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巨鼇”龍船即將重見天日

■壯漢正用竹子和夾板在河湧上鋪“橋”。

珠江時報訊鞭炮聲響、雄獅起舞, 昨日上午8點半, 九江鎮西橋村聯合湧邊好不熱鬧。 原來,

這裡正在進行百歲老龍“巨鼇”龍船的起龍儀式, 預計最快今天下午, 這條沉睡了39年的老龍船即將蘇醒、重見天日。

昨日上午, 九江鎮西橋村舉行“巨鼇”龍船起龍儀式。 儀式過後, 幾名壯漢進入河湧準備起龍。 “儘管河湧水已經排幹, 但是因為老龍藏在不止一米深的淤泥下麵, 起龍並不簡單。 ”起龍“技術顧問”、九江傳統龍舟省級非遺傳承人朱石明解釋, 加上老龍沉睡已久, 鎖定老龍方位成為起龍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記者在現場看到, 壯漢們先用竹竿和木板鋪出一條通向河湧中心的“橋”, 扶著“橋”進入河湧, 用腳感受老龍的方位。 “石頭比較硬, 船身比較軟, 通過腳踩的方法就能大致摸清船身的方位。 ”朱石明說, 由於本次起龍難度較大,

想要一睹老龍“真容”的話, 最快也得等到3月14日下午。 起龍後, 再對老龍進行上油保養。

望端午乘坐“巨鼇”亮相

說起“巨鼇”的起龍經歷, 最近一次還要追溯到1978年。 “當時是阿契(梅圳)找我們借龍, 借完沉回湧裡就再也沒起來過了。 ”今年77歲的村民盧燦明清楚地記得, “巨鼇”龍船由黑坤甸木製造, 船身長度超30米, 船上有40多個座位。

儘管盧燦明對起龍記憶猶新, 但是卻說不清“巨鼇”龍船的來龍去脈。 “關於‘巨鼇’的歲數, 村裡人說法不一。 ”盧燦明說, 有人說這是開村時期祖宗留下來的威龍, 因為開村時期西橋叫“巨鼇社”;也有人說, 清朝是“巨鼇”龍船的鼎盛時期。 “但總的來說, 大家都認同它是一條超百歲的老龍。 ”

龍舟對於九江人來說, 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文化印記。

無論是“五一”的龍舟競速還是“十一”的龍舟競豔, 幾乎是每個村(居)都不會錯過的文化盛宴。 “儘管我們也會參與其中, 但是我們更希望是和‘巨鼇’龍船並肩作戰, 因為他是西橋村現存最大、最老的龍船。 ”九江鎮沙頭社區黨委副書記、西橋經聯社負責人盧國標說, “期待在今年的端午節, 我們能乘坐‘巨鼇’閃亮登場。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