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滾青手冊|古典範兒搖滾樂,專治各種不服!

說起搖滾樂, 大眾腦海之中閃過的總是些不太好的字眼——發洩、暴力、嘶吼、陰暗等等, 雖然實際上這只是大眾對搖滾樂的偏見。

而說起古典樂, 大家想到的無疑都是些美好的字眼——優雅、高尚等等, 似乎聽古典樂的人都是知書達理, 溫文爾雅的人。 但是實際上也並不是全對, 二戰時期納粹很多高級軍官全是古典樂忠實的擁躉。

所以說, 並不能僅僅因為看到這兩個名詞, 就隨意給它們貼上標籤。 搖滾樂有搖滾樂的好處, 古典樂自然也有古典樂的優點, “這兩家”其實還能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今天帶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搖滾樂與古典樂結合的優良產物。

說起搖滾樂與古典樂的結合, 其實有很多種方式。 主要有三種, 一是用搖滾樂的配器演奏古典樂, 二是用古典樂的配器演奏搖滾樂, 三則是搖滾樂與古典樂的有機結合。

用搖滾樂的配器演奏古典樂

用搖滾樂的配器來演奏古典樂, 其實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 比如說很多人都有聽過的搖滾版《卡農》。

當然除了搖滾版的《卡農》, 還有很多經典的古典樂也用搖滾的方式很好地演繹了。 比如說, 巴赫、貝多芬以及莫札特等等知名音樂家的作品都有搖滾版的演繹。 上面那首便是搖滾版的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交響曲》。

雖然說, 用搖滾樂的配器來演繹古典樂, 看上去似乎是有一點離經叛道,

但是, 只要編曲做得好, 還是可以有不一樣的韻味, 而且還非常好聽。

用古典樂的配器演奏搖滾樂

說到用古典樂的配器演奏搖滾樂, 這種形式其實也不是很少見。 一般就是使用交響樂的形式, 翻一些比較知名的搖滾樂歌曲。

其中有名一點的有2Cellos組合, 該組合是由來自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的兩名非常優秀的大提琴演奏家組成的。 兩人因在國外知名網路平臺YouTube上上傳了一段他們的大提琴版MJ的《Smooth Criminal》後被發現。 除了MJ的歌曲, 他們還有許多有名樂隊的翻奏, 比如Coldplay、AC/DC、Led Zeppelin等。

當然除了2Cellos這個組合, 還有別的許多獨立音樂人熱衷於用古典樂器來演奏搖滾樂。 而除了獨立音樂人, 還有很多交響樂團以一整個樂團的形式來演奏搖滾樂,

比如英國皇家愛樂樂團。

古典樂與搖滾樂的有機結合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 我們這裡要提的最後一種方式便是古典樂與交響樂的有機結合。 所謂古典樂與搖滾樂的有機結合, 即在用搖滾樂展現一首歌曲時, 加入交響樂的元素。

說到這裡, 就不得不提 Art Rock(藝術搖滾)了, 它興起於1960年代末的英國, 盛行於70年代, 許多搖滾樂隊嘗試和管弦樂隊共同演奏, 或者用搖滾樂的手法按照古典音樂的語言創作出結構龐大、和聲複雜的作品。 有些樂隊還在試驗中推出了“概念性專輯”(整張專輯圍繞一個主題而發展), 與古典音樂三個樂章的形式有相似之處。 下面這幾支樂隊, 都曾經在藝術搖滾領域裡做過古典融合的嘗試並取得了很棒的成績。

1967年, 披頭士 The Beatles率先在他們的作品中大膽實驗搖滾樂與古典樂的結合, 將管弦樂融入搖滾樂中, 例如《佩伯將軍的孤獨軍心俱樂部》專輯中的《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和《你需要的只是愛》(All you need is love)等作品。

1967《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同年, 憂鬱布魯斯 The moody blues樂隊推出一張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完成的概念性專輯(整張專輯圍繞一個主題而發展)《未來來的日子消失了》(Days of future passed), 專輯中的每一首作品都是先由管弦樂隊引出前奏, 然後轉向搖滾化的演唱部分, 管弦樂轉而為之伴奏, 和聲複雜、曲式龐大, 具有交響樂般的宏偉氣勢。

the Moody Blues

“是”(Yes)樂隊, 1968年成立於倫敦, 69年推出第一張同名專輯《是》(Yes)但反想平平, 71年專輯《是的專輯》(the Yes Album)、72年專輯《破碎》(Fragile)運用了古典音樂元素, 此後使他們名聲大振, 之後的作品大量融入交響樂。

1972 《Fragile》

深紫色樂隊 Deep Purple, 1968年成立於倫敦, 他們一邊實驗著古典樂與搖滾樂的嫁接, 另一邊則通過大音量表現出對重金屬的熱情。 他們與倫敦愛樂樂團合制了《樂隊和管弦樂團協奏曲》(Concerto for group and orchestra), 代表他們在藝術搖滾領域的成績。

1969《Concerto for group and orchestra》

平克·佛洛德 Pink Floyd, 雖然從屬於藝術搖滾的流派, 但它在迷幻和前衛以及太空的道路上走得很遠。 平克的作品有著繪畫般的光影和透視通感, 承載著超乎音樂之外的東西, 歌詞隱晦, 在代表時代的同時又有掙脫時代枷鎖的前衛的藝術追求。 拿出Roger Waters主導的任意一張專輯, 你聽不出來這是50年前的音樂, 你會覺得裡面有Radiohead、有後搖、還有很多今天的審美形態... ...他們利用搖滾樂的語言, 創作出了更大型、更複雜的、能和古典音樂相媲美的作品。

1979 《the Wall》(迷牆)

歡迎分享

歡迎留言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1979 《the Wall》(迷牆)

歡迎分享

歡迎留言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