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巴希姆未成亞洲田徑第一人 專案影響力成最大瓶頸

體壇+記者滄桑報導

近日, 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的提名期結束, 而在勞倫斯學會提供給投票人的最佳男運動員22人推薦名單中, 國際田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卡達跳高選手巴希姆卻不在此列, 唯一進入這份名單的田徑選手是成名已久、今年退役的英國長跑運動員莫·法拉赫。 作為第一位獲得國際田聯最佳運動員的亞洲人, 巴希姆卻無緣成為第一位入選世界勞倫斯最佳運動員候選的亞洲田徑運動員。 跳高項目缺乏世界影響力、巴希姆又沒能取得廣為人知的重大成績突破是主要原因。

巴希姆今年的表現堪稱驚豔:在參加的所有比賽中保持全勝;在世錦賽上每個高度均只用了一次試跳便順利過關並最終捧得世錦賽冠軍;今年跳高項目中最好的11個成績,

巴希姆佔據了九個;成為歷史上首位連續五個賽季跳出2米40或以上成績的跳高運動員。 在單一項目中統治級別的表現幫助他戰勝了成名已久的莫·法拉赫和範尼凱克, 成為第一位獲得國際田聯最佳運動員的亞洲選手。

但國際田聯最佳運動員主要是由熟悉田徑的國際田聯委員會投票選出, 對運動員影響力和知名度的要求並不高, 而勞倫斯獎的初選提名則是由全世界各個專案的記者選出, 並在第二年年初公佈。 由於記者們難以清楚地瞭解每個項目,

所以除了成績過硬, 知名度與影響力在勞倫斯最佳評選中也佔據重要位置。 例如儘管小威今年因為懷孕, 只獲得了澳網一項大賽冠軍, 但她仍然進入了今年勞倫斯最佳女運動員的推薦名單。

在田徑領域, 短跑項目最具世界影響力。 回顧歷史, 百米飛人比其他項目的田徑運動員更容易獲得勞倫斯最佳運動員提名。 自勞倫斯獎成立以來, 凡是獲得了國際田聯最佳運動員的短跑選手, 如博爾特、鮑威爾、蓋伊、弗雷澤-普萊斯, 第二年年初無一例外進入了勞倫斯獎最佳運動員候選。 而中長跑選手則很難在取得優異成績的第一年就獲得巨大關注, 得到勞倫斯評委們的青睞。 以兩位男子中長跑運動員為例, 摩洛哥選手奎羅伊在2001年到2003年連續三年獲得田聯最佳男運動員,

卻直到05年才第一次得到勞倫斯體育學會最佳運動員提名;衣索比亞選手貝克勒在2004與2005年蟬聯田聯最佳男運動員, 卻直到2010年才獲得勞倫斯提名獎。

和依靠速度一決高低的徑賽相比, 在男子項目中, 田賽的影響力更難以相提並論。 在勞倫斯獎歷史上, 只有撐杆跳選手、法國人拉維萊涅在2015年初獲得了勞倫斯最佳男運動員獎提名, 而這與他連續三年取得重大成績的表現密不可分。 他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破奧運紀錄奪得男子撐杆跳冠軍——這是法國16年來首個奧運田徑金牌;在2013年, 他獲得了鑽石聯賽年度總冠軍;2014年, 他更是在室內田徑賽中跳出了6米16的成績, 打破了布勃卡塵封21年的世界紀錄,

這令他聲名大振, 從而使他不僅獲得了當年的國際田聯最佳運動員, 還獲得了勞倫斯獎的提名。

跳高同樣是影響力不及短跑的田徑項目, 但與拉維萊涅在獲得國際田聯最佳運動員的前幾年就表現優異、有較大知名度不同, 巴希姆前幾年受傷病影響, 奧運會、世錦賽均未能奪魁, 直到今年獲得了第一枚世錦賽金牌才聲名鵲起。 在絕對成績上, 2米40的成績距離2米45的世界紀錄尚有距離。 或許, 如果巴希姆能將在跳高項目上的絕對優勢多維持幾年, 同時能夠超越2米45的跳高世界紀錄, 那麼雖然跳高項目世界影響力不足, 他仍將有機會成為獲得勞倫斯最佳運動員候選的第一位跳高運動員和第一位亞洲田徑運動員。

附:獲得過世界勞倫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提名獎的田徑選手列表

2000年(第一屆)、2002年:莫里斯·格林(美國, 短跑)

2005年:奎羅伊(摩洛哥, 中跑)

2007年:鮑威爾(牙買加, 短跑)

2008年:蓋伊(美國, 短跑)

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博爾特(牙買加, 短跑)

2010年:貝克勒(衣索比亞, 長跑)

2013年、2014年、2017年:莫·法拉赫(英國, 長跑)

2015年:拉維萊涅(法國, 撐杆跳高)

1999年以來國際田聯最佳男運動員

1999年:邁克爾·詹森(美國, 短跑)

2000年:澤列茲尼(捷克, 標槍)

2001年:奎羅伊(摩洛哥, 中跑)

2002年:奎羅伊(摩洛哥, 中跑)

2003年:奎羅伊(摩洛哥, 中跑)

2004年:貝克勒(衣索比亞, 長跑)

2005年:貝克勒(衣索比亞, 長跑)

2006年:鮑威爾(牙買加, 短跑)

2007年:蓋伊(美國, 短跑)

2008年:博爾特(牙買加, 短跑)

2009年:博爾特(牙買加, 短跑)

2010年:魯迪沙(肯亞, 中跑)

2011年:博爾特(牙買加, 短跑)

2012年:博爾特(牙買加,短跑)

2013年:博爾特(牙買加,短跑)

2014年:拉維萊涅(法國,撐杆跳高)

2015年:阿什頓·伊頓(美國,十項全能)

2016年:博爾特(牙買加,短跑)

2017年:巴希姆(卡達,跳高)

注:本文按照通行的說法,將100米、200米、400米劃歸短跑,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劃歸中距離跑,5000米、10000米劃歸長跑。

短跑)

2012年:博爾特(牙買加,短跑)

2013年:博爾特(牙買加,短跑)

2014年:拉維萊涅(法國,撐杆跳高)

2015年:阿什頓·伊頓(美國,十項全能)

2016年:博爾特(牙買加,短跑)

2017年:巴希姆(卡達,跳高)

注:本文按照通行的說法,將100米、200米、400米劃歸短跑,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劃歸中距離跑,5000米、10000米劃歸長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