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懸浮在百米絕壁之上——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溶岩美術館

溶岩美術館, 人文建築設計新高度

165米, 大岩壁的垂直高度。

這樣的高度, 是鷹飛長空展開雙翼的高度。

這樣的高度, 是風嘯山谷大地迴響的高度。

在這樣的高度, 你看到飛鳥掠過的翩躚矯健的身形;

在這樣的高度, 你看到河流無盡連綿的峰叢鋪陳到天邊。

這樣的高度, 是游離於地面被約束的有限視野所無法企及;

這樣的高度, 有自由的想像釋放無窮藝術創造力震撼心靈。

©金偉琦

165米, 溶岩美術館的高度。

風雲變幻, 萬峰疊嶂, 自然畫卷, 在溶岩美術館的璃幕上映現。

千山攀越, 百舸爭流, 人類生機, 在溶岩美術館的璃幕上定格。

在深谷高山。 蒼穹之下, 岩壁之上, 有亙古的藝術之光, 照亮思想。

©金偉琦

一座平凡的美術館, 但它“懸浮”在百米絕壁之上

這裡是貴州省黔西南州的安龍縣, 是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的索道攀岩的起點, 而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頭頂之上那座“懸浮”在百米高處的溶岩美術館。

©金偉琦

©金偉琦

©金偉琦

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位於安龍縣篤山鎮梨樹村海尾。 這裡是一個方圓約700畝的山谷。 山谷呈口袋形, 由群山環抱圍合而成, 山谷的北側是一面垂直聳立的巨大岩壁, 高逾百米, 穀底一條蜿蜒的河流, 從遠方流淌到此。 此處有兩個天坑, 河流到這裡突然轉入地下而從地面消失, 這也是此地得名“海尾”的原因。

得益于富集的喀斯特地貌, 以及獨一無二的自然條件, 海尾峽谷成為戶外愛好者、特別是攀岩和登山者的天堂。

©楊小華

溶岩美術館就修建在海尾山谷北側的巨大岩壁之上, 從那裡可以俯視整個山谷, 奇峰、怪石、河流、天坑, 以及谷底的遊客服務中心建築群都盡收眼底;稍抬頭, 是一望無際的萬峰如林。 日出、日落、雲卷、雲舒, 置身溶岩美術館, 有一種不真實的幸福感。

溶岩美術館的正立面呈乾淨弧形, 通體由玻璃幕牆組成, 這種處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將海尾山谷的壯美景色收入建築內部, 使建築內部的使用者可以觀賞群山和河谷的全景之美。 同時, 玻璃的質感也很好的協調了建築與建築所在場地的關係,

即:用輕透來對話堅硬奇峻(的懸崖和石壁), 從而使作為外來物的建築和崖壁融為一體。 建築外立面沒有凹凸變化, 或者豐富穿插, 在空間上也並不追求奇巧, 在設計師看來, 在如此的大山大水中, 在如此的奇峰絕壁上, 所有的人工的小機靈都很難和大自然對抗;要想使建築能和環境對話, 最好的方法是以靜制動, 以平凡來襯托自然造物之奇、之美。

©金偉琦

©金偉琦

溶岩美術館建築內部面積約800平米, 室內二層, 分別是展廳和會議及配套服務區;室外也有兩層, 分別是位於建築屋頂的公共觀景台和位於建築底板下面的戶外休息區。

©金偉琦

©金偉琦

©金偉琦

©金偉琦

建築平面呈類月牙形, 但不是很對稱, 造成這個形狀的原因是基地複雜的現場條件:複雜的高差變化,

不穩定的崖壁條件, 以及大量不規則分佈的巨型浮石(因為基地位於懸崖邊緣, 土地平整只能人工進行, 大尺度的石塊無法搬運, 給建築基礎的選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設計團隊在現場放線後, 對原方案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後, 才得到現在的平面。

©金偉琦

©金偉琦

©金偉琦

©何崴

©何崴

©何崴

©何崴

©何崴

圖紙

總平面圖

會議層平面圖

展覽層平面圖

剖面圖

流線分析

草圖

專案資訊

專案名稱: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溶岩美術館

項目地點: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篤山鎮

業主:安龍縣荷韻旅遊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建築設計:三文建築/何崴工作室

主持建築師:何崴

設計團隊:陳龍、米健、孫琪、趙卓然、宋珂、吳前鋮、武洲、李婉

項目顧問:聶建、王濱

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

設計階段:2016年4月-2016年7月

建造時間:2016年7月-2017年7月

駐場工程師:靳雷柱, 何秀根

文案顧問:呂曉燕

合作單位:北京山嶽美途體育文化有限公司

室內施工圖設計:北京鴻尚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室內傢俱品牌:天一美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