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孫存周談形意拳和八卦掌

古時運動身體的方法有《五禽圖》。 因其有體無用, 故其法不傳。 要之, 不外使人效其動作, 仿其性能, 運動身體, 使血脈流通, 藉以煥發精神而已。 今內家拳即其遺意也。 夫身體愈運動愈堅強, 無人不知。 然有因激烈運動反致受傷者, 推究其故, 不外氣不足而努氣努力所致耳。 今人恒言氣力, 不知有力無氣, 只是死力, 極其能負重而矣。 于精神何有哉。 欲求精神煥發, 氣力合一, 體健而不勞神者, 舍習拳術無由也。

拳術創自達摩。 本屬靜坐並行之功。 首重氣, 力次之。 所謂養氣者, 純剛是也。 氣充而運之以神, 神之所照, 無不如志。

其練法簡易, 於動中求靜, 用後天之形, 補先天之氣。 以手足動作, 調節呼吸。 虛心實腹, 氣歸丹田。 有一分氣, 用一分力。 不努力, 故不傷氣。 誠中形外, 則精神健旺。 蓋氣餒則志敗, 氣盈則力盛。 子輿氏所謂:“持其志, 毋暴其氣, 胥是道也, 迨真氣彌滿。 ”所養既充, 而後注意於神。 以氣行為, 則力不可測;以神行氣, 則境臻於化。 儒者之言曰:“大而化之之謂聖。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易》曰:“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可知神為莫大之功用。 然非易筋摶氣以後, 不能臻此境也。 拳術無論何派, 能致力不懈, 未有不成過人之才者, 古今之人無異也, 即理無異也。 若謂神勇屬昔人所獨具, 是自豪也。 吾人處身社會, 南北不定, 風氣各異, 每有遷地而苦不適者, 果能練習拳術,
持之以恆, 從未必即躋神勇之域。 而內部精力充沛, 自足以抵抗外界侵襲之氣, 病夫之饑, 庶可免矣。

內家拳可分為形意、太極、八卦三派。 均系動中求靜, 強身固氣之學。 能使吾人之精神, 藉拳法順逆伸縮、陰陽變化之姿勢, 于無思無意之中得以修養也。 其法簡易, 既無折腰曲腿之困苦, 複無標奇立異之姿勢, 無論男女老幼, 皆可習之。 懦者可使之強, 剛者可使之柔, 即或身體極弱或有勞傷疾病者, 因其不尚血氣, 不努力, 純任自然, 故亦可從事, 有百利而無一害。 久之, 氣質中和, 胸寬腹實, 氣固神完, 祛病延年, 可操左券。 初練時似感不易, 迨稍入門徑, 知其總樞, 即不難自習。 其樞在腰, 力起足跟(即呼吸以踵之意), 形於四肢。 心靜意專, 一氣貫穿。

形以意運, 不斷不滯, 氣如車輪, 動作不散亂。 總要在圓中求方法, 所謂得其環中, 則應變無窮也。

一、太極拳:又名十三勢, 即掤捋擠按采捌肘靠進退顧盼定是也。

二、形意拳:劈崩鑽炮橫“五行”是也;龍虎猴馬鼉鸚鷂燕蛇(鳥台)鷹熊“十二形”是也。

三、八卦拳, 又名遍身八卦連環掌。 即風輪掌、背身掌、獅子掌、抱掌、反身掌、臥掌、平托掌、順勢掌是也。

 形意拳概說

合國拳技, 原屬知行並進之學。 若知其原理又能身體力行之, 則身心兩方, 必可收穫巨大效益。

惟吾國拳技範圍廣大, 派別眾多, 設欲兼收並蓄, 則人生之體力、壽命有限, 殊不可能。 以予之經驗而論, 初學者惟擇其不背生理, 不悖人情, 應用變化, 純任自然者而習之, 即不難收效也。 人體組織至為複雜,

內有五臟, 外具四肢百骸, 抑具秉賦不同, 體質各異, 雖呼吸以長命, 食物以養生, 盡人皆然, 但六欲所侵, 七情所感, 致弱生病之由, 則盡人而異。 古人因體會順逆、陰陽之理, 創制形意拳學, 教人練習, 以為保健祛病之方, 誠人世之福音也。

形意拳學, 以“方”為體, 以“圓”為用, 以“三體式”為基礎, 以“五行拳”屬拳綱, 以“二形拳”為進退、起落變化, 分易骨、易筋、洗髓三步工夫練習。 不僅練式簡單, 不背生理, 不悖人情, 且其應用變化, 神妙莫測。 其拳在內為意, 在外屬形。 有往體, 有來體, 一伸一屈, 莫不于順中用逆。 理其氣機, 助長轂化, 雖不運氣而氣自充於全身, 雖不用力而力自達於四肢百骸。 故迴圈周轉, 動靜鹹宜, 追氣功深, 得中和之正軌, 則形于外者自然從容中道。

