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居住在高新,幸福滿滿的!群眾文化生活篇

今年, 濰坊高新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大力實施惠民工程, 交上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全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持續走向深入。 今天, 小編帶您一起瞭解在發佈會上, 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針對群眾文化生活方面介紹的重點民生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 濰坊高新區文化工作在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 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 緊緊圍繞國家、省和我市關於加強文化建設的部署要求, 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

多措並舉, 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加強文化設施建設

今年投資170萬元, 新建馬彥、玉清、譚裡等7處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西清、銀通等5個社區文化廣場, 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91.17%。 建成後, 全區街道(發展區)綜合文化站4個, 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31個、社區書屋32個、公共電子閱覽室31個, 社區文化廣場83處。 重點打造高新區鄉賢館、鳳凰社區村史館和清新社區濰坊盛宏博物館3處歷史文化展示示範點, 並在4個街道和部分有條件的社區建設一批鄉賢館和村史館。 其中, 新城街道鳳凰社區村史館和清新社區歷史文化展示館入選全省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範點, 獲批省級扶持資金3萬元。 利用濰坊公共文化雲平臺、高新頻道、高新區報、高新發佈、高新文化名區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媒介發佈文化資訊,

提高廣大社區居民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依託“魅力高新·濃情四季”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舉辦“吉祥惠民”送春聯進社區、“吉祥為民”迎春書畫楹聯展、“中國夢·時代夢·我的夢”全民閱讀活動、第十屆文展會高新國際藝術節、第三屆廣場舞大賽等群眾文化活動200場。

組織開展以“建文化廣場、建文化大院、送演出、送電影、送戲曲、送圖書、送培訓”為內容的“兩建五送”文化惠民活動, 開展“文藝演出進社區”活動, 組織優秀文藝團體到社區為群眾免費送優秀文藝節目100場。

為助力“文化名市”建設, 自今年7月份開始, 我區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濰坊報業集團聯合主辦“文化名市幸福高新”濰晚文化社區行活動,

歷時2個多月時間, 累計演出16場, 近萬名觀眾到現場觀看演出。 扎實做好社區公益電影放映工作, 保證每社區每月1場電影, 放映公益電影1220場, 觀眾人數達24萬人次。 同時, 拓寬文化惠民途徑, 運用漫畫設計技巧編制惠民實事漫畫繪本、傳統文化圖書, 在每場電影放映、文藝演出期間, 向群眾免費贈送200冊以上, 累計贈送圖書20000冊。 圍繞全市第二屆市民文化節, 組織街道(發展區)、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 並組織參與文化節啟動儀式大巡遊展演、網路廣場舞大賽、“情系家園”社區合唱展演等市級推廣活動。

推動文藝精品創作

院線電影《編外媳婦李小雙》開機儀式現場

組織召開全區文藝創作工作座談會, 邀請民間文藝社團、文藝創作單位主要負責人及文藝創作者代表參加座談。 圍繞“中國夢·家鄉美”、“記憶高新”、棚戶區改造、地域文化、歷史人物、家庭教育等, 創作推出大型現代呂劇《“八甲毛子”拆遷記》、電影《山楂紅了》、電影《赤裸誘惑之局中局》、動畫電影《三劍豪》等重點文藝作品20餘件。 中動傳媒聯合中廣數德、世紀華映、百度糯米影業聯合制作的院線動畫大電影《嘻哈英熊》已製作完成, 影片上映後將成為我省首部製作完成並登錄院線的3D動畫大電影。 由泰岳兄弟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微電影《好人徐林收》《尋找蒲公英》獲“2017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路視聽節目徵集活動暨第四屆山東省原創網路視聽節目大賽”多個獎項。

9月, 由泰岳兄弟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山東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上海果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院線電影《編外媳婦李小雙》(暫定名)在臨朐縣嵩山生態旅遊區正式開機, 該劇初步定於2018年4月份上映, 全長100分鐘左右, 是一部扶貧喜劇院線電影。 由我區偉基影業聯合三冠電影、三朗影視共同攝製的抗日題材院線電影《山春花》已完成審核備案, 正在籌拍電視劇《中華第一相—管子》。

發揮文化人才優勢

持續推進“百千萬”公共文化人才培養工程, 不斷擴大培訓範圍, 舉辦7期全區性公共文化人才培訓班, 邀請市、區藝術專家就面塑技藝、書法創作賞析等進行現場授課指導, 惠及全區街道、社區文藝骨幹及文藝愛好者3000余人。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有力推動全區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開展。積極引導浞水文化學會、楹聯協會、書畫家協會、作家協會等民間組織,充分發揮其在凝聚文藝愛好者、推動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區泰岳兄弟影視公司劉同瑞、明德書院劉國棟、世紀星藝術學校黃效美3人獲省級第四批“齊魯文化之星”稱號。重點打造濰坊(高新區)民間舞蹈傳習中心、非遺項目“陰陽鼓”傳承教育基地和非遺專案“祥和鼓”傳習所,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和“文化遺產日”期間,組織開展古琴展覽展示、古琴技藝演奏、我眼中的非遺、鼓舞人心等各項非遺展演活動,走進學校、社區為師生、居民們普及非遺知識。

編輯:hxz

惠及全區街道、社區文藝骨幹及文藝愛好者3000余人。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有力推動全區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開展。積極引導浞水文化學會、楹聯協會、書畫家協會、作家協會等民間組織,充分發揮其在凝聚文藝愛好者、推動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區泰岳兄弟影視公司劉同瑞、明德書院劉國棟、世紀星藝術學校黃效美3人獲省級第四批“齊魯文化之星”稱號。重點打造濰坊(高新區)民間舞蹈傳習中心、非遺項目“陰陽鼓”傳承教育基地和非遺專案“祥和鼓”傳習所,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和“文化遺產日”期間,組織開展古琴展覽展示、古琴技藝演奏、我眼中的非遺、鼓舞人心等各項非遺展演活動,走進學校、社區為師生、居民們普及非遺知識。

編輯:hxz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