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著急找工作,“95後”青睞慢就業妥不妥?

目前, 各高校秋冬季校園招聘已逐漸接近尾聲。 在調查中發現, 相比80後、90後畢業生, 95後畢業生求職緊迫度明顯降低。 和畢業之後就忙於投簡歷、面試的畢業生不同, 畢業之後, 他們給自己幾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時間, 選擇遊學、做義工、實習, 或者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 呈現出“慢擇業”現象。

長城新媒體網評員杜雨:“快就業”和“慢就業”應該是大學生個體的選擇, 能在畢業後立即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這自然很好, 但如不打算在大學畢業這一年花太多時間找工作, 而希望做好畢業設計, 搞好學業, 在畢業後再慢慢找工作,

而且家庭經濟情況允許, 也沒有什麼不好。 大學生就業不能只看速度和數量, 要看就業的品質。 顯然, 如何全面系統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如何提供個性化、更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值得更多關注和思考。

長城新媒體網評員費羅傑:在筆者看來, 主動選擇“慢就業”並非良策。 畢業生“慢就業”表面上看來是在著眼未來, 為自己的人生創造緩衝期, 爭取更多機會, 而實際卻是一種逃避就業的表現。 正所謂, “逃得了一時, 逃不了一世”, 與其用時間做賭注去博取未來, 不如及時面對現實、轉變觀念, 拿出步入職場的勇氣, 去主動迎接畢業後的就業挑戰。 希望廣大畢業生都能理性看待“慢就業”的得失, 根據自身實際, 做出適合自己的人生選擇。

長城新媒體網評員秦曼麗:要實現大學畢業生充分就業, 需要多方面著手。 首先, 大學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 不應當脫離社會實際, 應將專業所學與社會實際相結合。 其次, 職業生涯的規劃教育應當貫穿始終, 不僅僅是在即將畢業的時候才匆忙地進行教育。 而在職業生涯規劃中, 要與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專業、理想相結合, 讓畢業生能夠在自己適合的崗位中發光發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