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央廣聚焦“天津醫院虛開治療費” 天津徹查民政服務機構財務問題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的《這28項治療我都沒做過》被患者發現了, 有的也被忽略了, 因為要發現一個很不容易。 而在公立醫院, 特別是當患者個人不需要墊付資金時, 這樣的問題就隱藏的很深, 這應該不是一個個案, 為什麼這個問題這麼多年沒有被發現?所以主管部門應該規範好醫院的行為, 保護好患者的利益, 不要什麼事都靠記者去披露。 社會對違法經營者也有監督的責任, 各方要齊心合力。

▐ 經濟之聲:

天津民政局老年病醫院虛開的治療費為什麼可以通過層層審核?報銷是怎樣一個流程?

▐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這裡邊有一個潛規則的問題, 這個醫院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流程就是醫院在開具了住院費用清單之後, 把費用清單上交給離休幹部的原單位, 再通過原單位上交到老幹部局, 老幹部局再上報財政。 ”

▐ 經濟之聲:

許多住院老人及家屬對此都有意見, 但他們為什麼不願意站出來抵制?有什麼顧慮?

▐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有兩個原因。 一個就是離休幹部的醫療費報銷並不是走社保的途徑, 而是通過原單位上交財政, 基本上離休幹部的治療費是全額報銷, 所以他們的損失並不是很大。 第二個就是床位問題, 有些老人住的是單間, 單間可能有兩張床位, 如果老人想住單間, 醫院會收取兩張床位費, 所以院方會要求這些離休幹部承擔另一個床位的費用。

如果老人把這件事情說出來, 他們可能又要承擔另一部分的床位費。

▐ 經濟之聲:

如何定性醫院的這種行為?它們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 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

實際上這個問題都是利益惹的禍, 因為他不用付費, 所以醫院開多少, 開什麼樣處方和他沒關係, 包括審核機制又不健全, 接受醫療服務的人不需要去核實治療的過程, 所以這就是制度上的一個漏洞。 這裡面涉及兩個問題:第一是國家的錢被套過來了, 如果直接進了自己的腰包, 那肯定會涉嫌貪污。 如何定性這個行為可能還要根據查實的具體情況, 因為虛開治療費用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

國家的財政資金被套走,

如國私分就是私分國有資產, 至於定性, 需要最後的調查結果, 有可能涉及刑法, 不僅僅是一個行政撤職可以解決的。

▐ 經濟之聲:

多年來已經形成的“頑疾”怎麼破解?

▐ 中國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

這個事件絕對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 醫療機構的報銷流程比較隱蔽, 一般的人很難瞭解其中的問題, 最主要的是有關部門把這個政策上、制度上的漏洞堵住。

首先醫療機構不能完全的實現商業化。 我們從制度上要能確保一些配套的細則可以落實到位。 第二, 有關部門一定要擔負起監管的責任, 針對專門的風險點進行堵漏, 比如開展一些專項的檢查、治理工作。 第三, 我們可以發揮社會的共治作用, 比如鼓勵公眾對醫院不當的行為進行舉報。

針對這種行為, 我認為應該一案多查, 有關領導應該承擔起領導的責任, 有關審計和監督部門也應該承擔起監督的責任。 同時媒體應該對此進行曝光和公示, 從而起到警示的作用。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