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社區適老改造,離我們還有多遠?

上世紀末, 我區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經過多年的發展, 老齡化程度已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且呈現出人口老齡化速度快、空巢獨居老人增多的發展趨勢。 老人數量越來越多, 對社區環境、設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期, 由省住建廳主導的2017年度省級適老住區建設引導資金, 成為我區老小區適老改造的一個契機, 戚墅堰街道河苑西村成為我區首個“吃螃蟹者”。 今後, 省住建部門將逐步向基層推廣適老住區, 改變更多居民的生活, 我區的老人們也將從中受益。

河苑西村本月可建成省級適老住區

河苑西村建於2000年,

共有居民220戶, 其中老年人占比較高, 對社區適老改造的呼聲比較強烈。

整修綠化、澆築地坪, 近日, 河苑西村南面的廣場上正在進行熱火朝天的改造工程。 戚墅堰街道重點專案辦公室主任徐銘介紹, 這是河苑西村正在進行的適老住宅改造工程的一項內容, 將增設帶有扶手的休息座椅、廊架等休閒設施。 同時, 廣場南側的河苑文化活動中心也正在進行改造, 將成為河苑社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日間照料中心共兩層, 一樓主要從老年人健康需要出發, 配備醫療保健室、康復訓練室、心理疏導室、餐廳、衛生服務站等, 二樓則從老年人日常活動、興趣愛好出發, 配備閱覽室及多功能活動室等, 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醫療、保健服務。

目前, 河苑西村的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車位、無障礙停車場、生態景觀綠化、適老標誌牌、樓道照明等設施已經基本改造或新建到位, 社區內的體育健身設施也已更新。 圍牆上的弘揚孝文化噴繪, 濃厚了社區尊老敬老的氛圍。 各單元樓道內安裝了不銹鋼護欄, 護欄的扶手為木質。 老居民樓沒有電梯, 改造後樓道裡還裝了壁掛椅, 老人走累了可以歇個腳。 此外, 每個單元的電子防盜門和電子對講系統也已完成更新。

“整個改造工程始於8月, 將於本月底前竣工。 ”徐銘說, 改造工程有兩個亮點:一是邀請群眾代表全程參與, 提出意見建議;二是改造完成後, 將引入新的物業公司, 提供專業的管理服務。

據瞭解, 既有住宅適老改造包括配置養老服務用房、增設安防設施、增補露天適老活動場地、提供物業服務、無障礙化改造、增設電梯、環境整潔這七大項目。 滿足其中5項, 即可申請省級適老住區建設引導資金。 “除增設電梯外, 河苑西村適老改造能完成其中6項。 ”徐銘說, 河苑西村申請到了200多萬元引導資金。

大部分社區適老改造基本空白

花東社區位於中心城區, 共有居住房屋144幢, 總戶數5037戶。 社區中, 有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公房, 也有2000年左右建設的公寓樓, 老年人口占12%左右。 據瞭解, 在近年進行的社區環境改造中, 花東社區不少設施和服務已經達到或接近了省級適老住區的要求。

該社區已完成了所有樓道電子防盜門的安裝工作,

住宅樓梯和建築公共部位有扶手, 有符合規定的監控設施, 有多處露天活動場地, 內部環境較為乾淨整潔, 道路較為平整。 值得一提的是, 為關愛獨居老人, 社區還成立了銀齡之家, 每月開展一次活動, 由專人負責組織策劃, 服務隊伍由大學生志願者和黨員義工組成, 開展情感聊天、家政服務、心理疏導、親情關懷、愛心幫扶等活動, 並推進“獨居老人的幸福生活”課題研究。

不過, 除花東社區外, 我區其他區域的適老改造基本處於空白狀態。

記者從區老齡辦獲悉, 目前, 我區僅有經開區戚墅堰街道、潞城街道、丁堰街道開展了社區養老工作, 在部分社區推出了助餐、日間照料等服務。 但在中心城區和其它鎮、街道, 並未真正啟動社區養老工作。

有些社區雖然已經掛牌養老服務站, 但基本是整合社區(村委)活動室、衛生室、圖書閱覽室、健身場地等資源進行掛牌。

加裝電梯成為適老改造的最大難題

對於居住在老小區的老人來說, 出行最大的不便就是沒有電梯。 河苑西村適老改造中, 增設電梯是一大難點;而對於花東社區的居民來說, 老小區加裝電梯同樣是他們的企盼。

花東社區71歲的孔福效老人住在4樓, “現在還能爬爬樓梯, 再過幾年估計就爬不動了, 真希望能裝個電梯。 ”記者瞭解到, 除廣成大廈有電梯外, 該社區95%的樓房沒有電梯, 已有不少居民到社區提出增設電梯的要求。

老小區安裝電梯呼聲高, 但記者從區住建局獲悉, 我區目前尚未有一個社區完成增設電梯工作,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資金和增設電梯的監管問題。

記者瞭解到,此前,天甯區率先進行了老小區加裝電梯的試點。目前,兆豐花苑有兩幢樓房正在進行加裝電梯的改造,改造得到了單元樓全體業主的同意,資金的籌措則由業主按比例自籌。

今年9月,天甯區還出臺了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以單元樓為單位。凡屬私有住宅增設電梯的,其擬增設電梯服務範圍內全體業主為實施主體,實施主體可以推選不超過3名代表作為實施主體代理人,具體負責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相關工作。電梯增設在建築物占地面積範圍內的,應徵得所在單元樓全體業主書面同意;若電梯增設在建築物占地面積範圍外、佔用社區公共部位的,除了應徵得擬增設電梯所在單元樓全體業主書面同意外,還應徵得社區內專有部分占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天甯區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區住建局房管科科長董志峰表示。目前,武進尚未出臺有關管理辦法,上級有關部門也未有明確的政策。但相信,隨著增設電梯試點的成功,今後老小區增設電梯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資金和增設電梯的監管問題。

記者瞭解到,此前,天甯區率先進行了老小區加裝電梯的試點。目前,兆豐花苑有兩幢樓房正在進行加裝電梯的改造,改造得到了單元樓全體業主的同意,資金的籌措則由業主按比例自籌。

今年9月,天甯區還出臺了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以單元樓為單位。凡屬私有住宅增設電梯的,其擬增設電梯服務範圍內全體業主為實施主體,實施主體可以推選不超過3名代表作為實施主體代理人,具體負責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相關工作。電梯增設在建築物占地面積範圍內的,應徵得所在單元樓全體業主書面同意;若電梯增設在建築物占地面積範圍外、佔用社區公共部位的,除了應徵得擬增設電梯所在單元樓全體業主書面同意外,還應徵得社區內專有部分占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天甯區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區住建局房管科科長董志峰表示。目前,武進尚未出臺有關管理辦法,上級有關部門也未有明確的政策。但相信,隨著增設電梯試點的成功,今後老小區增設電梯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