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 | 黃仁偉:“習特會”交出高分答卷,中美關係U字形轉彎

當地時間7日, 備受矚目的首次“習特會”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落幕。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仁偉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專訪表示, 元首會的成果多於預期。

黃仁偉表示, 成果不妨概括為四個方面。 一是建立元首個人友誼、增進彼此熟悉。 二是相互交底, 瞭解對方底線, 防止因戰略猜疑生出摩擦。 三是建立合作、開拓新合作領域與機制。 四是危機管控, 防止危機由小變大, 由潛在變為現實。 探索危機管控機制因而也成為中美關係的題中之義。

黃仁偉認為, 第一、第二方面雙方都做到了。 協力廠商面有了很好的開端,

有些合作機制雙方提出了意向, 有些則開始談了, 算是完成了一半多。 至於第四點危機管控, 中美元首談到的部分機制過去就有, 另一部分機制屬於新提出的, 例如聯合參謀部對話機制新平臺等。 未來還有望在海空安全、朝核問題、南海問題以及經濟領域建立具體事務的危機管控機制。 危機管控機制有的剛剛起步, 有的初具意向。

縱觀四個方面, 一些取得了完滿成果, 一些開展得比較好, 取得了開端性成果。 加在一起, “習特會”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兩國領導人關於積極發展中美關係的表態、相互交底為具體部門負責人深入對話創造了前提, 打好了基礎。 ”黃仁偉說, “特別是把特朗普上臺後嚴重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予以消除,

中美關係得以從不確定走向比較確定, 從有可能對抗為主轉向合作為主, 把爆發大規模貿易戰的危險變成在‘一帶一路’和美國基礎設施兩個重大領域進行全面合作的可能性。 ”

黃仁偉表示, 這些轉變被一些人士稱作U字形轉彎, 要知道特朗普勝選後至他上臺前的2個多月中美關係氣氛不佳, 但在他1月上臺後百日內實現轉彎, 可謂來之不易。 但同時也要看到中美關係的反復性, 即便總體危機不出現, 中美兩國個別領域的分歧依然深刻。

談及新建立的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4個高級別對話合作機制, 黃仁偉表示, 這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延伸,

是一種有效的轉變, 使雙邊合作機制更全面 、更可操作, 也符合美方“以結果為導向”的期待。

據美國商務部長羅斯透露, 中美在經貿問題上還達成了一個“100天行動計畫”, 旨在致力於解決兩國存在的經貿分歧。 羅斯形容這是一個“加速度”的計畫, 沿途有“成績評估站”。

黃仁偉估計, 該計畫可能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如何防止貿易戰, 減少中美貿易不平衡。 雖然美國貿易赤字問題不可能根本解決, 但如果中國進口美國石油天然氣、美國放寬對華技術出口、增加美國服務貿易對華出口、擴大中國的服務業開放, 那麼這些手段均有助於減少美國貿易赤字。

二是投資問題。 中國對美國投資越多, 美國的就業、稅收和GDP等指標就越容易上升,

這有利於特朗普兌現為美國人民帶來就業的承諾, 但他不能用砍掉中國進口來增加就業, 況且很多中國進口產品也是美國製造不了的。 而中國的服務領域開放也將有助於美國對華投資。

三是匯率問題。 美國商務部、財政部並不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特朗普說中國操縱匯率, 是競選時的語言。 而且那時特朗普顧問團隊對中國匯率問題的認識還基本停留在5年前。 特朗普入主白宮後就明白, 中國早已不是5年、10年前的匯率機制了, 而且還在進一步朝匯率市場化方向轉變。 在這點上, 中美可以商量更好的人民幣美元匯率穩定、匯率透明的機制。 在歐元、英鎊不太穩定的背景下, 人民幣、美元匯率穩定是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保障。


四是基礎設施合作。 包括美國參與亞投行的問題, 意向已經有了, 接著就是怎麼進入的問題。 反過來, 美國的基礎設施如何向中國開放, 中國如何競標專案, 也將成為一項議題。

這些內容如果在100天內都能取得初步或重要進展, 並在50天或80天的時間節點內對成果進行檢驗, 那麼就會讓中美貿易戰、匯率戰的風險轉變為具體、全面對接經貿合作的機遇, 也反映中美領導人均講究務實高效。

當然, 中美元首會還有很多未解的問題。 例如, 亞太地區繼續以美日同盟為主, 還是中美合作為主?就朝核和“薩德”在韓部署問題以及下一步怎麼處理, 雙方尚莫衷一是。 在南海問題上雙方也沒有明確說法。 “這些問題將可能在外交安全對話機制中做比較細緻深入的探討, ”黃仁偉說。
文/張全

”黃仁偉說。
文/張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