舊譜雲:“養靈根而心靜者修道也。 又與靜生養心者, 息息相通也。 ”

形意拳有三步練法, 即明勁, 暗勁, 化勁是也;有三種功效, 即易骨, 易筋, 洗髓是也。 初練明勁(即易骨), 當求平心穩齊, 舒展活潑, 勿尚拙力, 勿使怒氣, 勿逾規矩, 以增葷飾, 勿趁私意, 以求悅目。 次練暗勁(即易筋), 當崇尚內意, 開拓心思, 循其方法, 虛心默會, 務期內外相合, 上下一致, 以盡體用貫一之能事。 不可私心背理, 出乎規矩, 流成俗功。 很練化勁(即洗髓), 專以神意運用, 剛柔悉化, 所謂純熟之極, 歸於平淡。 而舉向之博涉, 泛騖者一約之于樸實簡易之中, 故似淡而意愈周, 似淺而變化愈妙。 吾國拳技之能純遵自然, 其養無害者, 惟形意拳庶幾當之。

八卦拳淺說

八卦拳,又名游身八卦連環掌。其象取於數理,立體於八卦。又以先天之氣在腎屬氣之體,以複天之氣在脾屬氣之用。效天地日月之迴圈,周流靡間,以達諸筋骨脈絡耳目形骸,而臻于強健靈敏之境。故靜為體,動為用,體用一源,動靜一氣,以極簡單之形式,達極深奧之道理。其法雖有陽剛陰柔之變及伸縮、旋轉之法,不出《易》數方圓二圖之理。其式始於太極,終於八卦。中分“兩儀”“四象”“五行”。奇正相生,無不俱備。斯拳之作用,在化後天不自然之力,以補先天不充足之氣。遠取諸物,效其性能而為吾用。近取諸身,藉有形之身,周流靡間,而煥發其精神。論其練法與形意、太極等方式雖若不同,而功用則一。

今就其練法言之,學者須先明“三害”,次習“九要”(詳見孫祿堂公著《八卦拳學》)。左右旋轉,一奇一偶。腰為主宰,手變從爻,足變從勾股三角。換式須上下一致,圓融無礙。走步須氣脈通連,隔行不斷。進退須不接不離,應之以中。其拳圓中寓方,內藏十八羅漢拳、七十二截腿、七十二暗腳以及點穴劍術,互屬其用。正卦含“四德”“八能”“四情”。變卦有形變、意變之別。形變易,意變難,若不動而變,不屬形式所拘而變,行之以神,尤屬上乘。旋轉行步須平穩,若靜水浮物,只見物行,不見水流。變換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極變化之能事,有莫測其由之慨。

總之,雖一式之微,莫不有柔巧閃展騰挪之妙,俱在學者善自體會,實地修持耳。

習拳須知

學拳術者,勿好高騖遠。

初學宜注重姿勢而不尚奇特,概可知也。先嚴雲:“拳術練氣凝神須向姿勢平正中求之。形正則氣和,形偏則氣亦偏。”又雲:“增其葷者,減其骨;飾其外者,喪其中。”

練習拳術,必須心靜。心靜則意專,意專則舉手進退,左右往來,前後進退,上下伸縮,無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

尤須知拳術姿勢,變換在腿。內外一氣,含蓄在胸。兩肩鬆開,氣自下沉。力起於腳跟,則主宰在腰腹,而運用則在兩肩。往來伸縮,如前面有物阻擋,前進後退,有不丟不頂之意。

初練時務要認定一種,勿貪多,勿嫌少。須知拳雖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源,而用殊異,故學一式須時加練習。

勿專求重,重則滯;勿專求輕,輕則浮。尤不可專求一部之氣、一部之力,務求全身平均發展。

蓋拳術順者,自然有力。內外和者,自然氣聚神凝。得其中正者,身體自然沉重。神意靜逸者,身體自然輕靈。故切不可專術一事。久之,身體自然強健,自然可以祛病延年矣。今請與初學諸君約嗣後學習,請照各則循序漸進。雖不能皆成名家,亦以可免誤入歧途矣。

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形意拳,萬不可因式簡而貪多求快,不求甚解。應按部就班,打好基礎,循序漸進的提高,一式學不好,不學第二式。否則姿勢長期不正確,勢將事倍功半,身體機能也難得到改善。三體式、五行拳雖形式簡單,如果不加重視,而過急欲學套路,學花樣,希圖以多而勝,實際工夫很難長進。

應有毅力,持之以恆。不擇場地,只要平坦、通風的一塊地即可。每天有計劃地練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也難收到鍛煉的好處。堅持才能改善素質,提高技術水準。

