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工業化遭遇兩連敗!2000億能夠幫印度實現工業強國夢嗎?

印度投入1500億美元推進軍備自造, 同時投入2000億美元實現工業化強國夢想。 可是誰工業化就打擊誰, 誰率先發展工業化都打擊誰的環境, 加上各個綁互相爭奪利益, 兩次工業化的失敗都時刻提醒著人們真正實現工業化強國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印度獨立初始, 印度首位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比中國還先提出核武器計畫, 然後重點指出工業和交通的重要意義, 50年代就提出了工業化和全國高速路的計畫。 印度雖然認識的比較早可是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直到今天印度無論是工業化還是高速路網路,

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印度實行種姓制度, 富豪家族政治勢力太多, 搞工業化要有先後, 可是誰都想先發展不想後發展, 北方邦先, 中央邦反對;孟買先, 這新德里反對。 無論做什麼事情這幫貨就只管死命的反對。 最後國大黨拿出了一個和稀泥的工業方案, 平衡了各方利益, 直接導致整個印度, 因為工業不集中, 基礎設施落後失去了第一次工業化的機會。

當年英迪拉就制定了發展印度沿海工業帶的計畫, 比中國的南方講話還早, 不過歷史又一次的重演了, 1984年英迪拉被自己的錫克教衛兵給打死了。 這也直接導致印度工業化失敗了。 可以說兩次工業化機遇的失敗, 讓印度至今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

工業基礎薄弱且分散。

印度想要通過引進美國技術、俄羅斯技術、歐洲技術、以色列技術推進本國裝備自造, 進而幫助實現工業化。 其實印度的思路看似很完美, 但是美國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不會允許印度自己有能力自己造飛機艦船嗎?地球人都知道, 你會造了那些軍火商怎麼活呢?東西賣給誰? 民族工業實力企業都還在八十年代水準, 一個印度洋都特麼看不住, 還東西兩邊忙呼!真是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國家的發展不單靠國際機遇, 也要有抓住機遇的基礎, 中國的基礎是偉人時代一直延續承載下來的幾代人做同一件大事, 這是中國秘訣。 我們聽起來簡單, 看看印度, 就知道做起來的困難, 我們要真心感恩國家幾代領導人的付出護持。

網友認為, 阿三說, 搞啥工業化啊, 大家繼續搞民主不是很好嗎?我也覺得印度這樣堅持民主一百年不動搖, 挺好, 就不要瞎折騰了。 萬一又被死亡一個, 尼赫魯家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