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返鄉日記,從雄安新區看農村,人為什麼要奮鬥?

幾年前, 有一家企業入駐了我們本地, 做電子產品, 總部在深圳。 有一次老大開會時一直在抱怨, 說我們本地的快遞服務不行, 快遞員一下班就不幹活了, 服務態度也很差。 而在深圳, 即便半夜12點了還會有人上門收件。

我心想, 那你真是高估我們本地了, 不是快遞員不行, 而是沒有這種氛圍, 晚上能有幾個發貨的。 我們這裡一到晚上9點, 大街上基本就沒人了, 要麼睡覺了, 要麼在家陪老婆孩子。 夜生活, 在這裡基本沒有。 讓快遞員大半夜的上門為一個人收件, 人家當然不樂意。

北方小城, 比較適合生活, 要說商業氛圍,

還是差很多。

不到一年, 公司就搬回深圳了。 根本沒法跟同類公司競爭。

一是人才, 高素質人才不願意來小城市。 二是原材料, 多數原材料生產廠家都在南方, 運輸成本很高。 三是北方資訊傳遞慢, 在南方, 產業集中, 資訊交流方便, 等到我們這邊也知道了,

再飛過去考察, 早就慢了半拍。

在這裡, 我知道的就有幾家企業, 來的時候雄心壯志, 沒過多久就跑了。 倒是有幾個剩下的, 但是一般是政府扶持, 還是靠關係運作, 沒幾個市場化成功的。

北方有時候乍一看挺牛逼, 實際上已經比南方差遠了, 幸虧有北京在支撐著。

東三省作為老工業基地, 已經淪落了, 這是有目共睹的, 要不然東北人也不會滿天下跑。

山東看起來貌似很強, GDP排在前四, 但是看看人均工資就知道了, 低得可憐, 青島夠有名了吧, 工資水準跟普通的地級市沒大多差別。 濟南青島的工資就擠不進全國前二十。

北方, 基本上還是官本位思想, 國企主導, 公務員優先。 我畢業的時候, 一說進了國企, 人們普遍高看一眼,

要是當了公務員, 找物件基本上也是公務員, 找公司職員, 那是下嫁。

畢業, 多數人的首選是考公務員, 當然, 沒有關係的, 很多也就是想想, 因為競爭太激烈了。

工資低點無妨, 身份標籤最重要。

政府建設雄安新區, 對於北方的意義還是很大的, 北方不管是從意識上,

還是從經濟上, 都必須提振一下了。

在家呆了很多天, 也想了很多。 拍了幾個視頻, 準備了一些素材。 拿著相機整天在村裡晃悠, 基本上看不到年輕人, 我都不好意思出去了。 別人問我做什麼, 我就說記者, 借此來平衡身份上的尷尬。

在農村打工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多數50歲以上, 還經常找不到人, 逼著做農業的必須搞機械化了。 種地, 澆地, 打藥, 收割, 機械化是必然。 比如現在打藥, 有些地區開始使用無人機了, 有專門的農業服務公司, 需要打什麼藥說一聲就行, 服務公司帶上農藥, 機器, 去地裡就幹完了。

做農業還是累, 利潤也不高, 不賺錢的年頭, 一個大棚也就賺幾千塊錢, 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工資。 農村風吹日曬,

也沒啥好形象, 基本以黑為主。 我在家幾天, 就又回歸本色了。

在農村生活, 需要適應寂寞。 要想找到身份感和存在感, 還是要到人群中去。

不斷聚集, 才是人的屬性。 在人群中, 和人不斷碰撞, 才更利於成長, 大腦需要欺騙, 人需要尋找存在感和意義感。

在農村呆久了,我也會想,人為什麼要奮鬥?像這樣在村裡呆著不是很好嗎?拿個馬紮,在大街上一坐,曬曬太陽,打打牌。

坐在路邊上曬太陽,真的好嗎?還真不是。農村人雖然見識不多,但是很多對人性的總結還是很到位的。

我們這裡有個說法,講一個人完了,就是開始拿一個馬紮到大街上曬太陽去了。

開始曬太陽了,就表示一個人已經沒有什麼心氣了,激情沒了,成了混日子,農村說法叫“混天熬日頭”。

人活著,就是一張一馳,工作累了,出來散散心可以,整天散心,沒了張,只剩了馳,松過頭了,離崩塌也就不遠了。

雖然都說養老,但是老人真退了休,也沒幾個閑著的,要麼到處蹦躂著旅遊,要麼又提起筆來寫字,總得有個東西來填充生命。

有人說,人活著就是不斷填充欲望的過程,一個欲望滿足了,又生出另一個欲望來填充。雖然說的是貶義,但這不就是對奮鬥的另一種解釋嗎?何況這是上帝賦予人的,是人的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其實,老祖宗也說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奮鬥,就對了。

-------------------------

在農村呆久了,我也會想,人為什麼要奮鬥?像這樣在村裡呆著不是很好嗎?拿個馬紮,在大街上一坐,曬曬太陽,打打牌。

坐在路邊上曬太陽,真的好嗎?還真不是。農村人雖然見識不多,但是很多對人性的總結還是很到位的。

我們這裡有個說法,講一個人完了,就是開始拿一個馬紮到大街上曬太陽去了。

開始曬太陽了,就表示一個人已經沒有什麼心氣了,激情沒了,成了混日子,農村說法叫“混天熬日頭”。

人活著,就是一張一馳,工作累了,出來散散心可以,整天散心,沒了張,只剩了馳,松過頭了,離崩塌也就不遠了。

雖然都說養老,但是老人真退了休,也沒幾個閑著的,要麼到處蹦躂著旅遊,要麼又提起筆來寫字,總得有個東西來填充生命。

有人說,人活著就是不斷填充欲望的過程,一個欲望滿足了,又生出另一個欲望來填充。雖然說的是貶義,但這不就是對奮鬥的另一種解釋嗎?何況這是上帝賦予人的,是人的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其實,老祖宗也說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奮鬥,就對了。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