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才是慈悲心?如何升起慈悲心?

什麼是慈悲心呢?這個很難, 容人之心、能容納別人。 容納什麼樣的人?是容納有智慧的、慈悲的、有功德的人?

把涅槃(苦滅)之快樂分享于眾生, 稱為“慈”;同感眾生其苦, 並助眾生拔除其苦, 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 慈悲心來自圓滿的覺性。 當一個人滅苦以後, 也就是覺性圓滿以後, 他的慈悲心才會油然升起。 佛陀也是在覺悟之後, 才生起大慈大悲, 教導眾生佛法。

《光榮經》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 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 從世間人的角度說, 慈悲是一種愛, 從佛教來說慈悲是給人快樂, 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 亦泛指慈愛與憐憫之心與行動。

慈心, 就是希望所有眾生都能獲得安樂和安樂的因, 悲心就是願所有眾生都能遠離痛苦和造成痛苦的因。 在此基礎上, 才能逐漸生起真正的“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佛陀在說完“所有一切眾生”後, 緊接著就說:我皆令入無餘涅而滅度之。 那麼無限的眾生, 不管是誰, 只要是存在著的生命, 我都要度脫他們, 讓他們得到徹底的解脫。 “我”的願望裡, 沒有一點點自己的意願, 全是為著他人的利益。

慈和悲有不同的含義, “悲”就是對受苦者可憐、同情、關懷及幫助脫離痛苦的願望。 “ 慈”就是希望那些受苦者及眾生具備安樂和安樂因的思想。 , 慈悲不是單純的一種愛, 而是一種願望和付出。 慈悲並不是一種同情,

而是一種高尚的心態, 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是一種博愛與仁慈。

慈悲心是菩薩以菩薩的根本之心, 永遠安恒在一個心念上, 這叫慈悲心。 聽進來好像有點不理解啊, 再說一遍, 菩薩的根本心永遠安恒在一個心念上。 我們說菩薩心腸, 慈悲慈悲, 是永遠平衡不變的。 凡夫心是多變的, 菩薩心是不變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