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大公司要做的,是賺取一層很薄但很寬廣的利潤

文/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前幾天, 小巴的朋友飛飛神秘兮兮地向小巴分享了一個電商APP, 他高興地說, 這個軟體不僅商品種類繁多, 還是用戶分享買買買經驗的好地方, 以後網購, 再也不用害怕選擇恐懼症了。 使用這個軟體只有一個缺點, 就是他每個月的消費, 直接翻了一番。

這種新興的“社交型電商”真有飛飛說的那麼好嗎?它和消費者的關係真的是 win-win 嗎?

本期視頻, 吳老師邀請了雲集的董事長肖尚略, 與他一起談談過去兩年電商領域的成長型模型——社交電商。

中國電商14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吳曉波:2003年, 淘寶和支付寶剛剛出現, 到今天已經有14年了。 你覺得這14年裡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肖尚略:最大的變化是“搜索”這項技術, 它帶來了資訊生產方式和獲取方式的變革, 隨之而產生的就是搜索電商。 今天的電商絕大多數是搜索電商, 加上一小部分的智慧推薦, 但是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 我們會發現, 95%甚至更多的資訊, 並不是通過搜索的方式連接, 而是通過社交的方式來連接。

試水社交電商, 核心能力發生哪些改變?

吳曉波:你覺得, 現在做雲集和當年在淘寶上開店時, 核心能力發生了什麼變化?

肖尚略:除了資訊獲取方式在變革, 還有互聯網帶來的協作方式變革。 出行領域, 原來是計程車公司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今天是個體加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住宿領域, 原來是洲際、萬豪、漢庭、如家提供住宿, 但是今天是個人閒置的房產加上互聯網公司供給。

這也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共用經濟為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和推動的力量, 那麼它在零售領域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

在零售領域, 大家都在談新零售, 巨頭們做的是傳統線下商業地產零售的改進, 讓他們體驗更好的環境。 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說, 最重要的要素, 就是零售的參與者。

線下零售這些年, 首先是增量被電商拿走了, 現在存量也在不斷地被拿走。 這三十多年來的科技進步, 其實又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 那就是傳統就業機會在快速地消融, 新的服務業還沒有跟上來。

咱們走高速公路, ETC一出現, 一半的人下崗了;南方很多城市的餐館, 點菜不需要點菜員了, 自己掃碼就可以點菜。 很多專家學者說, 未來98%的人沒有存在感, 我沒這麼悲觀, 我認為新崛起的現代服務業會解決大量的就業, 讓更多人擁有存在感。

社交電商造成朋友圈“資訊氾濫”?

吳曉波:我們做節目之前, 有人說雲集或者其他社交電商是在社交環境傳播商品知識, 天天在朋友圈裡賣衣服、賣香水, 會不會挺煩人的?

肖尚略:有很多人提過這個問題。 任何商業都會有一個自我懲罰機制, 如果你帶來的更多是騷擾, 就會被遮罩。 但如果你不斷地帶來價值, 比如說你推薦的書大家都喜歡, 人家會反過來找你, 希望你能夠推薦書。

吳曉波:在你平臺上, 比如咱們現在有200多萬用戶。 你有沒有總結過排在前100名的, 就是特別會賣貨的那些人, 有什麼特點?

肖尚略:女性為主, 而且學歷還比較不錯, 基本上在30歲到35歲之間, 她們也許是某一個領域的達人。 這些人並不是粗暴地發朋友圈, 她們可能有自己的自媒體號, 還會建一個粉絲社群, 每天在那裡定時地發送一些她願意分享的商品。

社交電商與社交平臺如何共贏?

吳曉波:中國今天的互聯網, 客觀上講已經進入到了寡頭壟斷。 它既擁有流量, 又有用戶, 又有資本, 商業模式反覆運算也非常快。 我們的模型叫社交電商, 但中國現在幾個大的社交入口都被BAT掌握了, 無論是文字、圖片、視頻, 社交電商的崛起對它們來講都非常陌生。

你認為社交電商和現在這些大社交平臺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肖尚略:如果從社交平臺的角度來說, 我覺得它應該是支撐萬物的。 中國真正掌握這樣的社交基礎設施的是騰訊, 它戰略協同了非常多的合作夥伴, 有京東, 有美團, 有滴滴等等。

我相信, 對於這些五六千億美金的公司來說, 他們更應該做的是像馬化騰說的那樣“賺取一層很薄的、但是很寬廣的利潤”, 而不是指望幾萬員工把全社會要做的事情都做掉。

所以, 我覺得社交平臺應該鼓勵創造社會價值、創造行業價值、創造消費者用戶價值, 而且堅持能夠不斷地讓用戶體驗到這些升級的垂直平臺的戰略協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