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傳奇戰機米格

現在是五代機的天下, 各國都以擁有五代機為榮。 但這之前, 有款戰鬥機速度幾乎可以雄霸世界。 實戰中, 連導彈都追不上。 然而, 這款傳奇戰機從交付到停產, 也只經歷了短短的12年。 這不禁讓人疑惑, 速度這麼恐怖的戰機為何這麼早就停產?

一款先進的武器裝備, 必然是要拿資料說話。 以我國最先進的殲-20為例, 2012年首飛後, 就一直與美國的F-22作比較。 從速度、隱身能力、載彈量等等被大量媒體、軍事專家連篇累牘的比較、報導。 其實這也沒啥, 畢竟能與美國最先進的戰機做對比, 證明我國戰機實力還不錯,

但實戰中往往比單純的比較資料要複雜很多。

而我們所說的這款傳奇戰機就是米格-25。 研究戰機發展史的人, 對這款戰機該是非常瞭解。 1960年由蘇聯的米高揚設計局研製, 它是首款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 打破了之前多項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記錄。 讓米格-25聲名大噪, 連當時美國都要退避三舍。

研製這款戰機的初衷是為了對付敵人的高空偵察, 於1970年量產裝備部隊, 前前後後生產了1200架。 多國都曾向蘇聯求購這款戰機, 當年可謂是輝煌一時。 過於優秀的速度性能, 讓其多用於偵察任務。 所有米格-25中, 有6成是偵察型, 3成是截擊型, 一成是教練型。

但是, 米格-25也飽受詬病。 因為速度是其最大的優勢, 讓研發人員在這上面精益求精。

使用不銹鋼高密度材料, 導致機身太重, 三MH以上的速度並不能支撐太久。 而且它除了在高空高速上具備優勢, 低空飛行及機動能力都偏弱。 因此在新戰機研發出來後, 米格-25就逐漸顯得不那麼實用, 直到1984年, 米格-25停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