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共助眼科醫聯體建設 解決眼科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

浙江線上-健康網12月11日訊當前, 眼科醫療領域都有哪些熱點和難點?眼視光技術發展又為行業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解決眼科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

12月8日~10日, 由浙江省醫學會、浙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辦,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協辦的2017年浙江省眼科學學術年會在溫州舉行。 來自國內外眼科領域的60餘位頂級專家學者就目前眼科熱點疑難問題進行探討, 深入分析了眼科醫聯體建設過程中的合作形式與模式創新。

專家學者縱論眼科醫聯體建設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是浙江省首個眼視光專科聯盟的牽頭單位。

在大會眼科醫聯體發展新模式論壇上, 該院院長、浙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瞿佳指出, 眼科醫聯體建設關鍵在聯, 重點在贏。 醫聯體要出實效, 就必須通過上級醫院與基層醫院建立長效的聯動機制, 避免“割麥子”現象和虹吸效應的出現, 才能做到真正的上下聯動, 從而實現醫聯體聯盟單位真正的互利共贏。

目前,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已經牽頭與杭州西湖之江眼科醫院、平陽縣人民醫院、樂清市人民醫院3家醫院共同組建緊密型醫聯體, 並牽頭聯合省內58家各級各類眼科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眼科中心或眼科組建浙江省眼視光專科聯盟。 醫聯體和專科聯盟的建立,

將充分發揮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的專業優勢和特長, 與省內各級醫院在臨床診斷、遠端醫療合作、患者服務、醫學教育、學術研究、學科共建等方面全面開展協作, 全力推進浙江眼視光醫療事業的發展。

在平陽縣人民醫院院長李先鋒看來, 醫聯體的建立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未來他希望以醫聯體建設為新起點, 通過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不斷提升醫院眼科綜合實力, 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基層醫院眼科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

除了大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院建立聯盟, 雙方之間定期的協作也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就通過定期下鄉的專家門診、手術帶教、遠端會診等形式與紹興、台州、余杭、常山等地的基層醫院在聯盟之外建立了緊密的合作。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認為, 把治療致盲性眼病的成熟經驗向有需要的地方推廣、培訓, 從而建立起“首診在社區, 治療在三甲醫院, 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模式, 這同樣也是對醫療資源的一種優化。

在姚克看來, 互聯網醫療與人工智慧的出現讓遠端會診變得更加便利, 也讓分級診療有了更好的技術依託, 從而讓醫療資源配置變得更加均衡。 但他也同樣強調人工智慧永遠是為醫生服務的, 機器並不能取代人, 只有讓更多的醫生享受到了技術帶來的便利, 才能真正為患者帶來福音。

“的確, 為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提供覆蓋面更廣的醫療服務, 醫聯體的建設是一種有益的模式探索。 ”在浙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姚玉峰看來, 要解決當下眼科醫療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 就必須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眼科醫聯體建設是一種新的重要的模式。

姚玉峰說, 醫聯體合作需要創新模式, 摸索出合理的機制, 做到患者受益, 又有利於各級醫院發揮積極性, 有利於學科的建設和加快人才的培養, 所有這些有待業界專家的建言獻策, 進行深入地探討, 提出真知灼見, 今年的眼科學術年會很好地利用了專家聚集的機會, 進行比較全面的介紹和討論, 產生了一些有價值的啟發性意見建議。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杭州院區副院長趙雲娥告訴記者,

目前該院也已經與淳安、臨安當地的醫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並通過定期的送醫下鄉、開闢轉診綠色通道等形式, 提升了縣級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 進而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共用。

大咖薈萃探討眼科熱點難點議題

除了探討眼科醫聯體建設中的模式創新, 展示浙江省在眼科基礎和臨床研究領域中取得的成就, 本次大會期間還舉辦了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新進展、微創玻切聯合白內障手術新進展暨眼外傷疑難病例研討和診治進展、角膜塑形鏡臨床驗配與新進展、海峽兩岸學術論壇等多個分論壇。 其中“眼科生物測量和IOL測算:精准極致”專場展示了眼科生物測量技術的最新進展, “iPSC分化來源色素上皮細胞治療黃斑變性臨床研究幹細胞專題講座”則帶來眼科臨床幹細胞研究的最新進展。

