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圍繞鄉村振興,譜寫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新篇章

省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主任 喻曉社

黨的十九大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域, 首次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既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繼承與發展, 更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要求與新目標。 對供銷社來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是難得的機遇, 又是嚴峻的考驗。 一方面, “鄉村振興戰略”為供銷社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一批強農惠農政策將陸續出臺, 各種資源配置將陸續向“三農”傾斜, 這些都為農業農村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

也給供銷社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另一方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農業現代化都需要供銷社這個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力量, 供銷社能否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充分發揮作用, 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黨的十九大報告用了“20個字”系統概括了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總要求, 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供銷社可以緊緊圍繞這20個字, 找准定位, 努力作為, 用扎實有效的工作業績來體現供銷社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價值。

一、加快構建新型為農服務體系, 在促進農業產業興旺上努力作為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 它的重點在於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

拉長產業鏈, 打造價值鏈,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供銷社作為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 要充分發揮網路、管道和組織優勢, 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 為農民、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新型社會化服務, 促進農業產業興旺。

這幾年, 全省供銷社系統積極創新為農服務方式, 一是以託管式、訂單式、合作式等多種服務模式, 為農業生產的耕、種、管、收、加、儲、銷等全過程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收儲加工、產品銷售等系列化服務。 今年, 全省供銷社系統以託管服務的方式, 為139.15萬畝耕地提供了系列化服務。 二是大力實施農村電商惠農工程,

全面推動中國“供銷e家”電商平臺落地江西, 成功打造了9個高水準的縣域運行中心, 推動了2個設區市和38個縣級供銷電商公司連通入駐“供銷e家”省級平臺, 初步形成了“互聯網+物流”模式。 今年1-10月, 全系統完成電商銷售總額47.55億元, 同比增長85.76%。 三是大力推進“5+N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工程,現已在余幹縣建設了1個節點型的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 在湖口縣、上高縣、安遠縣、上饒縣等地建設了4個農產品支點批發市場, 南昌冷凍冷藏農產品批發市場、贛南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節點市場和廣昌縣、尋烏縣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支點市場也正在積極規劃、籌建中。 這些新型服務體系的建設, 有力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水準, 提升了農產品流通效率,
促進了農業產業興旺。

今年, 江西省委省政府圍繞水稻、蔬菜、水產、果業、茶葉、油茶、藥材、苗木、新農村特色小鎮建設等九大農業主導產業提出了打造江西農業“九大工程”, 促進江西農業提質增效。 全省供銷社要緊緊圍繞江西農業“九大工程”, 通過進一步深化綜合改革, 不斷拓展為農服務領域, 提升服務水準, 努力推動江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助力鄉村產業興旺。

二、主動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促進農村生態宜居上努力作為

生態宜居是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 它既契合了農村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又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還實現了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供銷社在促進農村生態宜居上要充分發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路和農資經營服務網路優勢,

積極開展農村生產生活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工作, 大力推廣配方施肥、精准用藥, 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清潔田園, 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江西是全國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較早的省份之一, 江西省委、省政府從2006年起, 就按照統籌規劃、成片建設原則, 以鎮村聯動為抓手, 以培育中心村為重點, 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取得了明顯成效, 許多地方農村面貌都發生了嶄新變化。 江西省供銷社作為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 自江西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 認真履行相關職責, 主動發揮主體作用, 通過不斷強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健全回收與利用網路,指導農資企業通過科學配方,減量施肥等措施,減少了水土污染,為美化農村環境、淨化水土作了積極貢獻。今年,全省供銷社系統共開展配方施肥41.42萬畝、統防統治51.39萬畝,統一農機作業44.87萬畝。據有關專家測算,開展配方施肥、統防統治和統一農機作業,至少可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15%以上。下一步,全系統還將積極參與休閒農業與觀光農業,打造新農村特色小鎮,進一步促進鄉村宜居。

三、大力弘揚供銷合作社文化,在促進鄉村鄉風文明上努力作為

鄉風文明建設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有效途徑。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效。這就需要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包括科技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政治素質以及生態與環保素質等等,使農民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生活習慣、行為習慣。供銷社長期紮根農村、服務農業、貼近農民,在農村有著良好的形象,在農民群眾中擁有良好的口碑,供銷社就應該借此大力發掘合作社價值,宣導自信、民主、平等、公平與團結的合作社文化,使之成為入社農民社員的行為規範,切實促進鄉風文明。

多年來,全省供銷社系統一直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宣導苦幹實幹、勤儉辦社、一心為民、與時俱進的供銷合作社文化,打造供銷合作社文化品牌,這與黨的十九大宣導的鄉風文明可謂“異曲同工”。今年,江西省供銷社系統出了兩位元黨的十九大代表,一位是豐城市秀市鎮供銷社主任雷應國,一位是江西供銷綠能有限公司的淩繼河,他們既是基層供銷社職工,又是農民致富的帶頭人。其中淩繼河還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讚揚。他們苦幹實幹、一心為民的形象既充分體現了供銷社為農服務宗旨,也代表了新一代新型知識農民形象。

