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濟南人問你個事兒:如果孩子被小夥伴欺負,你會上手打回來嗎

近日, 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 視頻中的兩個孩子在遊樂場玩耍時發生了身體接觸, 其中一名孩子的爺爺看到後, 沖上去撕扯另一名孩子, 動作比較激烈, 另一名孩子明顯被嚇著了, 不知所措。

另一名孩子明顯被嚇著了

如果你家孩子遇到這種被其他孩子欺負的事, 你會動手打回來嗎——面對這樣的提問, 網友們大體分兩種意見:

1、不會打回來的, 畢竟是不懂事的孩子, 最多罵兩句就算了。 大人跟孩子較勁只能說明跟孩子一樣不懂事。 再說了, 萬一引發和孩子家長的衝突, 性質就變了。

2、一定要打回來, 起碼也要扇兩巴掌教訓一下。

憑什麼我的孩子就要受欺負, 從小被欺負長大的孩子, 將來就成了弱肉強食現實中的犧牲品, 一定要教會孩子以暴制暴。

兩種教育觀下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截然不同, 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因孩子打鬧引發的家長衝突不在少數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 孩子之間的打鬧和衝突, 不是我們成年人觀念裡的爭鬥。 或者進一步說, 孩子必須通過不斷的小衝突、小矛盾甚至動動手才能健康成長起來, 才能學會什麼叫夥伴、合作、妥協, 在“鬥爭”中長大的孩子未來會更更有團隊精神, 人際關係會更加良好, 社交能力會更加從容。

在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下, 家長狠不得替孩子包辦一切,

不僅在家庭裡充當保姆和代理人的角色, 到了孩子不可避免地走向社會時, 也想把孩子始終放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請問:難道孩子一輩子都能這樣度過嗎?讓孩子迅速成長起來的做法之一, 就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 讓他獨自面對一些事情包括解決打鬥、衝突等。

知道了這個前提後我們再來面對這個問題。 第一種做法, 顯示家長的息事寧人思維, 罵上兩句就結束了。 選擇不動手打回來是正確的, 擔心與別人孩子家長發生衝突也是有道理的。 但隨後應該怎麼辦呢?

正確的做法無疑是:問清事情的原委, 暫時充當一下裁判員的角色, 為兩個孩子找出發生衝突的原因, 說明道理, 擺清事實, 讓孩子明白對與錯、是與非,

幫助孩子今後再遇類似事情時選擇以理服人, 學會用語言的力量戰勝對方。

孩子的打鬥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而第二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習慣用拳頭說話是對暴力的崇拜, 在這種思維下教育出來的孩子只會如法炮製, 長大後不僅會有暴力傾向, 而且在求學教育、為人處事、工作就業等各方面存在性格缺陷甚至障礙。 多數情況下, 生活中以暴制暴的孩子都有一個擁有同樣習慣的家長, 遇到事情不是靠智商、情商來解決問題, 而是依賴于“打商”。

希望靠拳頭來證明自己的做法, 到頭來害得還是自己。 畢竟, 現代社會不是冷兵器時代, 依靠個人的武力就能征服他人。 所以說, 無論哪種做法都要堅持一個原則, 就是孩子打架不能變成家長的拳擊場,

否則到頭來只能是兩敗俱傷。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 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 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下方的留言。 或者點個贊, 轉發一下, 讓朋友分享本文。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