因人制宜,適當安排。有人認為,形意拳猛烈,運動量大,只有年輕時才能從事學習。其實不然。古時有名的拳家很多是從中年以後,如李洛能37歲始學,李鏡齋63歲練至70余歲學成。女同志同樣可以學。但要因人制宜,適當安排。拳勢稍緩,少打明勁,然後再增內容,提高強度。

協調和順,呼吸自然。不可憋氣,只要身法伸縮、步法進退、手法起落等方面作到協調和順即可。外順則內合。動作符合要領,身體安排合度,才能呼吸暢行無阻。

八卦拳,又名游身八卦連環掌。其象取於數理,立體於八卦。又以先天之氣在腎屬氣之體,以複天之氣在脾屬氣之用。效天地日月之迴圈,周流靡間,以達諸筋骨脈絡耳目形骸,而臻于強健靈敏之境。故靜為體,動為用,體用一源,動靜一氣,以極簡單之形式,達極深奧之道理。其法雖有陽剛陰柔之變及伸縮、旋轉之法,不出《易》數方圓二圖之理。其式始於太極,終於八卦。中分“兩儀”“四象”“五行”。奇正相生,無不俱備。斯拳之作用,在化後天不自然之力,以補先天不充足之氣。遠取諸物,效其性能而為吾用。近取諸身,藉有形之身,周流靡間,而煥發其精神。論其練法與形意、太極等方式雖若不同,而功用則一。

今就其練法言之,學者須先明“三害”,次習“九要”(詳見孫祿堂公著《八卦拳學》)。左右旋轉,一奇一偶。腰為主宰,手變從爻,足變從勾股三角。換式須上下一致,圓融無礙。走步須氣脈通連,隔行不斷。進退須不接不離,應之以中。其拳圓中寓方,內藏十八羅漢拳、七十二截腿、七十二暗腳以及點穴劍術,互屬其用。正卦含“四德”“八能”“四情”。變卦有形變、意變之別。形變易,意變難,若不動而變,不屬形式所拘而變,行之以神,尤屬上乘。旋轉行步須平穩,若靜水浮物,只見物行,不見水流。變換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極變化之能事,有莫測其由之慨。

總之,雖一式之微,莫不有柔巧閃展騰挪之妙,俱在學者善自體會,實地修持耳。

習拳須知

學拳術者,勿好高騖遠。

初學宜注重姿勢而不尚奇特,概可知也。先嚴雲:“拳術練氣凝神須向姿勢平正中求之。形正則氣和,形偏則氣亦偏。”又雲:“增其葷者,減其骨;飾其外者,喪其中。”

練習拳術,必須心靜。心靜則意專,意專則舉手進退,左右往來,前後進退,上下伸縮,無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

尤須知拳術姿勢,變換在腿。內外一氣,含蓄在胸。兩肩鬆開,氣自下沉。力起於腳跟,則主宰在腰腹,而運用則在兩肩。往來伸縮,如前面有物阻擋,前進後退,有不丟不頂之意。

初練時務要認定一種,勿貪多,勿嫌少。須知拳雖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源,而用殊異,故學一式須時加練習。

勿專求重,重則滯;勿專求輕,輕則浮。尤不可專求一部之氣、一部之力,務求全身平均發展。

蓋拳術順者,自然有力。內外和者,自然氣聚神凝。得其中正者,身體自然沉重。神意靜逸者,身體自然輕靈。故切不可專術一事。久之,身體自然強健,自然可以祛病延年矣。今請與初學諸君約嗣後學習,請照各則循序漸進。雖不能皆成名家,亦以可免誤入歧途矣。

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形意拳,萬不可因式簡而貪多求快,不求甚解。應按部就班,打好基礎,循序漸進的提高,一式學不好,不學第二式。否則姿勢長期不正確,勢將事倍功半,身體機能也難得到改善。三體式、五行拳雖形式簡單,如果不加重視,而過急欲學套路,學花樣,希圖以多而勝,實際工夫很難長進。

應有毅力,持之以恆。不擇場地,只要平坦、通風的一塊地即可。每天有計劃地練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也難收到鍛煉的好處。堅持才能改善素質,提高技術水準。

因人制宜,適當安排。有人認為,形意拳猛烈,運動量大,只有年輕時才能從事學習。其實不然。古時有名的拳家很多是從中年以後,如李洛能37歲始學,李鏡齋63歲練至70余歲學成。女同志同樣可以學。但要因人制宜,適當安排。拳勢稍緩,少打明勁,然後再增內容,提高強度。

協調和順,呼吸自然。不可憋氣,只要身法伸縮、步法進退、手法起落等方面作到協調和順即可。外順則內合。動作符合要領,身體安排合度,才能呼吸暢行無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