四、健全和完善供銷合作社合作機制,在推進農村有效治理上努力作為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鄉村治理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供銷合作社在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中,要積極推動各類基層組織與黨的基層組織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機結合、共同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執政基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近年來,全省供銷社系統堅持建立和健全供銷合作社合作機制,通過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吸收農民入社,成為了推進鄉村治理的有益補充。供銷社領辦創辦的農民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社聯合社既是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又是新型的農村服務主體,不僅能夠提高農民的組織水準,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散的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的談判地位與議價能力,而且還能夠有效溝通政府與分散農戶的聯繫,提高農民組織化水準,降低國家管理成本。截至目前,全省供銷社系統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領辦和創辦了3403個農民合作社,入社農戶達36.41萬戶。今年,全省供銷社系統推動農民合作社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由供銷社龍頭企業牽頭,組建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率先實現了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縣級全覆蓋。

目前,全省供銷社系統正在推動、吸收村集體經濟組織加入基層供銷社、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和惠農服務中心(農村綜合服務站),與村“兩委”共抓基層黨建、共謀經濟發展、共興鄉村文明,努力為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發揮重要作用。

五、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在促進農民生活富裕上努力作為

生活富裕是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水準、生活品質的現實需要。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在促進農民生活富裕上努力作為,既是供銷社綜合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供銷社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切入點。正如前面所述,供銷社無論是創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施農村電商惠農工程、推進“5+N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工程,還是恢復基層供銷社服務功能、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建設惠農服務中心(農村綜合服務站),其目的都是為了進一步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在促進農民生活富裕上有所作為。因此,供銷社要通過綜合改革,進一步發揮供銷社的獨特優勢,通過合作經濟組織這個有效載體,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生活水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這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全省供銷社系統要在鞏固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對標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牢牢抓住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這條主線,精心譜寫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新篇章。

健全回收與利用網路,指導農資企業通過科學配方,減量施肥等措施,減少了水土污染,為美化農村環境、淨化水土作了積極貢獻。今年,全省供銷社系統共開展配方施肥41.42萬畝、統防統治51.39萬畝,統一農機作業44.87萬畝。據有關專家測算,開展配方施肥、統防統治和統一農機作業,至少可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15%以上。下一步,全系統還將積極參與休閒農業與觀光農業,打造新農村特色小鎮,進一步促進鄉村宜居。

三、大力弘揚供銷合作社文化,在促進鄉村鄉風文明上努力作為

鄉風文明建設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有效途徑。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效。這就需要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包括科技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政治素質以及生態與環保素質等等,使農民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生活習慣、行為習慣。供銷社長期紮根農村、服務農業、貼近農民,在農村有著良好的形象,在農民群眾中擁有良好的口碑,供銷社就應該借此大力發掘合作社價值,宣導自信、民主、平等、公平與團結的合作社文化,使之成為入社農民社員的行為規範,切實促進鄉風文明。

多年來,全省供銷社系統一直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宣導苦幹實幹、勤儉辦社、一心為民、與時俱進的供銷合作社文化,打造供銷合作社文化品牌,這與黨的十九大宣導的鄉風文明可謂“異曲同工”。今年,江西省供銷社系統出了兩位元黨的十九大代表,一位是豐城市秀市鎮供銷社主任雷應國,一位是江西供銷綠能有限公司的淩繼河,他們既是基層供銷社職工,又是農民致富的帶頭人。其中淩繼河還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讚揚。他們苦幹實幹、一心為民的形象既充分體現了供銷社為農服務宗旨,也代表了新一代新型知識農民形象。

四、健全和完善供銷合作社合作機制,在推進農村有效治理上努力作為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鄉村治理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供銷合作社在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中,要積極推動各類基層組織與黨的基層組織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機結合、共同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執政基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近年來,全省供銷社系統堅持建立和健全供銷合作社合作機制,通過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吸收農民入社,成為了推進鄉村治理的有益補充。供銷社領辦創辦的農民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社聯合社既是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又是新型的農村服務主體,不僅能夠提高農民的組織水準,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散的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的談判地位與議價能力,而且還能夠有效溝通政府與分散農戶的聯繫,提高農民組織化水準,降低國家管理成本。截至目前,全省供銷社系統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領辦和創辦了3403個農民合作社,入社農戶達36.41萬戶。今年,全省供銷社系統推動農民合作社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由供銷社龍頭企業牽頭,組建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率先實現了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縣級全覆蓋。

目前,全省供銷社系統正在推動、吸收村集體經濟組織加入基層供銷社、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和惠農服務中心(農村綜合服務站),與村“兩委”共抓基層黨建、共謀經濟發展、共興鄉村文明,努力為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發揮重要作用。

五、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在促進農民生活富裕上努力作為

生活富裕是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水準、生活品質的現實需要。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在促進農民生活富裕上努力作為,既是供銷社綜合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供銷社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切入點。正如前面所述,供銷社無論是創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施農村電商惠農工程、推進“5+N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工程,還是恢復基層供銷社服務功能、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建設惠農服務中心(農村綜合服務站),其目的都是為了進一步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在促進農民生活富裕上有所作為。因此,供銷社要通過綜合改革,進一步發揮供銷社的獨特優勢,通過合作經濟組織這個有效載體,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生活水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這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全省供銷社系統要在鞏固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對標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牢牢抓住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這條主線,精心譜寫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新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