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科普營養」石漢平教授:淺談腫瘤病人的最常見營養誤區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石漢平

《中國臨床營養網》

專家顧問

醫學博士

外科學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 / 航空總醫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 普通外科主任。

北京康愛營養醫學研究院院長。

獲得專利10項, 其中發明專利4項。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 獲優秀專利一等獎1次。

石漢平教授:淺談腫瘤病人的最常見營養誤區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營養是腫瘤病人最為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 然而, 在日常生活中, 腫瘤病人對營養的認識存在許多誤區,

最常見的問題有四:

1.擔心營養促進腫瘤生長, 希望餓死腫瘤

腫瘤病人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很大的顧慮:擔心營養促進腫瘤生長, 從而減少營養攝入。 更有甚者, 希望通過饑餓去餓死腫瘤。

國際權威指南指出:無證據表明營養支持促進腫瘤生長,

在臨床實際工作中不必考慮這個理論問題。 不給營養, 正常細胞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 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 結果餓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 而不是腫瘤細胞。

營養不良的人群更加容易發生腫瘤, 營養不良的腫瘤病人併發症更多、生活品質更低、臨床預後更差、生存時間更短。 營養支持應該成為腫瘤病人的基本治療措施。 日常生活中, 吃飯既不能過飽、也不能過少, 七、八份飽最好。

2.迷信“補品”, 輕視營養素

由於營養知識不足, 由於商業操作, 腫瘤病人往往迷信“冬蟲夏草”、“燕窩”、“人參”、“靈芝”等貴重補品, 而忽視腸內營養劑如安素、能全素、能全力、瑞素、瑞能等。 實際上, 幾萬元錢貴重補品的營養價值不會好於幾十元錢的腸內營養劑。 所以, 日常飲食不足的腫瘤病人, 應該首先選擇腸內營養劑進行口服補充。

3.盲目忌口, 偏信偏食

“盲目忌口, 偏信偏食”是腫瘤病人的一個常見營養誤區。

有人認為“魚、肉、蛋、雞、鴨、鵝“等是發物, 會加快腫瘤生長, 因此, 不能吃。 實際上, 上述動物肉、蛋都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 比植物蛋白質更加全面、均衡。 研究發現:提高飲食中的蛋白質比例會明顯提高腫瘤病人的體能及生活品質, 延長生存時間。 因此, 腫瘤病人首先應該增加蛋白質攝入, 其次才是選擇什麼蛋白質的問題。 完全素食不利於腫瘤病人,

葷素搭配才是最佳選擇。

增加植物蛋白質(豆類含量最為豐富)、提高白肉比例, 減少紅肉攝入。 實際上, 每一種動物都有紅肉及白肉, 只是比例多少不同。 日常生活中, 我們可以通俗地描述:四腿動物是紅肉, 如豬、馬、牛、羊;沒腿動物是白肉, 如魚;兩腿動物紅白相間, 如雞、鴨、鵝。

4.病急亂投醫

出於關心自己的考慮, 腫瘤病人常常到處尋求神醫, 尋求秘方, 尋醫問藥, 包括尋求營養指導。 但是, 得到的資訊往往是良莠不分、真假難辨、莫衷一是, 而且常常是道聼塗説、朝令夕改、偏信偏疑。 實際上, 腫瘤病人的營養是一門科學, 有嚴密的科學基礎、有嚴格的操作規程。

筆者建議腫瘤病人定期如每3個月到醫院接受營養專家的飲食諮詢、營養指導、營養篩查及營養評估。 養成良好的營養記錄習慣,定期記錄自己的體重,記錄攝食量。把營養的鑰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營養合理,腫瘤遠離;營養不好,仙丹無效!

∷∷∷∷

▼ 長按識別二維碼·一鍵訂閱!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胡雨薇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17 年 3 月 14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111751 名。更多腫瘤營養文章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養成良好的營養記錄習慣,定期記錄自己的體重,記錄攝食量。把營養的鑰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營養合理,腫瘤遠離;營養不好,仙丹無效!

∷∷∷∷

▼ 長按識別二維碼·一鍵訂閱!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胡雨薇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17 年 3 月 14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111751 名。更多腫瘤營養文章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