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起底全球主流雷射雷達TOP10:有的融資1.5億美元,有的128線已推出

文|CAIA記者 薛蓉蓉

那麼, 雷射雷達為什麼那麼貴?

2012 年, 穀歌公開其無人車的成本:15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96 萬元)。 對無人駕駛汽車來說, 其中最貴的元器件是雷射雷達。 穀歌使用的是由Velodyne 開發的 64 線雷射雷達, 售價高達 7.5 萬美元, 占整車價格一半。

2016年8月13日, 前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2017年3月離開百度創立景馳科技)曾講到, 百度2015年12月買的雷射雷達70萬人民幣一個, 今年費用降到了50萬人民幣一個, 是非常昂貴的設備。 同時他還表示, 用昂貴的感測器和計算能力在無人駕駛汽車上是為了保障汽車的安全性,

僅靠攝像頭是不行的, 雷射雷達有比攝像頭高得多的保障, 可以用它來檢測攝像頭檢測不到的障礙物或者整個場景。

王勁

可以看出, 在無人駕駛汽車中, 雷射雷達作為安全保障的關鍵性技術部件, 直接關係到汽車的智慧化程度。 其造價之高, 是阻礙無人駕駛汽車量產的重要原因之一。

資料顯示, 2030年全球雷射雷達市場規模超360億美元。 根據美國汽車資訊諮詢公司 IHS Automotive預測, 202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將實現規模量產, 銷量將接近60萬輛;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 大幅高於兩年前的預估值1180萬輛。

國外10家主流雷射雷達廠商

1. Velodyne——美國老牌, 1983年成立, 最資深

在雷射雷達領域, Velodyne最資深。 成立於1983年, 2005年開始研發雷射雷達, 並于同年推出了第一款雷射雷達感測器。

2007年, Velodyne用一款 64線雷射雷達進入360°高性能雷射雷達領域, 同時對外出售第一款雷射雷達產品, 拉開Velodyne佈局雷射雷達的大幕。

在車載雷射雷達領域, Velodyne有著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谷歌在早期研究無人駕駛時, 使用的就是Velodyne提供的雷射雷達感測器。 Velodyne LiDAR目前已經和25個不同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達成了合作協定。 幾乎所有涉及的OEM主機廠和Tier 1供應商都在使用Velodyne的雷射雷達產品。 而除了百度、福特、穀歌、日產、富豪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客戶外, 一些已經投入運營的公共運輸車輛, 例如純電動無人駕駛小巴Navya Arma, 使用的也是Velodyne的雷射雷達產品。

Navya無人駕駛通勤巴士

其3D雷射雷達產品種類豐富, 目前該公司有包括HDL-64E、HDL-32E和VLP-16三個系列在內的多條產品線,

以後兩款雷射雷達產品為主。

2016年8月, 已經剝離於Velodyne主體的雷射雷達公司Velodyne LiDAR獲得由福特汽車與百度總金額為1.5億美元聯合投資。 未來, Velodyne LiDAR將量產最新款3D雷射雷達感測器以滿足居高不下的全球用戶需求。

就在本月, Velodyne宣佈正式推出128線雷射雷達VLS-128, 不僅可以實現設備的小型化使得無人車一改“頭頂大花盆”的形象, 甚至在量產情況下可進一步縮減成本。 VLS-128其探測距離相較於Velodyne的64線雷射雷達提升一倍, 而解析度則提高了四倍, 體積縮小了70%, 由於將大量的元器件整合到一張專用晶片中, 因此大大釋放了可用空間。

Velodyne雷射雷達

預計明年CES上, VLS-128會正式亮相, 到時候還會有更具體的參數公開。 值得注意的是, 這款性價比頗高的雷射雷達離真正落地還有一段時間,

預計2021年才推出, 因此這段時間內64線的大花盤仍是主導者。

2. Quanergy——美國新銳, 2012年成立,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

Quanergy在成立於2012年, 是一家專注於研發雷射雷達的初創公司, 作為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公司, 已經受到了風投和汽車零部件巨頭的青睞:2014年獲得來自三星電子風險投資, 特斯拉創始人及清華企業家協會天使基金的種子投資;同年完成 3000萬美金的A輪融資;2015 年獲得德爾福戰略投資, 德爾福收購了 Quanergy 部分股權, 目前兩家公司的工程師正在努力研發雷射雷達系統;2016年獲得1億美金B輪融資。

Quanergy CEO兼聯合創始人 Louay Eldada博士

Quanergy在今年初的CES消費電子展上發佈了“世界第一款面向自動駕駛汽車的固態雷射雷達”,

未來計畫將雷射雷達產品的價格削減至250美元左右。

Quanergy相關負責人表示, 儘管Quanergy從來沒有公開過任何針對量產車型開發的產品資訊, 但目前已經有包括賓士、現代和雷諾-日產在內的多家主機廠合作夥伴了。

Velodyne和Quanergy的產品差異在於, Velodyne的雷射雷達仍屬於固態混合的LiDAR, 這意味著其中驅動和探測元件是固定的, 但掃描系統是機械轉動式的。 但Quanergy屬於全固態的雷射雷達, 沒有任何可移動的零部件。

