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實版的“捉妖記”這樣上演?!

在21世紀的今天, 一些地方仍有“驅鬼捉妖”的陋習。 家裡遇到點什麼事, 總會想著找個有“道業”的“神漢子”來家裡做做法事, 清理清理那些“不乾淨的東西”。 也因為這樣的陋習, 直到現在, 從事“神漢子”、“神婆子”這類“職業”的仍有人在。

香港“鬼片”中, 演員林正英扮演的“驅鬼道長”的角色深入人心, 也是許多人心中“神漢子”的螢幕形象

但“驅鬼捉妖”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有的人認為, 這些“神漢子”們, 不過是些深諳心理學的江湖騙子罷了。 但無邪君(微信公眾號:中國反邪教)卻覺得, 他們除了是“心理學家”, 還可能是“化學家”。

因為, 從“抓鬼”到“殺鬼”, 再到“花式烹調小鬼”, 他們有著一整套熟練的“技藝”。 而從這些“技藝”中, 我們總能看到許多現如今已被大眾所熟知的化學現象。 至於所謂的“捉鬼”現場, 其實更像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化學實驗室”。

今天, 就讓無邪君為你一一盤點江湖術士們那些不算高明的“捉鬼”伎倆——

“江湖騙術”之——捉妖術

要“捉鬼”, 必須先看到“鬼”。

一般情況下, 那些江湖術士們來到家中的第一步, 就是用他們所謂的“法力”讓你家裡的“鬼”顯形。 操作步驟一般如下:

江湖術士們手持桃木劍, 故弄玄虛地踏著作法的步子來到你家光線幽暗的灶間、廁內或犄角旮旯, 口中念念有詞, 身體跟打擺子一樣舞動。 突然, 點點“鬼火”真的出現, 繼而晃動著向黑暗處飄去!這時候,

他們會告訴你:看!你家裡真的有鬼!

學術解讀

其實, 這是他們趁人不注意, 在黑暗處偷偷撒了磷粉, 而磷的燃點很低, 只有幾十度, 遇到他們舞動而扇起來的風, 就會發生自燃, 從而著出火來, 且隨風飄動。 所以, 這根本不是什麼鬼。 這個原理, 跟我們會在墳地裡看到“鬼火”是一樣的, 其實就是空氣中游離燃燒的磷化氫氣體, 因磷化氫燃燒有藍綠色火焰, 所以出現“鬼魂顯靈”的誤解。

但江湖術士們的表演還會繼續。 有“鬼火”飄出來後, 接著, 他們就會掏出隨身攜帶的黃紙、雜骨和白瓷碗, 把它們擺放在一旁, 說黃紙能讓“鬼怪”顯形, 而雜骨和白瓷碗被稱為是“拘鬼”的刑具。 在用桃木劍與臆想的“鬼怪”一番打鬥後, 他們假稱可以讓“鬼怪”顯形了。

於是, 他們把黃紙放在點著的香火頭上烘烤, 不一會兒黃紙上就會燒出一圈痕跡。 如果痕跡像蛇, 他們就說你家有蛇精盤據。 如果痕跡像鼠, 他們就說你家有鼠精作祟。 如果痕跡像狐狸, 他們就說你家有狐狸精作怪……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學術解讀

其實, 他們手裡的黃紙是預先處理過的:提前用乾淨的毛筆蘸著硝酸鉀溶液, 在黃紙上畫出這些動物的圖案。 晾乾後, 畫過的地方就附著了一層硝酸鉀晶體小顆粒。 由於硝酸鉀晶體是無色的, 所以單從外觀上看不出已做了手腳。 當香火頭接觸到硝酸鉀時, 硝酸鉀就發生分解反應, 釋放出氧氣。 而氧氣有助燃作用, 所以凡是粘有硝酸鉀的黃紙部位就會自行不充分燃燒,

其它部位不會燃燒, 這樣就燒出了所謂的“鬼”的形狀。

“江湖騙術”之——斃妖術

1、揮劍斬妖

“鬼怪”抓到了, 下面就要考慮如何“斬殺”這些害人的壞東西了。 江湖術士們往往會揮動桃木劍向“妖怪”顯形的黃紙劈去, 緊接著再向“妖屍”身上噴一口水。 但見紙面瞬間“鮮血淋漓”, 甚為恐怖, 好似“妖怪”真的被斬殺了一樣。

學術解讀

其實, 黃紙還是事先經過處理的:先用筆在紙上沾堿水畫出流血的鬼形, 曬乾後“鬼”便會隱去。 而當江湖術士們噴出事先備好的薑黃水時, 薑黃水與堿水相遇會變紅, 便在黃紙上形成了似乎有鮮血流出的假像。

2、火燒妖怪

還有一種殺“鬼”的方法是把“鬼”燒死。

一般這時候, 江湖術士們會手舞足蹈一番, 口中念叨著:“天靈靈地靈靈”、“唵嘛呢叭咪吽”等咒語。

然後, 他們的手指便會瞬間燃燒起來, 緊接著, 立刻含一口液體, 噴向正在燃燒的手指, 手指會越燃越旺。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燒鬼”!

