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七五”普法大家談(第七期:孫曉梅、胡光林、季衛興)

靖江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副主任 孫曉梅:

對於執法者來說, “邊執法、邊普法”有助於讓執法者吃透執法依據的內在原理, 從而更準確地執法和解釋法律, 讓執法過程經得起法律的核對總和公眾的審視, 推進文明執法。

靖江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胡光林: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病早治”。 普法教育如同中醫“治未病”, 重在一個“防”字。

“未病先防”。 公證是預防矛盾的利器, 提前做準備, 將來少矛盾。 “既病防變”。 人民調解能有效化解矛盾, 防止矛盾進一步擴大, 特別是在防止“民轉刑”方面意義重大。 “已病早治”。 法律援助是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徑,

是黨和政府幫助困難群眾依法維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寶。

普法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 “七五”普法就是持續推進普及法律教育, 培育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 提高他們的維權能力, 讓人民群眾知法、懂法、用法, 從而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促進社會穩定。 毫不誇張地說, 普法教育是建設法治國家、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宏偉工程。

江蘇省常州監獄三十一監區副警隊長、靖江市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科副科長(掛職) 季衛興:

作為一名由監獄轉戰社區矯正工作戰線的新兵, “七五”普法期間, 我們應立足本職, 秉持“崇德尚法 以文化人”的執法理念, 深入探索普法教育與社區矯正工作的結合點, 創新方式方法,

對特殊人群常態化開展法制教育, 提高他們尊法、守法意識, 降低再犯風險, 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