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藥品零差率銷售了,變革中求生的醫院、藥企和藥師還好嗎?

3月22日, 《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發佈, 一石激起千層浪。 4月8日零時起, 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啟動, 3600多家醫療機構全面取消15%藥品加成, 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設立醫事服務費, 435項醫療服務專案價格隨之調整。

4月7日臨近零點, 伴隨著北京各大中小醫院值班人員曬出通宵加班豐盛伙食的, 是繼2012年北京在5家公立醫院試點醫藥分離後, 北京醫改為破除“以藥養醫”, 給老百姓端上的這一道“硬菜”。

公立醫院從賣藥品到賣服務

4月8日起, 北京的3600多家醫療機構同時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此次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取消公立醫療機構15%的藥品加成,

並且實施“陽光採購”, 促使藥品價格平均降低20%左右, 打破“以藥養醫”的基礎。

同時, 這3600多家醫療機構中取消“掛號費”和“診療費”, 取而代之的是“醫事服務費”, 級別越高的醫院、醫生收費也越高, 患者付出的費用以及醫生的收益也同步增多, 這也是高品質醫療服務的價值體現。

另一方面, 一些醫療服務價格有降有升, 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的價格下調, 護理、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價值的專案價格有所上調。

《方案》實施之後, 醫療進程中醫生的“服務”將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這也就意味著, 公立醫院要從以賣藥品、用耗材、大檢查、多化驗為主獲益轉變為以提供科學合理優質的診療服務為主獲取收益,

從賣藥品向賣服務進行轉變, 從以藥養醫過渡到以醫養醫。

“零差率”之後藥品流轉還有靠山嗎?

“藥品零差率銷售”, 是指以藥品從藥企的進價直接賣給患者, 醫院不從中抽取哪怕一分錢利潤。 一方面完全杜絕了藥品中間利潤, 另一方面醫院的藥庫及藥劑科卻還要常規運轉, 進藥資金需要墊款, 人員報酬和日常損耗需要維持, 雖然有一定的國家財政補貼, 但仍是避免不了醫院的虧損走向。 而同樣, 原本背靠大樹好乘涼的藥企以及風光的醫藥代表也日子不好過起來。

“處方外配就是把原先醫院內的處方向社會化開放。 ”卓健科技總裁尉建鋒說, “原先沒有開放是有各種原因的,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開放之後,

對院內藥品的銷量、訂單量都會有影響。 而實行‘藥品零加成’之後, 處方強行保留在醫院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醫院為了減少虧損、同時為了達到‘藥占比’考核的目標, 反而會開始尋求處方外送的管道。 這種思路的轉變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

處方外配協力廠商藥事服務平臺

這些年, 國內多家醫院、藥企、互聯網公司開始嘗試藥品線上配送, 順應政策, 優化就醫體驗, 如浙江省眼科醫院互聯網醫院的線上藥品配送已經上線, 患者與醫生在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結束後, 醫生可進行電子醫囑的開具, 其中包括診斷、檢驗檢查以及指導用藥的電子處方。 憑藉電子處方, 患者可以到醫院自行取藥、也可以選擇處方藥物線上配送、還可以憑藉處方自己到就近的藥店去購買。

協力廠商藥事服務平臺雙向接入醫院和藥企, 並針對醫院、藥企、患者三方面疏通藥品匹配、自動審方、訂單管理、線上配送等業務流程, 如阿裡健康的藥事服務平臺、逸曜藥事服務平臺、卓健藥事服務平臺等。

處方外配之後, 藥品不受“零加成”政策限制, 可遵循市場化運作, 同時, 醫院將藥事服務“打包”給協力廠商之後也可以大量節省人資成本。 另一方面, 由於資訊流的打通, 藥品的流轉從源頭到源尾都得到資料記錄, 有據可依, 並可追溯。

不得不說, 對於藥企、藥店與其他提供醫院藥品服務的協力廠商公司來說, 大量的切入機會擺在面前, 從探索到成熟, 至少要三至五年的時間。

藥師轉型裂變之痛

醫療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 藥事託付給了協力廠商後, 藥師的價值又在哪裡呢?原本在醫院內就出於弱勢地位的藥師群體面臨著裂變轉型。