大會還設有青年委員專場論壇,舉辦了青年醫師手術視頻競賽等現場競技活動,為青年醫師們的成長提供了交流和展示平臺。

此外,姚玉峰、曹永葆、諸力偉、楊文忠、朱永唯、王曉敏、施天嚴、李志國、餘曉峰、陳偉、伍海建、沈麗君、鄭海華等13位眼科專家榮獲2017年度浙江省眼科工作突出貢獻獎。

國家科技資訊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眼科大資料聯合實驗室浙江影像閱片中心舉行了授牌儀式。由國家科技資訊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醫療健康平臺運營管理中心向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授牌。該中心的建設旨在將利用遠端眼科診斷系統,將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上傳給遠端中心,專家根據患者提供的影像資料進行病情分析,對病情做出初步判斷,為進一步確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的一種醫療手段。

這將突破地理範圍限制,共用病人病歷和檢查、檢驗資料,實現醫療資源、人力資源的共用,極大方便患者,使基層群眾享受到高水準、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節約患者看病時間和就醫負擔。

年會上,還舉行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華園控股共建醫聯體協作平臺簽約儀式。

之後,雙方將共同建立眼視光專科聯盟互聯網醫聯體平臺項目,促進分級診療改革落地,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率。該平臺將運用先進的產品及運營技術系統,構建眼視光專科聯盟互聯網醫聯體平臺,以資訊技術為紐帶連接醫院、醫生和患者,通過互聯網線上與線下融合醫療服務,提升醫院服務水準與能力,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提高醫院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浙江新聞+

本次大會的協辦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列中國醫學科學院的“2016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排行榜(眼科學)”學術影響力第一、科技影響力第二,位列2016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眼科)全國前四,2016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榜單百強,在2017年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行榜中位列中國醫療機構排行榜第16位,居國內眼科首位。醫院成立於1998年,2009年經省衛生廳批准增掛“浙江省眼科醫院”,設有溫州總院、杭州院區、之江院區等三個院區,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眼科專科醫院。目前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衛生部優秀重點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在國內乃至世界眼科領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iPSC分化來源色素上皮細胞治療黃斑變性臨床研究幹細胞專題講座”則帶來眼科臨床幹細胞研究的最新進展。

大會還設有青年委員專場論壇,舉辦了青年醫師手術視頻競賽等現場競技活動,為青年醫師們的成長提供了交流和展示平臺。

此外,姚玉峰、曹永葆、諸力偉、楊文忠、朱永唯、王曉敏、施天嚴、李志國、餘曉峰、陳偉、伍海建、沈麗君、鄭海華等13位眼科專家榮獲2017年度浙江省眼科工作突出貢獻獎。

國家科技資訊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眼科大資料聯合實驗室浙江影像閱片中心舉行了授牌儀式。由國家科技資訊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醫療健康平臺運營管理中心向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授牌。該中心的建設旨在將利用遠端眼科診斷系統,將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上傳給遠端中心,專家根據患者提供的影像資料進行病情分析,對病情做出初步判斷,為進一步確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的一種醫療手段。

這將突破地理範圍限制,共用病人病歷和檢查、檢驗資料,實現醫療資源、人力資源的共用,極大方便患者,使基層群眾享受到高水準、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節約患者看病時間和就醫負擔。

年會上,還舉行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華園控股共建醫聯體協作平臺簽約儀式。

之後,雙方將共同建立眼視光專科聯盟互聯網醫聯體平臺項目,促進分級診療改革落地,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率。該平臺將運用先進的產品及運營技術系統,構建眼視光專科聯盟互聯網醫聯體平臺,以資訊技術為紐帶連接醫院、醫生和患者,通過互聯網線上與線下融合醫療服務,提升醫院服務水準與能力,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提高醫院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浙江新聞+

本次大會的協辦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列中國醫學科學院的“2016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排行榜(眼科學)”學術影響力第一、科技影響力第二,位列2016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眼科)全國前四,2016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榜單百強,在2017年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行榜中位列中國醫療機構排行榜第16位,居國內眼科首位。醫院成立於1998年,2009年經省衛生廳批准增掛“浙江省眼科醫院”,設有溫州總院、杭州院區、之江院區等三個院區,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眼科專科醫院。目前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衛生部優秀重點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在國內乃至世界眼科領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