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滁州琅琊山上不止有醉翁亭,還有香火旺盛琅琊寺

一、風起琅琊山, 琅琊寺的前生今世

每當談起滁州的琅琊山, 讓人首先聯想到的必然是因為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聞名中外的醉翁亭, 卻不知在琅琊山上, 還有一座名叫琅琊寺。

位於滁州市琅琊山上的琅琊山, 是我國東南名刹, 始建于唐代中期的大歷年間, 由時任滁州刺史的李幼卿與僧人法琛共同創建。 唐代宗李豫時期, 被賜名為“寶應寺”, 崔祐甫為它撰《寶應寺碑》。

後周顯得年間(西元954-960年), 寺廟毀於兵火, 時任刺史的王著予以重修。 宋朝時期幾次重修擴建, 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年), 宋太宗賜額“開化禪寺”,

因為山名琅琊山, 又被稱為“琅琊寺”。

琅琊寺掩映在綠樹濃蔭之中, 潺潺泉水繞寺而過, 亭樓閣錯落有, 正如宋人詩雲:“踏石披雲一徑通, 翠微環合見禪宮。 峰巒密鬱泉聲上, 樓殿參差樹色中。 ”在這樣的環境裡, 真不愧是一方名寺。

二、走近琅琊寺, 依稀留有唐代的模樣

當到達琅琊寺的時候, 已經是午後時分, 這時的遊客並不是很多, 老鷹一個人遊走在寺廟中, 來感受這座知名寺廟的魅力。

山門之前有一口泉眼, 名為濯纓泉, 又稱庶子泉, 是唐代時期滁州刺史李幼卿開發的, 泉面約9平方米, 深約3米, 泉流出石罅中, 清冽見底, 味甘可口。 因為明代嘉靖三十二年(西元1553年), 莆田人鄭大同認為泉水清純可洗帽纓子, 題“濯纓”兩字於崖壁之上,

又被稱為濯纓泉。

和別的寺廟一樣, 琅琊寺的主要建築便是大雄寶殿, 頗為雄偉壯觀, 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 池上坐落著一座拱橋叫做明月橋。 大雄寶殿後面還有一座藏經樓, 相傳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回來, 放置了一部分經書藏在這裡。

三、神奇的無梁殿

參觀完畢琅琊寺以後, 便打算離開寺廟, 無意間看到琅琊寺東南偏門出去還有南天門與無梁殿, 便打算過去看一看。

無梁殿建在山腰, 背靠琅琊山, 面對南天門。 據說, 因為這座大殿沒有一個木梁, 全是磚石結構, 因此又被稱為無梁殿。

【作者簡介】 真主雄鷹, 職業旅遊撰稿人、酒店體驗師, 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 轉載請署名, 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