目前, 與Quanergy有大量合作事宜的企業已有:穀歌、蘋果、IBM、博世、奧迪、福特、戴姆勒等。

值得一提的是, Quanergy的一位創始人于天越來自中國, 曾是光伏企業Nanosolar的首席科學家。

3. Ibeo——德國老牌

Ibeo于1998年成立於德國漢堡, 公司專注於車載雷射雷達的應用研發。 2000年Ibeo被工業感測器公司SICK AG併入, 作為SICK AG的車載雷射雷達部門。2009 年Ibeo脫離SICK AG獨立,成為了一家獨資公司。

2010 年,Ibeo和法雷奧合作量產可用於汽車的產品ScaLa。這款產品可能今年走向量產,首用車型為奧迪A8。2016年8月,汽車零部件供應巨頭采埃孚收購了Ibeo 40% 的股權,這次收購主要是為了獲取 Ibeo 公司在雷射雷達(LiDAR)技術和環境感知演算法領域的專業技術。

就Ibeo雷射雷達產品來講,目前國內使用的主流產品為LUX4線和8線,多應用在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專案上。

4. Innoviz——以色列

Innoviz成立於2016年初,是一個專注于雷達感測器的初創公司,致力於量產級固態雷達感測器研發,並為其硬體開發配套輔助產品。

該公司的創始人和主要技術均來自以色列國防軍。公司目標是造出價格在100美元以下的固態雷射雷達。為了實現相比市場價格800倍的成本緊縮,Innoviz計畫削減雷射雷達的構成部件。這款終極產品將會非常小,體積是Velodyne64線雷達體積的百分之一。

2016年8月8日,Innoviz完成了一筆9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之一有“以色列比爾·蓋茨”之稱的企業家Zohar Zisapel。專為自主駕駛車輛設計的100美元級的固態雷射雷達有望在2018年開始生產。

5. LeddarTech——加拿大

LeddarTech於2007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市成立,剝離自加拿大國家光學研究所,是全球唯一一家基於專利、前沿技術的高級探測與測距系統供應商。

它主要為OEM主機廠、Tier 1供應商、零部件&子系統供應商、系統集成商提供LeddarCore IC感測器技術,用於開發ADAS/AD解決方案中的雷射雷達。

據StrategyAnalytics分析師Riches介紹,LeddarTech今年6月對外公佈了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固態雷射雷達IC路線圖。目前LeddarTech與法雷奧合作研發一款“最便宜的雷射雷達感測器”。

6. Phantom Intelligence

PhantomIntelligence和歐司朗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事業部在合作開發一款“可用於城市駕駛中低速障礙物探測的集成式、低成本的雷射雷達”。其中一款概念產品是半導體雷射雷達,擁有28共16個二極體陣列,可探測距離達30米。整個陣列按照一個寬度遠大於高度的扁矩形形狀排列,因為為它設計的應用場景裡,更加強調水準方向的解析度:避免車輛前方的刮蹭和撞擊。

當然這兩家公司合作開發的另一套解決方案,據稱達到了2018年歐洲NCAP自動緊急刹車系統標準的要求。

7. TriLumina

TriLumina于2010年從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Laboratories)獨立出來。專注于LiDAR光源和室內照明領域。

TriLumina的近紅外發射器可以為雷射雷達、深度傳感和智慧照明提供高功率光源。

在獲得電裝美國公司的這筆戰略投資後,TriLumina希望能夠借助這家大Tier 1供應商獲得更多接觸汽車市場其他客戶的機會。

8. Waymo

Waymo是穀歌自動駕駛專案剝離出來的子公司,嚴格意思是來說並不算是雷射雷達廠商。或許是被雷射雷達高昂的價格給坑怕了,Waymo決定自己開發雷射雷達。

Waymo

2017年,Waymo 宣佈能將雷射雷達的價格降至 7500 美元,是 Velodyne 64 線產品的十分之一。現階段,Waymo 只是向外界透露了單個雷射雷達的價格,而參數、具體採用了何種技術降低成本以及關於自動駕駛的軟硬體方案的成本並沒有任何資訊。Waymo 自己動手研發硬體,由於本身是使用者,對產品具體要求非常瞭解,可以針對他們的自動駕駛車輛進行專門優化設計。

9. Luminar

2012年,兩名光電專家創立了Luminar。該公司宣稱, uminar開發的Lidar感測器,通過利用1550納米的波長來解決這些不足,與競爭對手最好的同類產品相比,其解析度提高了50倍,其觀測範圍提高了10倍。

這意味著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可以“看到”200米遠地方的一個黑色物體。相比之下,來自競爭對手Velodyne被稱為“Puck”的Lidar感測器,其觀測範圍只有100米。

10. TetraVue

TetraVue創建於2008年,主要開發3D快閃光雷射雷達(3DFlash LIDAR)感測技術應用,結合固態感應器,應用在自駕車領域,可在實際駕駛環境中、提供高解析畫質的3D 影像顯示,提升自動駕駛的操作體驗,未來有可能取代現有的機械式感應器。