方向一:跳出體制

醫藥分開之後, 零售藥店是表面上的直接受益方。 隨著醫藥分家的進度加快, 藥店的快速壯大毋庸置疑, 藥店的戰略定位也將會從純粹的銷售變成服務。

這樣一來, 藥店或一些其他機構就會有大量的需求缺口, 需要尋求有經驗的藥師入駐。 一方面是外部的需求擴大, 一方面是內部緊縮, 大批藥師跳出體制則成為了必然, 各大醫院的藥劑科都面臨著洗牌。

方向二:挖掘深層服務

留在體制內的藥師群體也勢必要有一些新的動作。 國內醫院裡的藥師一直是一個比較受冷遇的角色,但實際上,醫生是負責確認疾病病情,結合某種疾病推薦用藥,而具體的關於藥性、藥理、怎麼樣去用,從藥品的本質來說,應該是藥師更專業。所以尉建鋒表示:“挖掘深層次的藥師服務,是藥師職業發展的一個轉型方向。”

為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開通了一個“藥師門診”,專門指導患者用藥。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婦產醫院等多家市屬醫院也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精准用藥門診(中心),通過對患者個體基因型的檢測,測算其服用藥物的準確劑量,並預測服用藥物後的療效及安全性,從而達到“一人一藥”的精准用藥治療。

無論是哪個方向,對於藥劑師來說,要跳出原本相對平靜的藥劑科的做事方式,還是需要勇氣並有一定難度的,這個變革的到來也不會太慢。

被“拆分殆盡”的醫院將是什麼樣子?

先有鼓勵並試點檢驗、影像、病理等科室獨立,再有醫生自由執業將不受醫院限制,現在醫藥也要分家……政策層出不窮之下,公立醫院正逐漸在被“拆分”,有實力的醫技科室、有“油水”的藥品、最寶貴的醫療人才都在被漸漸剝離,那麼未來的醫院又該是什麼樣呢?

“未來,醫院一定會往醫聯體、醫共體的方向走。”尉建鋒說。“目前醫改的兩個核心動力,一是錢(醫療成本),二是資源(醫療人才、醫療品質)。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均衡配置醫生資源,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使患者獲得價格合理、合適的醫療服務,分級診療、醫聯體、醫藥分家、病理等科室的獨立等等都是其中的手段。”

改變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此時的破或許是為了今後的立。制度的改革是大時代中推人向前的洪流,被洪流推著走,還是就此被淹沒,看信念,看根基,也看是否有借力而發的膽識和勇氣。對於醫院、醫生、藥企、藥師等等來說,這就是一條在變革中邁向新生的道路。

國內醫院裡的藥師一直是一個比較受冷遇的角色,但實際上,醫生是負責確認疾病病情,結合某種疾病推薦用藥,而具體的關於藥性、藥理、怎麼樣去用,從藥品的本質來說,應該是藥師更專業。所以尉建鋒表示:“挖掘深層次的藥師服務,是藥師職業發展的一個轉型方向。”

為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開通了一個“藥師門診”,專門指導患者用藥。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婦產醫院等多家市屬醫院也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精准用藥門診(中心),通過對患者個體基因型的檢測,測算其服用藥物的準確劑量,並預測服用藥物後的療效及安全性,從而達到“一人一藥”的精准用藥治療。

無論是哪個方向,對於藥劑師來說,要跳出原本相對平靜的藥劑科的做事方式,還是需要勇氣並有一定難度的,這個變革的到來也不會太慢。

被“拆分殆盡”的醫院將是什麼樣子?

先有鼓勵並試點檢驗、影像、病理等科室獨立,再有醫生自由執業將不受醫院限制,現在醫藥也要分家……政策層出不窮之下,公立醫院正逐漸在被“拆分”,有實力的醫技科室、有“油水”的藥品、最寶貴的醫療人才都在被漸漸剝離,那麼未來的醫院又該是什麼樣呢?

“未來,醫院一定會往醫聯體、醫共體的方向走。”尉建鋒說。“目前醫改的兩個核心動力,一是錢(醫療成本),二是資源(醫療人才、醫療品質)。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均衡配置醫生資源,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使患者獲得價格合理、合適的醫療服務,分級診療、醫聯體、醫藥分家、病理等科室的獨立等等都是其中的手段。”

改變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此時的破或許是為了今後的立。制度的改革是大時代中推人向前的洪流,被洪流推著走,還是就此被淹沒,看信念,看根基,也看是否有借力而發的膽識和勇氣。對於醫院、醫生、藥企、藥師等等來說,這就是一條在變革中邁向新生的道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