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黨建+”拓寬延川農民致富路

“黨建+”拓寬延川農民致富路

山地蘋果喜獲豐收。

延川縣圍繞“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大局,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牽住基層黨組織這個“牛鼻子”、抓住“能人”這個“領頭雁”、緊跟黨支部這個“火車頭”, 持續用力、精准發力, 多措並舉確保“抓黨建促脫貧”落地生根。 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 “黨建+”模式為全縣農民拓寬了致富路。

 牽住基層黨組織這個“牛鼻子”

延川縣永坪鎮聶家坪村“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 由村黨支部牽頭組建合作社, 通過“黨支部搭台, 合作社唱戲, 貧困戶致富”的方式,

解決大部分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和長遠發展問題。

村支部書記高葉平註冊成立了延川縣原野養殖專業合作社。 為了把合作社的效用最大化, 他把合作社當作杠杆, 一頭撬動黨支部, 另一頭撬動貧困戶。 合作社養豬以散養為主, 圈養為輔, 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生態肉食品, 很受市場青睞。

該合作社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打工, 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以資金或豬崽入股的方式, 資金不足的由合作社墊付, 年底按照合作社20%、貧困戶80%的模式分紅。

“由於我年紀大了, 務大棚不懂技術, 出去打工沒有人要, 自從村上成立了養殖合作社, 我常年在這裡打工, 既可以照顧生病的老婆, 一年下來還可以收入兩萬元!”家住聶家坪村的貧困戶張開台說。

抓住“能人”這個“領頭雁”

延川縣賈家坪鎮劉馬家圪塔村的“致富能手+貧困戶”模式, 以“支部帶黨員, 黨員帶群眾”的方法, 帶領村民發展棚栽業集體經濟, 引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劉馬家圪塔村36座大棚由國家核電有限公司和延川縣政府共同投資, 2016年12月中旬建成完工, 共投資716萬元。 村裡用“致富能手+貧困戶”模式, 把36座大棚承包給15戶村民, 2戶致富能手帶著13戶貧困戶;致富能手在為貧困戶做技術指導的同時, 還特地從延安聘請農技師為大棚戶進行現場教學。

“現在, 我大棚裡的西瓜已經賣完了, 收入3萬元左右, 比打工強多了。 其他大棚裡的西瓜、小瓜也都已經售完, 務好的一棚能賣到4萬元。 群眾看到了收益,

對發展大棚更有信心了。 ”貧困戶劉向軍感激地說。

除在川道發展大棚外, 劉馬家圪塔村還將在溝道發展養殖, 山地發展蘋果。 現在, 養殖場也已進入建設階段。

緊跟黨支部這個“火車頭”

乾坤灣鎮碾畔村探索出的“支部+企業+旅遊+產業+農戶”党建扶貧模式, 通過支部帶頭、黨員帶富、能人帶動, 精做紅棗產業, 細抓旅遊服務業, 深挖民俗文化, 建設農業體驗採摘園, 發展帶動民俗農家樂, 初步形成“紅棗領頭, 旅遊支撐, 民宿增收”的發展模式, 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 奠定了全村發展基礎。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我們村能發展這麼好, 村黨支部這個‘火車頭’可起了大作用, 年初的時候我們村黨支部帶頭發展紅棗產業, 給我們村建起了紅棗採摘園,

不僅解決了紅棗的銷路, 還吸引來了很多的遊客!”村民劉向紅說道。

(高學)

(來源於陝西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