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英文報紙這麼難看懂?

因為你看錯報紙了。

不是所有的報紙都像英國那份報紙那樣難。

按道理說, 為了達到廣泛傳播的目的, 新聞報導應該是儘量簡單易懂,

讓盡可能多的人看明白, 用詞會淺顯易懂, 而不是刻意艱澀, 故作深奧。

這種容易看懂的文章叫做“新聞”, 一般是由記者經過採訪而寫的, 是為了揭露事實, 把事件的前因後果說清楚就達到目的, 看這樣的文章就像看一個故事一樣, 所以英文也叫story, 重要新聞叫top stories.

比如以下這篇文章, 是來自我當年在美國買《洛杉磯時報》, 我以前也一直以為很難, 從來沒看過, 今天拿出來一番, 發現這篇文章我沒查字典也看得懂。

這篇文章就只是對事實現狀的描述, 從標題就可以看出來, 沒有夾帶私貨,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

特意在官網把這篇文章找出來了。

Uber and Lyft have devastated L.A.'s taxi industry, city records showhttp://www.latimes.com/local/lanow/la-me-ln-uber-lyft-taxis-la-20160413-story.html

而一張報紙裡除了“新聞”之外, 還有另外兩種題材的文章, 都是以表達觀點為目的, 一種是評論, 另一種是深度報導。

而深度報導, 也是新聞的一種, 不過除了報導新聞外, 還要分析出新聞發生的原因, 而事情發生的原因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所以這種文章帶有強烈的個人立場或者偏見, 夾帶大量私貨。 這種文章往往長篇大論, 夾敘夾議, 也很講究用文采來煽動讀者,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方週末》的《刺死辱母者》。 所以這種文章的難度也不會很低。

南方週末 - 刺死辱母者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659

有一種報紙, 幾乎全部都是以評論為主, 比如國內的《人民日報》, 像我們這樣母語是中文人, 也沒幾個說能夠看懂《人民日報》的吧。

國內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追捧《經濟學人》, 很多人感覺就是難, 遂而放棄, 然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英文報紙難, 自己詞彙量還不夠。 《經濟學人》這這種流氓報紙就是以評論輔以少量深度報導為主, 夾帶大量私貨, 不遺餘力黑中國, 不知道為什麼在國內就成了高逼格的代名詞。

看看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的封面和目錄就知道了, 全是性生活不和諧的人寫的, 也沒什麼採訪能力的。

美國有兩個作家寫的書非常容易看懂, 一個是海明威, 一個馬克吐溫, 我們去看他們寫的《老人與海》以及《哈利貝克費恩歷險記》, 幾乎都不用查字典,因為這兩位元都是當記者出身,用詞傾向於淺顯易懂。而另外一位作家菲茨傑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中文版,但是英文版看了三次卻從來沒堅持看下去,因為實在是太難了,每句話裡都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就算把每個生詞查完,還是看不懂。因為菲茨傑拉德是典型的文藝青年出身,文筆傾向于華麗優美的“維多利亞風”。

所以如果要通過看英文報紙來練習英文的話,建議從難度低很多的新聞開始看起,以免挫傷積極性。首先要選對報紙,像《經濟學人》這種要堅決摒棄,而選擇BBC,CNN,路透社,《紐約時報》等等以新聞採訪為主的媒體,其次要選對題材,剛才列出的報紙裡也不全是新聞報導,也會包含觀點類的文章,看標題有沒有明顯觀點傾向就知道了。

新聞題材的文章,詞彙其實相當有限,因為行業內的那些詞彙也就那麼多,天天看時政類和科技類的,會發現每天都是遇到一樣的生詞,過不久都不用查字典了。

最容易看懂的科技類的報紙,因為沒那麼多瞎逼逼,都只是客觀報導最前沿的科技新聞。

最後,推薦兩個美國知名的IT新聞網站。

Ars Technica

Product reviews, how-tos, deals and the latest tech news

芬哥,前某500強外企工程師,現某知名消費品牌外企高級工程師。分享英語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也分享一些真實職場技能和感悟,說一些一般人不會告訴你的東西,用心寫每一篇文章,對讀者負責。

幾乎都不用查字典,因為這兩位元都是當記者出身,用詞傾向於淺顯易懂。而另外一位作家菲茨傑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中文版,但是英文版看了三次卻從來沒堅持看下去,因為實在是太難了,每句話裡都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就算把每個生詞查完,還是看不懂。因為菲茨傑拉德是典型的文藝青年出身,文筆傾向于華麗優美的“維多利亞風”。

所以如果要通過看英文報紙來練習英文的話,建議從難度低很多的新聞開始看起,以免挫傷積極性。首先要選對報紙,像《經濟學人》這種要堅決摒棄,而選擇BBC,CNN,路透社,《紐約時報》等等以新聞採訪為主的媒體,其次要選對題材,剛才列出的報紙裡也不全是新聞報導,也會包含觀點類的文章,看標題有沒有明顯觀點傾向就知道了。

新聞題材的文章,詞彙其實相當有限,因為行業內的那些詞彙也就那麼多,天天看時政類和科技類的,會發現每天都是遇到一樣的生詞,過不久都不用查字典了。

最容易看懂的科技類的報紙,因為沒那麼多瞎逼逼,都只是客觀報導最前沿的科技新聞。

最後,推薦兩個美國知名的IT新聞網站。

Ars Technica

Product reviews, how-tos, deals and the latest tech news

芬哥,前某500強外企工程師,現某知名消費品牌外企高級工程師。分享英語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也分享一些真實職場技能和感悟,說一些一般人不會告訴你的東西,用心寫每一篇文章,對讀者負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