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董明珠又放豪言,減稅救不活企業:格力交200億稅,沒覺很困難

企業減稅能不能救活企業, 這是眾多的企業關心的問題, 原文如下:

近日在2017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董事長董明珠現場笑稱, 現場有許多朋友想跟自己一塊兒合影, “但我也有點生氣, 拿出的手機都不是格力的。 ”
董明珠說:“都說董明珠姐好, 那支持我下。 ”
近年格力電器開始多元化, 除了空調業務外, 先後進入了小家電領域、智慧製造、智慧手機等領域。
其中, 格力手機是在2015年推出, 董明珠親自作為格力手機的代言人常在公開場合為格力手機“打call”, 董明珠要求格力員工都用自家手機,

她自己手裡也拿著格力手機。 目前在格力商城上, 有格力手機第二代和第三代在售, 定價均為三千出頭。
從格力商城的數據來看, 除了格力手機2代金色賣出了兩萬多台外, 其他型號的手機銷量均在數千台規模。
在演講中, 董明珠還分享了對企業家精神的理解, “難幹的事自己幹, 這就是企業家精神。 ”
董明珠說, 去到企業參觀的時候, 很多設備都是進口的, 也有很多外國人才引進, 但是, 董明珠認為:“如果沒有外部的設備我們造不出好產品, 這是悲哀的。 ”
據董明珠介紹, 格力在進行自動化改造的時候, 當時也想過用中國的設備, 但由於對精度要求更高, 所以最終了德國的設備, 董明珠說:“當終端消費品支撐它的是進口設備的時候,
我們感受到了責任所在。 ”
因此格力在2013年正式進軍進入了工業製造領域, 研發的數控機床、機器人如今已經不僅僅為格力使用, 還進入了許多行業。 董明珠說, 她投資的珠海銀隆“現在清一色是格力的裝備。 ”
去年12月,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以個人身份投資銀隆, 除了董明珠個人投資, 董明珠還拉上京東董事長劉強東、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 一起投資珠海銀隆。
格力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 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 格力電器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08.7億元, 同比增34.51%, 淨利潤154.6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37.68%, 董明珠認為技術創新是格力的發展動力。
“我今年(營收)增長了400億, 利潤達到了15%的淨利率, 稅收超過了200億元。 我們政府天天在給我們鬆綁,
說給企業支持, 減稅免稅, 但該死的企業還是(會)死, 因為你沒有創造力。 我交了200億的稅, 沒覺得很困難, 因為我們有技術。 ”
董明珠還在演講中提到, “有人說我們現在企業發展, 互聯網時代, 沒有實體經濟, 大資料有用嗎?所以我們實體經濟的發展責任重大。 ”
除了技術, 在人才培養方面, 董明珠說:希望格力培養的人才能夠走向世界。
“一個企業在發展中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培養, 沒有人才一切歸零。 人才哪裡來, 這是企業家面臨思考的問題, 這是社會責任。 你能培養一批人才才是真正的本事, 因此格力有1萬人的研究隊伍, 做了很多前瞻性的科研, 基礎性的研究, 當下可能用不到, 但我們看的是未來。 ”董明珠說。

如果沒有實體經濟, 大資料也無法發揮作用

董明珠還強調了實體經濟的重要性。 她說, 現在企業發展到了互聯網的時代、物聯網的時代和大資料時代, 很重要的原因是實體經濟的發展。 如果沒有實體經濟, 大資料也無法發揮作用。 同時, 實體企業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上責任重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