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六所大學學費上調

(此文為新加坡新聞)

新加坡六所大學今年持續對學費做出全面上調, 公民的學費漲幅介於0.4%至4%。 報讀醫科、牙科和音樂等課程的學生將面對最大的漲幅。 上調後的學費也將繼續拉大國際學生、永久居民及本地學生之間的學費差距。

針對今年入學的新生,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管理大學大部分本科課程的學費將調高100元(漲幅約0.5%至1%)。 新躍社科大學及新加坡理工大學的本科課程學費將調高60元(漲幅約0.4%至0.8%)。 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學費將上調500元(漲幅為4%), 漲幅最大。

國大發言人指出,

國大一直致力於提高其教育水準, 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多元的大學體驗。 增設新的課程與雙學位組合、與海外大學建立合作交流關係、給學生提供更多遊學交換活動, 以及斥資建造大學城等各方面舉措都使得大學的運營成本上揚。 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壓力, 大學因此需要通過上調學費以維持並提升教學素質。

教育部發言人強調, 儘管學費有所增加, 政府依然會繼續大力津貼大學學費。 津貼後, 新加坡本科生一般支付大學教育費用的25%。 教育部與大學發言人都表示會繼續聯手通過獎學金、助學金、貸款、半工讀等各類計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以確保每一名應獲援助的貧困學生都能負擔得起大學教育。

學費全面調高後,

2017年入學的永久居民將支付本地學生學費的1.4倍。 國際學生的學費則是本地學生的兩倍, 外加7%的消費稅。 在籍學生依舊只需支付入學時的學費, 不受此輪學費上調的影響。

黃淑惠(19歲, 初級學院應屆生)受訪時說, 只要大學是在提升教學品質和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學費上調, 她就可以接受。 同時申請本地和英美大學的黃淑惠認為, 本地學費相比下還是比較負擔得起的, 因此學費上調將不會影響她的抉擇。

“最重要的還是看大學能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和體驗。 ”

沈孜文(20歲)是一名來自馬來西亞怡保的SM1獎學金得主, 此次申請了英國大學, 以及本地的醫科專業。 如果作為一名國際學生在國大讀醫科, 一年學費高達5萬8650元, 相較海外大學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他也指出, 鑒於較低的生活費和良好的就業前景, 在本地讀醫毫無疑問是首選, 但是如果申請不到獎學金, 上漲後的學費將帶來更大壓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