學術解讀

其實江湖術士們預先在身上分別放置了樟腦粉、磷和硫磺。 “燒鬼”表演時, 他們偷偷將這些粉末都沾到手指上, 由於硫、磷易燃, 一經接觸空氣即發生自燃, 而樟腦粉又極易在燃燒中揮發帶走熱量, 所以燃燒時會保護手指不被燒傷。 此時, 江湖術士們口中所含液體也不是水, 而是酒, 所以噴出後會讓火突然變旺, 其目的在於震懾觀眾的感官。

3、水中斃鬼

還有一種殺“鬼”伎倆, 是在水中將“鬼”了結。

江湖術士們會打來一盆水, 然後繞盆作法, 口中假裝念著咒語。 突然,水中火起,且有火球繞盆盤旋,過一會兒就熄滅了。接著,水中竟有鮮血出來。他們謊稱,這是自己做法事將水盆裡的“鬼”殺死了。

學術解讀

水中之所以能起火,是因為他們偷偷在水裡放了一塊鈉,鈉為活性元素,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大量的熱量,故能燃燒。燃燒後水盆見紅,是因為這些江湖術士們又偷偷將酚酸液滴入盆中,酚酸遇堿溶液即可變紅,而鈉與水反應後恰恰生成堿溶液,故現出所謂的“鬼血”。

“江湖騙術”之——烹妖術

1、油炸妖怪

也許是“妖怪”炸著好吃,有些江湖術士還喜歡架起個油鍋炸“小鬼”。

具體“烹飪”方法如下:待把油鍋燒沸騰後,江湖術士們就大顯“神通”,把他們斬殺的“小鬼雜骨”放進油鍋裡開炸。炸之前,他們還會把雙手浸進油鍋,試試油鍋的溫度。望著冒泡的油鍋裡的那雙手,你可能會嚇得捂住雙眼,可人家仙姑神漢卻泰然自若地說:“此油已開,可以炸鬼了”!炸著炸著,還真能聽見“雜骨”發出“吱吱”的類似慘叫的聲音。

學術解讀

其實,這些江湖術士是偷偷在油鍋裡放了硼砂或醋。硼砂遇點熱就產生氣體,氣體朝上一湧就像開鍋。醋也是一個道理,沸點低,這樣給我們帶來的視覺效果好像看似鍋開了,實則油只是微熱,人的雙手不會被這點溫度燙傷。至於那鍋裡“雜骨”的慘叫聲,是因為他們提前在“雜骨”的骨髓裡放了點水銀,水銀遇到稍高點的溫度就會爆裂,爆裂聲就被他們描述為像“鬼”被油炸在慘叫一般。

2、生吃鬼骨

大概是“妖怪”的骨頭有嚼勁,有些江湖術士還喜歡生吃鬼骨,而且還吃得非常香!

他們會把“拘鬼”用的白瓷碗摔在地上,揀幾片碎渣送到嘴邊,說有些“小鬼”就藏在這碎渣裡,他們要像鍾馗一樣生吞了這些“小鬼”。說完,就大嚼特嚼起來。

學術解讀

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去吃白瓷碗的碎渣,而是在揀碎渣時,把預先藏好的魚鞘骨拿進手裡。而這些經處理後的魚鞘骨,長得跟白瓷碗的碎渣一模一樣。這些魚鞘骨不僅好嚼,不傷嘴,還能補鈣呢!

3、口啖火鬼

有些江湖術士還敢把“鬼”烤了吃。他們在捉“鬼”時,常常會說“小鬼”跑進了棉團裡,然後他們把這些棉團沾上煤油點燃,接著放入口中,合上嘴,過會兒拿出,棉團滅了,而口腔毫無損傷。

學術解讀

其實,這類江湖術士事先用石榴皮水或硼砂水漱過口,而這類水質的化學成分有麻醉、收斂、耐高溫的作用。另外,他們一定是要用棉團沾煤油而不是沾汽油,然後點燃。因為汽油比較活躍,燃燒時易濺,容易燒傷口腔,但煤油不會。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無邪君列舉的一部分江湖術士們慣用的“化學伎倆”,其實他們尋“鬼”找“鬼”、捉“鬼”殺“鬼”的道道還有很多,而且那些過程基本上也都是靠化學反應來實現的。

事實上,這些化學原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見到,比如魔術、雜技等演出。但像前文說到的“神婆”、“神漢”,靠這些伎倆坑蒙拐騙就不對了。甚至一些偽“大師”、邪教頭目,會利用這些伎倆鼓吹自己有特異功能,進而神化自己,以達到蠱惑人心的目的。

所以,再遇到這類讓人啼笑皆非的“捉鬼”鬧劇,咱們可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被騙呀!

