做作業喜歡打亂科目做, 10分鐘做數學、10分鐘做語文, 看似是在“調節”疲勞, 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提倡的方法, 反而是造成了孩子分心的現象。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梳理好一個科目的作業, 一股作氣, 專心完成。

遇見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標記, 暫時跳過, 把後面的題目一道道的寫完, 全部完成之後再來攻克難題。

2、零散作業, 碎片化完成

很多孩子都是在每天老師放學的時候再開始寫作業的, 其實白天有大量的零碎時間都被浪費了, 很多孩子不會抓住在課間、自習的時間來完成, 甚至有些時候必須要等到各科老師全部佈置完作業才打開本子來完成。 學校的課程作業通常都是課後的練習題, 孩子們完全可以在當天學習過知識之後, 就開始自主練習課後題目, 這樣能夠高效利用課後時間, 達到當堂鞏固的效果。 如果沒有課後練習可以完成,

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來進行計算的練習、英語單詞的朗讀記憶, 這些都是學霸的高效學習法。

3、避免干擾, 專心做題

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 家長不要多次打擾, 也不建議在書桌上放置很多的零食、水果, 也不要在書桌上放置“小說”、“雜誌”甚至是手機等電子產品, 防止孩子分心走神, 要盡可能的保持專注, 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一般不需要大量的“食品補給”及“思維拓展”, 為了保持勞逸結合, 可以適當的在寫作業超過40分鐘時, 起立活動一下, 簡單休息即可。

希望家長和小朋友們能掌握有效的時間規劃的方式, 合理安排時間, 提升學習效率!

更多內容請關注 北京學而思培優線上微信公眾號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