TetraVue的技術有助於應對並攻克自動駕駛車輛在行駛期間遭遇意外及危險障礙物時的技術難點。此前,博世投資了TetraVue, TetraVue旗下的超高解析度3D雷射雷達資料和圖像也將有助於自動和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對障礙物的有效識別。

作為SICK AG的車載雷射雷達部門。2009 年Ibeo脫離SICK AG獨立,成為了一家獨資公司。

2010 年,Ibeo和法雷奧合作量產可用於汽車的產品ScaLa。這款產品可能今年走向量產,首用車型為奧迪A8。2016年8月,汽車零部件供應巨頭采埃孚收購了Ibeo 40% 的股權,這次收購主要是為了獲取 Ibeo 公司在雷射雷達(LiDAR)技術和環境感知演算法領域的專業技術。

就Ibeo雷射雷達產品來講,目前國內使用的主流產品為LUX4線和8線,多應用在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專案上。

4. Innoviz——以色列

Innoviz成立於2016年初,是一個專注于雷達感測器的初創公司,致力於量產級固態雷達感測器研發,並為其硬體開發配套輔助產品。

該公司的創始人和主要技術均來自以色列國防軍。公司目標是造出價格在100美元以下的固態雷射雷達。為了實現相比市場價格800倍的成本緊縮,Innoviz計畫削減雷射雷達的構成部件。這款終極產品將會非常小,體積是Velodyne64線雷達體積的百分之一。

2016年8月8日,Innoviz完成了一筆9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之一有“以色列比爾·蓋茨”之稱的企業家Zohar Zisapel。專為自主駕駛車輛設計的100美元級的固態雷射雷達有望在2018年開始生產。

5. LeddarTech——加拿大

LeddarTech於2007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市成立,剝離自加拿大國家光學研究所,是全球唯一一家基於專利、前沿技術的高級探測與測距系統供應商。

它主要為OEM主機廠、Tier 1供應商、零部件&子系統供應商、系統集成商提供LeddarCore IC感測器技術,用於開發ADAS/AD解決方案中的雷射雷達。

據StrategyAnalytics分析師Riches介紹,LeddarTech今年6月對外公佈了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固態雷射雷達IC路線圖。目前LeddarTech與法雷奧合作研發一款“最便宜的雷射雷達感測器”。

6. Phantom Intelligence

PhantomIntelligence和歐司朗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事業部在合作開發一款“可用於城市駕駛中低速障礙物探測的集成式、低成本的雷射雷達”。其中一款概念產品是半導體雷射雷達,擁有28共16個二極體陣列,可探測距離達30米。整個陣列按照一個寬度遠大於高度的扁矩形形狀排列,因為為它設計的應用場景裡,更加強調水準方向的解析度:避免車輛前方的刮蹭和撞擊。

當然這兩家公司合作開發的另一套解決方案,據稱達到了2018年歐洲NCAP自動緊急刹車系統標準的要求。

7. TriLumina

TriLumina于2010年從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Laboratories)獨立出來。專注于LiDAR光源和室內照明領域。

TriLumina的近紅外發射器可以為雷射雷達、深度傳感和智慧照明提供高功率光源。

在獲得電裝美國公司的這筆戰略投資後,TriLumina希望能夠借助這家大Tier 1供應商獲得更多接觸汽車市場其他客戶的機會。

8. Waymo

Waymo是穀歌自動駕駛專案剝離出來的子公司,嚴格意思是來說並不算是雷射雷達廠商。或許是被雷射雷達高昂的價格給坑怕了,Waymo決定自己開發雷射雷達。

Waymo

2017年,Waymo 宣佈能將雷射雷達的價格降至 7500 美元,是 Velodyne 64 線產品的十分之一。現階段,Waymo 只是向外界透露了單個雷射雷達的價格,而參數、具體採用了何種技術降低成本以及關於自動駕駛的軟硬體方案的成本並沒有任何資訊。Waymo 自己動手研發硬體,由於本身是使用者,對產品具體要求非常瞭解,可以針對他們的自動駕駛車輛進行專門優化設計。

9. Luminar

2012年,兩名光電專家創立了Luminar。該公司宣稱, uminar開發的Lidar感測器,通過利用1550納米的波長來解決這些不足,與競爭對手最好的同類產品相比,其解析度提高了50倍,其觀測範圍提高了10倍。

這意味著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可以“看到”200米遠地方的一個黑色物體。相比之下,來自競爭對手Velodyne被稱為“Puck”的Lidar感測器,其觀測範圍只有100米。

10. TetraVue

TetraVue創建於2008年,主要開發3D快閃光雷射雷達(3DFlash LIDAR)感測技術應用,結合固態感應器,應用在自駕車領域,可在實際駕駛環境中、提供高解析畫質的3D 影像顯示,提升自動駕駛的操作體驗,未來有可能取代現有的機械式感應器。

TetraVue的技術有助於應對並攻克自動駕駛車輛在行駛期間遭遇意外及危險障礙物時的技術難點。此前,博世投資了TetraVue, TetraVue旗下的超高解析度3D雷射雷達資料和圖像也將有助於自動和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對障礙物的有效識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