往期回顧

突然,水中火起,且有火球繞盆盤旋,過一會兒就熄滅了。接著,水中竟有鮮血出來。他們謊稱,這是自己做法事將水盆裡的“鬼”殺死了。

學術解讀

水中之所以能起火,是因為他們偷偷在水裡放了一塊鈉,鈉為活性元素,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大量的熱量,故能燃燒。燃燒後水盆見紅,是因為這些江湖術士們又偷偷將酚酸液滴入盆中,酚酸遇堿溶液即可變紅,而鈉與水反應後恰恰生成堿溶液,故現出所謂的“鬼血”。

“江湖騙術”之——烹妖術

1、油炸妖怪

也許是“妖怪”炸著好吃,有些江湖術士還喜歡架起個油鍋炸“小鬼”。

具體“烹飪”方法如下:待把油鍋燒沸騰後,江湖術士們就大顯“神通”,把他們斬殺的“小鬼雜骨”放進油鍋裡開炸。炸之前,他們還會把雙手浸進油鍋,試試油鍋的溫度。望著冒泡的油鍋裡的那雙手,你可能會嚇得捂住雙眼,可人家仙姑神漢卻泰然自若地說:“此油已開,可以炸鬼了”!炸著炸著,還真能聽見“雜骨”發出“吱吱”的類似慘叫的聲音。

學術解讀

其實,這些江湖術士是偷偷在油鍋裡放了硼砂或醋。硼砂遇點熱就產生氣體,氣體朝上一湧就像開鍋。醋也是一個道理,沸點低,這樣給我們帶來的視覺效果好像看似鍋開了,實則油只是微熱,人的雙手不會被這點溫度燙傷。至於那鍋裡“雜骨”的慘叫聲,是因為他們提前在“雜骨”的骨髓裡放了點水銀,水銀遇到稍高點的溫度就會爆裂,爆裂聲就被他們描述為像“鬼”被油炸在慘叫一般。

2、生吃鬼骨

大概是“妖怪”的骨頭有嚼勁,有些江湖術士還喜歡生吃鬼骨,而且還吃得非常香!

他們會把“拘鬼”用的白瓷碗摔在地上,揀幾片碎渣送到嘴邊,說有些“小鬼”就藏在這碎渣裡,他們要像鍾馗一樣生吞了這些“小鬼”。說完,就大嚼特嚼起來。

學術解讀

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去吃白瓷碗的碎渣,而是在揀碎渣時,把預先藏好的魚鞘骨拿進手裡。而這些經處理後的魚鞘骨,長得跟白瓷碗的碎渣一模一樣。這些魚鞘骨不僅好嚼,不傷嘴,還能補鈣呢!

3、口啖火鬼

有些江湖術士還敢把“鬼”烤了吃。他們在捉“鬼”時,常常會說“小鬼”跑進了棉團裡,然後他們把這些棉團沾上煤油點燃,接著放入口中,合上嘴,過會兒拿出,棉團滅了,而口腔毫無損傷。

學術解讀

其實,這類江湖術士事先用石榴皮水或硼砂水漱過口,而這類水質的化學成分有麻醉、收斂、耐高溫的作用。另外,他們一定是要用棉團沾煤油而不是沾汽油,然後點燃。因為汽油比較活躍,燃燒時易濺,容易燒傷口腔,但煤油不會。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無邪君列舉的一部分江湖術士們慣用的“化學伎倆”,其實他們尋“鬼”找“鬼”、捉“鬼”殺“鬼”的道道還有很多,而且那些過程基本上也都是靠化學反應來實現的。

事實上,這些化學原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見到,比如魔術、雜技等演出。但像前文說到的“神婆”、“神漢”,靠這些伎倆坑蒙拐騙就不對了。甚至一些偽“大師”、邪教頭目,會利用這些伎倆鼓吹自己有特異功能,進而神化自己,以達到蠱惑人心的目的。

所以,再遇到這類讓人啼笑皆非的“捉鬼”鬧劇,咱們可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被騙呀!

往期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