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戒煙後,親朋好友老是勸煙,甚至威脅我,是他們道德太敗壞?

一個人只要戒煙後, 就會發現親朋好友們的勸煙行為會越來越頻繁, 甚至會開玩笑式的用語言來威脅:“是不是不給面子?”“吸嘛!這麼怕死幹什麼?”“是不是兄弟?煙都不吸了?”

為什麼親朋好友不為自己戒煙感到高興, 還想把自己再拖下水呢?

恐懼是生物自我保護的本能, 它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我們來規避風險。 當我們不小心使用刀具切到手時, 我們就會對刀具切到手感到恐懼, 目的是規避有可能砸到自己的風險。

吸煙者一方面恐懼吸煙, 因為吸煙有著各種風險, 如健康威脅、吞噬金錢、社會邊緣化等;吸煙者另一方面又恐懼戒煙,

因為戒煙就意味著將失去很多權力, 如快感、釋放壓力、助人放鬆、提神醒腦、緩解無聊等。 (小編不承認吸煙有這些好處)

而吸煙者戒煙後會發現親朋好友們會頻繁勸煙, 甚至平時最吝嗇的小氣鬼也會突然變得非常大方, 還有的人更是用語言相威脅。 這正是因為他人的戒煙行為觸發了吸煙者自身的恐懼。

當吸煙者發現熟悉的人戒煙後, 就會本能的去權衡吸煙和戒煙, 而因為有過戒煙失敗的經歷(幾乎所有有點煙齡的吸煙者都有過戒煙經歷), 所以吸煙者一方面不想承受戒煙有可能失敗後的挫敗感, 一方面又恐懼因為戒煙而失去吸煙各種權利的可能性。

於是自我保護的本能被激發,

而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選擇性忽視所有的選擇, 保持現狀最好。 可是又有個熟悉的戒煙者在以親身經歷宣傳戒煙, 又如何能夠讓自己忘掉吸煙和戒煙呢?

這個時候, 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把戒煙者拖下水了, 當戒煙者重新吸煙, 就可以證明戒煙無比困難, 自己不戒是對的, 就不用再去權衡吸煙或戒煙, 就可以維持現狀。

實際上, 這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是自身難以察覺到的, 所以當戒煙者面對這一現象時, 不用感到疑惑或憂慮, 更沒必要去苛責他們, 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讓他人覺得不適的事情。

其實吸煙者因為這種恐懼感會說很多讓他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話, 他們自己也是察覺不到問題的。

如:“某某吸煙活到了90歲,

我為什麼要戒煙?”

“某某不吸煙也患了肺癌, 我為什麼要戒煙?”

“某某也吸煙, 我為什麼要戒煙?”

諸如此類不講邏輯的話語會經常從吸煙者的口中吐出, 並不是吸煙者本身覺得有道理, 而是恐懼感使他們不得不說這些話欺騙自己, 因為只有這樣一遍遍的欺騙自己, 自己就會慢慢相信, 就不用再去考慮戒煙, 更不用面對可能的戒煙失敗。

甚至有些吸煙者會到處宣揚吸煙無害論、戒煙有害論、專家陰謀論等。 可是你仔細考察考察他們的經歷就會發現, 他們其實也戒過煙, 次數還不少, 可是沒有一次成功, 於是絕望使他們對戒煙感到無限恐懼, 為了使自己不用再面對戒煙, 面對失敗, 他們會轉為極端的吸煙擁護者,

到處散播毀三觀的言論也僅僅只是為了獲得更多人的支持進一步的蒙蔽自己罷了。

非吸煙者非常喜歡用四個字來描述吸煙者:自欺欺人。 因為非吸煙者旁觀者清!——你怎麼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