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咖論跨境第19期無底線燒錢,大幅縮減利潤率,我的流量去哪兒了

很多跨境電商賣家會苦惱於做廣告沒效果, 投了很多錢, listing也足夠完美了, 商品圖也漂亮, 流覽率、銷量卻始終上不去,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今天請到了業內資深亞馬遜運營專家-夏昭談談《流量思維VS內容思維》。

經常有人會諮詢各種關於amazon運營的一些問題。 有問關鍵字怎麼寫的, 有問廣告PPC怎麼做, 也有問頁面文案如何構建, 也有問最近很火很火的VE帳號的, 但是我綜合來看就一個問題:我的流量在哪裡?

幾年前amazon上沒人做廣告, 一直賣的很好, 地鐵上/公交上到處都能見到拉著手推車的跨境電商從業者。

因為amazon平臺上賣家極少, 大流量被極少的賣家瓜分, 所以那個時候很少人去研究關鍵字, 也根本不在乎頁面文案的友好, 更別談什麼PPC和promotion。 我們總結一下過去的這種狀態, 我們把過去賣家的成功歸功於兩點:一是賣家在資訊差年代, 佔據了先機;二是在於早期買家獲取商品資訊的能力有限, 所以早期的賣家能抓住用戶的眼球和心, 不像今天amazon的戰火已經燒到FB,TWITTER,INSTAGRAM,SD等一切平臺了。

今天, 當我們再次去看amazon平臺的時候, 流量和商品SKU數量增加的極度不平衡, 讓很多賣家惆悵。 經常有人說:上傳了很多商品, 也做了很多廣告和促銷, 還找人做了商品的測評, 價格也很低, 為什麼總是沒有訂單, 我到底是關鍵字沒有寫好, 廣告沒有優化好,

還是站外引流做的太少了呢?很迷惑……我們賣家在流量導入上是過去賣家的十倍之上, 拋開賣家數量增加這個因素來看, 為什麼我們今天的大多數賣家的引流效果如此之糟糕呢?這是我們應該停下腳步來思考的問題。

內容思維廣義上包含了商品本身, amazon頁面, 關鍵字, 站外廣告等一切運營要素。 俠義的內容思維歸納為amazon的產品和頁面。 正如產品為王這個大家老生常談的問題, 可是有多少賣家真的潛心下來去研究這個話題, 又有多少賣家真的能深刻透徹的去理解這個話題?很多人都在說我的產品很好, 殊不知真正判定一個產品好壞不能僅從外觀, 供應商實力等表面的要素。

所以, 我們今天的賣家更多的是要關注我們在平臺上和平臺外的內容提供,

在引流的時候先要想好流量品質和自身平臺商品的匹配。 每個賣家不應該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關鍵字上, 而是應該做一個更有效的產品內容提供者。 只有重視產品和內容, 才能重塑使用者信任;而唯有信任, 才能在用戶注意力紛雜的時代, 抓住用戶的眼球和內心。

Amazon的新政策越來越嚴格, 但是我堅信, 對於堅持做內容的賣家而言是好事, 打擊的是投機倒把和破壞平臺規則的賣家。 我相信, 新政策之後, 將會有新的賣家崛起, 大賣家面孔將不斷更新。

這篇文章或許能解釋CPC轉化率越來越低, 消費越來越高的原因了吧。

關注訂閱公眾號, 我們下期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